你在这里

老萨说史184:完胜孟拱河谷战役-上——驻印军第二次滇缅会战(3/3)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八十四(新抗战系列之一百零一)

期间,新1军坦克也发挥了极大作用。他们的几十辆坦克,面对冲锋的日军枪炮齐鸣,射出可怕的炮火。

1辆M3轻型坦克的火力大约相当于步兵一个营,在它的火力范围,冲锋日军根本无法活命。

激战多时,日军伤亡过大,终于支持不住,冲锋部队向自己阵地逃窜。新22师官兵和坦克部队立即追了上去。13号坦克冲入日军阵地,突然发现一枚反坦克炮正在向他瞄准,炮手紧急开炮,将这门炮打得炮管朝天,成为高炮了。

随后,他们发现附近有很多土堆,推测这里是日军刚刚修建的大量散兵坑和战壕。

13号坦克立即反复碾压,将十多名日本兵活埋在工事里。

在这种恐怖下,一些日本新兵开始放弃阵地逃跑。11号坦克车长回忆:我们坦克一面低速前进,一面向树林里面猛烈开炮,打得日军鬼哭狼嚎。就在我们坦克前进的时候,树林里面突然窜出一个日本新兵,看来是被我们炮火吓得逃出来的。但他没有经验又慌不择路,居然迎着我们坦克冲过来,一下就被我们撞倒,压在履带底下。我听到一声惨叫,爬出坦克看的时候,他已经成为一堆肉泥。后来我去看了他的尸体,又检查了他的步枪。这把步枪里面装满着5发子弹,枪管里面还有些防锈油,根本没有射击过。这些可怜的日本新兵,被他们长官派到这里来送死。

此次大肉搏中,由于新22师有坦克掩护,加上拼刺能力强,且有大量冲锋枪,半自动步枪,手枪,日军伤亡过半,余者也极为惶恐。

大队长长久大佐见兵力所剩无几,请示师团长以后下令连夜撤退。

廖耀湘早就预料到这点,当晚命令105毫米榴弹炮沿着公路反复炮击,将逃窜的日军炸得血肉横飞,辎重几乎全部击毁。残余日军窜入森林,狼狈逃走。

英开塘战役持续17天,前后击毙日军410多人(这些都是新22师埋掉的尸体),击伤380多人(都是重伤无法行动的伤员)。日军这个大队基本覆灭,只有包括大队长在内的极少数人逃走。

新22师阵亡军官11人,伤12人,士兵阵亡145人,伤507人。

此战由于日军玩命,我军伤亡较大,约是日军三分之二。

日军玩命,进展困难

在廖耀湘新22师苦战的时候,孟拱河对岸的孙立人新38师也在艰难前进。该师面对的是:日军第18师团第55联队第3大队、114联队第3大队、56联队第3大队一部。

相比新22师主攻的日军,新38师面对的敌人相对较弱,野战工事坚固程度也有差距。这主要是孟拱河对岸没有什么有很大战略意义的据点,几乎所有重要据点都在孟拱河以南新22师攻击方向。

即便如此,由于日军顽强防御,新38师进展也不顺利。他们从4月16日开始苦战,直到5月7日才占领大弄阳和芒平两个据点,打通了由的克老缅至大弄阳、芒平间的道路,超越新22师大约30公里。

实战中,新38师打的很好。

如新38师112团第3营,迂回包抄占领日军后方据点芒平后,切断大弄阳和后方联系后,日军开始疯狂反扑。从4月25日起到5月8日,日军集中第56师团146联队第2、3大队主力及第18师团114联队1大队,约2000多人。

他们以4到5倍兵力,不分昼夜,向第3营各阵地发动猛攻。第3营官兵充分发挥火力优势,沉着固守,先后击毙日军200多人,击伤日军无数,阵地毫无损失。

至此,我军在孟拱河两岸占领英开塘、东瓦拉、拉吉、芒平、高利、奥溪等地。

这些战斗大体还算顺利,进展却比较缓慢,平均每天仅仅前进1到2公里。

孙立人认为,这样作战太费时间。此时已是5月8日,淅淅沥沥的小雨已经开始,估计缅甸雨季马上就要到了。

根据经验,雨季开始1个月的雨比较小,还能勉强作战。之后,到处都是倾盆大雨,公路上的淤泥积水会齐腰,所有林间小溪都会成为大河,根本无法行军。如果不能在短期内获得突破性进展,恐怕就要被拖到雨季之后了。

于是,孙立人决定下面的作战以迂回为主,尽快击溃日军。

廖耀湘的新22师还是正面强攻,并且特别给他增加了第50师149团。

新38师则有一部正面攻击,一部侧面大范围迂回作战。

事实证明,孙立人是非常高明的。

正面的新22师,越来越陷入持久攻坚战。

廖耀湘的新22师强攻马拉高高地,前后居然打了一个月,5月30日才击毙日军500多人,迫使他们从高地撤退。日军的防御越来越顽强。

这里的地形非常适合防御一方。

参战的第50师149团连长刘绍,多年后回忆同马拉高地形类似的索克道写到:这里一边是崇山峻岭,海拔3000多米,被原始森林覆盖着,几乎无法翻越;山脚下左侧就是孟拱河谷,再左边就是孟拱河。此时河水为300米,但据说一到雨季就会扩大好几倍。由大山上流出一条小河沟,宽20米;有一条直通密支那的公路,在山脚下穿过小河沟,小河沟上有一座公路桥。由于两边不是峭壁就是河,无法迂回,唯一的通道就是这条公路。日军在公路附近依托这险要的地形,布置轻重机枪火力阵地,攻击难度极大。阵地前面是一片开阔地,新22师部队在这里攻击了1个月都没有能够打下来。

马拉高高地战斗中,坦克1营出动50多辆坦克助战,但这里日军有很多反坦克炮,仅仅在外围的563高地就有8门反坦克炮,另外还有大量自杀性的人弹。

前后有2辆坦克被击毁无法修复,另有7辆被击伤,损失了9辆之多。日军在胡康河谷被国军坦克痛揍,此时也有了一定的反坦克经验。

坦克老兵张廷鹏回忆:孟拱河谷气温极高,坦克内由于有发动机和各种设备,比外面还要高几度。坦克里面温度表经常停留在45度以上,我们浑身上下都湿透了。所以,坦克过一段时间就要打开天窗盖子透气,不然我们就很容易中暑晕倒,甚至死亡。日本人就很狡猾地组成敢死队,专门潜伏在树顶上,只要我们打开盖子透气,他们就开枪和扔手榴弹。我们只得提高警惕,在开天窗前就用机枪对天和四周扫射,以保证自身安全。我们被冷枪打过无数次。幸运的是在缅甸的大半年时间里,我都没有受伤。

149团连长刘绍回忆:这里不适合坦克作战。有一次,我亲眼看到35辆坦克攻上敌人阵地,敌人立即向小河沟两边分开,让我们的坦克冲过去。然后,日军步兵突然向坦克四面八方合拢,同时狙击我方掩护坦克的步兵,把坦克和步兵分开,失去联系,然后派人弹攻击坦克。我军坦克无奈,只能五辆一组,背靠背向四面八方炮击。但日军利用丛林掩护,用手雷、燃烧弹做自杀性攻击,竟然打伤了3辆坦克。

新22师步兵伤亡也较大,最后64团因死伤较大战斗力锐减,被迫由刚刚到战场的第50师149团接手继续进攻。

到目前为止,新22师也连续作战了5个月之久,伤亡不轻。以主攻的64团第2营第6连为例,从百贼河战斗,该连历经十多场大规模战斗,前后伤亡高达203人,为此连续补充了7次。

即便这样,占领马拉高以后,该连也只剩97人,只有满员时候的三分之二。

149团连长刘绍回忆:新22师伤亡很大,连续作战时间太长,支持不住,撤退下来。我们第50师149团奉命接替进攻。这里地形狭窄,部队展不开,团长挑选了一支精干的部队组成2个营,将全团重武器集中起来使用。60迫击炮、81迫击炮、105毫米重迫击炮、75毫米山炮,甚至150毫米重型榴弹炮,一起集中起来炮战。5月2日,我们进入阵地。开始以步兵引诱性冲锋,敌人一还击,立即用排炮轰过去,将敌人火力压制。日军也不示弱,双方发生激烈炮战,空军也赶来投弹,激战几个小时,才将日军炮兵打哑。当晚,我们用了一个班去进行偷袭,侦查敌人的火力点,以便了解敌人的机关枪和大小炮的火力从何处发射出来。第二天拂晓,天正起着雾,这对我们非常有利,我们根据侦查到的情况,调集了全部炮兵,将所有重炮集中发射,全团的轻重火力一齐开火,打得日军渐渐失去了声音。我连阵地前的火力点几乎全被打掉,眼看着还有一挺机枪在不断的射击,我便派了一个排的士兵冲上去,拿着刺刀硬拼。虽然日军大势已去,但还是非常顽强,拼死抵抗,绝不撤退。所以,我只要发现还有一个敌人,就会立即派人上去追杀。149团参战时间不长,但伤亡不轻。我们连160人,伤亡50个之多。在日军每一挺重机枪前,都有我们的士兵的尸体。傍边的小溪已经被士兵们的鲜血染红,我自己也受伤。在第二天前进途中,我乘坐的卡车压中了一枚日军的地雷。我被弹片炸伤左臂,左眼至嘴唇的左面部成了重伤。营里立即将我送到新平阳的83医院医治,最终伤愈归队,参加了后来的密支那战役。但是,我左眼周围的面部,留下了黑色的疤痕,很多年后才逐步淡化。

河对岸的新38师作战也是很艰难,5月4日,113团全线越过克老河,向南攻击。沿途拔掉日军小支点20余处,日军死伤100多人,却拼死缠斗。

直到5月25日,新38师才占领重要据点瓦兰。日军在这个2000多米的陡峭高山上修建了大量工事,驻守500多人,配备4门火炮。由于地形太险要,新38师的攻击几乎无法成功,徒增伤亡。孙立人让112团第2营暂时将其包围,然后每天用山炮对其饱和炮击,最终日军支持不住主动撤退。2营在日军撤退路上伏击,当场击毙中队长腾田中尉等100多人,占林瓦兰,却也浪费了不少时间。

而此时,史迪威为了尽快占领孟拱河谷,已经在5月17日奇袭了密支那,又因美国指挥官轻敌和指挥失误,密支那陷入了持久战。

而密支那远离国军补给线,所有物资全部依靠空投。密支那周边日军全部向那里集中,国军处境艰难,更不可能短期内占领该城。

鉴于这个情况,史迪威命令新1军立即在正面强攻,短期内必须打通200多公里,实现和密支那的陆上联系。

这谈何容易。

面前的卡盟就是一个无法逾越的鸿沟。日军在这里盘踞多年,在卡盟外围居然修筑了深达20公里的弧形防御阵地。

和之前的工事不同,这里有一些钢筋水泥的永久性防御工事,日军将18师团主力56联队全部、114联队1个大队、第18山炮兵联队主力、21重炮大队全部集中在这里。

兵力6000多人,还有几十门火炮,包括150毫米重炮。

之前新22师花费一个月才占领了马拉高高地,而卡盟的阵地比马拉高强悍几十倍,恐怕至少要花费2到3个月以上时间。

新1军军长郑洞国也极为着急,亲自赶到新22师一线阵地视察。

他回忆:由于终日大雨滂沱,洪水泛滥,低洼地面积水齐腰,给我军作战带来很大困难。前线官兵们几乎整日在泥水中滚爬冲锋,浑身上下都是湿淋淋的,有的战士干脆脱去衣服,只着一条短裤作战。许多部队的阵地周围都是沼泽,以至于无法埋锅造饭,甚至连开水都没有。一连多日,都以罐头伴雨水充饥。尽管条件非常艰苦恶劣,但部队上下同仇敌忾,士气极为高涨,从师长到一般士兵,大家摩拳擦掌,决心予日军毁灭性的打击。目睹这些情况,我甚为高兴。

高兴归高兴,现实还是残酷的。

就在廖耀湘和孙立人焦急万分的时候,孙立人突然发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这个机会,将会改变孟拱河谷战役的一切。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