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练乙铮:大陆经济很可能是“へ形降长”,增长趋近0

《人民日报》的“权威人士”

本周一,《人日》发表了题为〈开局首季问大势——权威人士谈当前中国经济〉的文章,以该报三位具名记者访问、不具名的“权威人士”回答的形式,评论大陆经济前景。同样的做法,一年来这已经是第三次;头一、二次见报的,分别是去年5月25日的〈五问中国经济〉,以及今年1月4日的〈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俱未引起广泛注意,到了这一次,大家才肃然起敬洗耳恭听,想知道这一位自诩“权威”发表意见却不愿具名的人士,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首先该留意的是,三篇文章出台有序,每篇之间相距半年,显然不是即兴之作;而且,文章的规格逐步提高,第一篇刊第二页,占3/4版的篇幅;第二篇仍刊第二页,但文章占了整版位置;第三篇则是头版转二页,共占1又1/4版的空间,走眼跳过是绝对不可能了【注1】。如此愈来愈大阵仗者,所为何事?

上周,《华尔街日报》报道了北京限制经济讯息业界对大陆经济的负面报道和分析,要求有关媒体多传播所谓的“正能量”,而一些有名的评论员例如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师林采宜,就因为偶尔发表与中央不同调的言论(例如去年7月建议投资者增持美元资产,因为“人民币贬值只是时间问题”),已两次遭到警告【注2】。

由此可见,大陆经济近年真是有点弱不禁风,不仅市场的起落要靠“国家队”有形之手去操控,便是对起落的解释与评估,也不能任由不直属“国家队”的“非权威人士”说三道四【注3】。一块铜板两个面,这些不识时务的人士噤声,“国家队”的“权威人士”便能够霸占媒体空间和投资者的耳朵而畅所欲言。这便是上述《人日》三篇文章的出台架势。然而,大家都知道,大凡在当局严密管控一切之下出台的官方言论,无不是“立场先行、观点搭够、事实为我所用”的东西,目的不在于助人明白事实真相,而在于叫所有人好好相信官方那套“充满正能量的说法”。

“L形”还是“へ形”?

《人日》三篇“权威人士访谈”文章的第一篇〈五问中国经济〉,便是百分之百这样的经济洗脑之作;通篇没有提出一丁点新的资讯和分析,反反复覆的只有期望管理的文字和粉饰现况的语言,例如:

“虽然增速有所回落,但这是一个让人‘不难受’的速度,用老百姓的话讲就是既有‘面子’又有‘里子’。”之前,政权总是以GDP的“中国速度”为荣,并以之作为“中国模式”的成功证明;但说着说着,几年之间,GDP增幅便忽地从14巴仙以上跌到7巴仙不到,而后者还是刺激方案尽出之下的官方数字,不那么可靠。为免人心惶惶,党国需要自圆其说,“有‘面子’又有‘里子’的‘不难受’速度”便是最新的官方说法。

增长速度下降了,“量”方面不灵光了,于是便强调“质”的提升。但谁都知道,“质”的提升,比“量”难得多;对“质”的观察,也是困难之极,不像“量”那样,一个GDP数据就可概括几乎一切。吹牛容易识破难,“质”就成了“最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也是第一篇《人日》文章的一个要点。

如此调理过民众的思想之后,第二篇《人日》文章〈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出招了,在替当局前不久提出的“供给侧改革”作善意盈盈的注解之余,不仅承认遇到“‘四降一升’,即经济增速下降、工业品价格下降、实体企业盈利下降、财政收入增幅下降、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还首次提出“在当前形势下,国民经济不可能通过短期刺激实现V形反弹,可能会经历一个L形增长阶段。”这便是此篇文章的核心部分,其余绝大部分是八股式的豪言壮语励志话。

这篇文章有两点值得留意的,其一就是关于“L形增长阶段”,提法并非实牙实齿而是有所保留:认为只是一个“可能会经历”的场景。但是,在最近刊出的第三篇文章里,谈及“L形增长阶段”之时,“权威人士”特别加重语气说:“我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形,更不可能是V形,而是L形的走势。我要强调的是,这个L形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这就是最近这第三篇“权威人士访谈”的唯一要点,其余一万字左右的东西都是所谓的“理论”,无非就是些充斥着“明确”、“坚持”、“既要……又要……一定要”等冗词的喃喃自语。

老老实实否定U形和V形增长的可能性,比起前一阵子不少港陆擦屁股经济学家的“吹捧型增长”预测,当然是一种进步。然而,不是U形或V形,就一定是L形了么?大家只要看看大陆GDP增幅七八年来的走势【图】,便知现时官方说的7%不到的增幅其实还有下行空间,无论怎样作需求侧的宏观刺激或供给侧的微观压缩(前者已证明无效而后者的直接影响是令GDP减速),今后数年都不大可能是“L形增长”而很可能是“へ形降长”(“へ”可读作日语五十音里的“hea”,或国语音标里的“ei”),直至增幅接近0了,才呈现“L形增长”,如果不至于搞出负增长的话。

供给侧改革v 王亲国戚

其二,就是所谓“供给侧改革”这个令人敬畏的大词语底下,原来不过是完成好“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所有这些“任务”,在正常的市场经济里,都是经济泡沫产生、爆破之后市场自然调节的结果,政府需要注意的,只是不可再采用错误政策火上加油。但是,在大陆的体制底下,自然调节显然不可能,因为有太多的党内既得利益瓜葛在阻挠。

例如,明知一些倒闭了也不会影响系统稳定的国营“殭尸企业”不可救,但因为那些企业的掌权者都是王亲国戚,哪能不救?去年10月,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CHALCO)属下位于甘肃的一个生产原铝的单位面临倒闭;这个单位的产量每年50万吨,大约占整个中铝原铝生产的1/6,岂料甘肃省政府一下子把该单位的电费(生产原铝的主要成本)减少三成,于是,该去掉的50万吨过剩产能只减少了12万吨,而那还是企业党委报出来的数目,可以有效卸去大部分上头交带的“去产能”名义压力【注4】。这个事例,不过是“供给侧改革”路上的一个反调小插曲。

“去杠杆”同样困难。大陆近年债务总额急升,10年前社会累积债务的GDP占比还只是150%;一般估计,这个比例现时已达270%,比美国还高,而且那还是没把“影子银行”的借贷额估算进去的比例数字。债务急升,背后因素之一是固定投资急升,因为大陆大部分的新增固定投资是依赖直接信贷的,很难压缩。

固定投资难压缩,部分原因固然是因为政权需要保GDP增长,会一次又一次主动放松信贷催谷投资,但另外的一个有“更顽强生命力”的原因却是:在官员强力控制一切经济活动审批权的体制下,贪污的机会是在经济增长快速的时候最能出现的;死水一潭、经济0增长的时候,手握经济审批大权的各级官员只能“拍乌蝇”。大陆新增固定投资3年来大部分时间的增长幅度平均是20%左右,曾经高达25%;去年上半年大力压缩,低见10%,但下半年又回升至17%至19%左右。你要压缩投资,在党的关系网里紧密组织起来的贪官同志们第一个反对【注5】。

其他3个“供给侧改革”任务,要有所进展,也必然遇到同样的既得利益抗拒阻挠的问题。这是“中国模式”、大陆特有的党国体制所决定的,要真正解决这问题,必要条件(未必充分)是釜底抽薪强迫解散共产党。固定投资压缩不了,“去杠杆”难启动,“去产能”不仅不能开展,还一定会因为固定投资不断进场而增加。产能不能去,库存也就难削减。如此一环扣一环,“供给侧改革”于是寸步难移,归根到底是大陆最根本的政治问题不能解决:党的存在“不动摇”。这样的党,到底是问题还是答案?

这方面问题之大之深,还可以从另外一个侧面去认识。

如果没有海量库存……

大陆过去10年的实质GDP年增幅平均约为11%,期间GDP扩大了3倍(1.11的10次方等于3),增幅过高的后果之一就是现时的“海量库存”。据北大经济研究中心的Michael Pettis教授提供的数据估算,单是房地产的库存(建成而卖不出去的积压单位)市值大得惊人,约等如现时大陆GDP的一半【注6】。据此粗略假设,所有行业目前库存加起来,约等于现时GDP的1.5倍。如果我们作一反向思考,问假如大陆经济过去10年没有累积起这个海量库存,期间的实质GDP增幅会是多少?

这个计算不复杂,数学根底比较好的中学生花半个一个小时也能算出。笔者便捷地做了一个“信封底”计算,得出的答案是过去10年的实质GDP平均增幅会低了4.5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如果大陆没有搞出那个规模的海量库存,而是像马克思所寄望的“按需分配、按需生产”,或者像一般成熟市场经济通常处于供求平衡的话,过去10年它的实质GDP年增幅平均不会是11%而是6.5%,比现时的官方数字还要稍低,相当不错,但在国际经济发展史上和别的亚洲国家比较,没有什么了不起,甚至还是比较差的。

往前看,如果大陆经济实现供求长期大致平衡,在人口红利开始消失乃至消失殆尽的时候,它的实质GDP增幅很可能就不到现在6.7%的一半甚或三分之一。如此看来,在已经高度发展、人口数目进入了绝对减少、老化速度为世界之首的日本,GDP增幅过去几年平均能够维持在1%左右,其实也相当不错。

注1:《人日》这三篇访“权威人士”谈大陆经济的文章分别在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5-05/25/nw.D110000renmrb_2015052...http://paper.peopLe.com.cn/rmrb/…b_20160104_1-02.htmhttp://paper.peopLe.com.cn/rmrb/…b_20160509_6-01.htm

注2:《华日》5月3日报道大陆经济评论员不准“报忧”的消息见http://www.wsj.com/articLes/chin …outLooks-1462292316。关于国泰君安背景及其内部问题见经常报道金融八卦的《腾讯自媒体》的一篇文章“内幕揭秘!国泰君安你肿么了?”见http://stock.qq.com/original/zmt/gtjzzml.html。林采宜在公司内部的头号对手任泽平是个宣扬“正能量”的高手,他最出名(出位?)的一句话,就是2014年5月26日说的那句“党给我智慧给我胆,5000点不是梦”,当时上证指数不过2000点,一年之后果然飙升至5166点,之后才狂泻到2800点左右。大陆官方提出“经济L形走势论”,任泽平则帮忙兜底,指“经济短期W形、中期L形,通过改革在长期实现U形复苏。”

注3:国泰君安是大陆历史最悠久的国有大型综合性金融证券商,广义而言也算是“国家队”的一部分了;不过,这些证券商因为要在包括海外的投资者当中建立一定信誉,不能完全按照党国意志写评论,还须反映市场实况,观点因而与直属国家指挥的那些“权威人士”有分别。这次经济金融评论员遭当局约束封口,欧美媒体显著报道了,显然不利北京得尝WTO归类为“市场经济”的夙愿及由之而来的好处。

注4:有关此事例的报道和分析见《华尔街日报》本周一文章China Continues to Prop Up Its AiLing Factories,Adding to GLobaL GLut见http://www.wsj.com/articLes/chin …-at-home-1462746980。关于中铝的2014年度企业资料见http://www.chalco.com.cn/zlgf/ro …5/1427242708249878-1427242708251170.pdf。

注5:新增固定投资月增幅数据见国家统计局网页http://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A01&zb=A0301&sj=201604。新增投资与贪污机会的关系的分析,见2015年2月23日本栏文章〈慢一点未必好一点新阶级通吃新常态〉。

注6:见2016年2月4日本栏文章〈7千万个空置单位〉http://www1.hkej.com/dailynews/commentary/article/1236367/如沙皇又出丑.中联办+中纪委.央妈救市.7千万个空置单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