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为什么朋友走着走着就散了?

偶然遇见故友,却是陌生和尴尬

从一段奇遇说起吧。

几年前的一天,我百无聊赖地溜达着去地铁,在一条小路上,我和一个瘦小的男人擦身而过。突然间,他从身后开始叫我的名字,最惊悚的是,他还叫了一声我的乳名。除了我的父母,已经再也没有人这样称呼我,更何况在这座充满陌生人的城市。

我站定,扭头,怔住,就这样,在生活着两千万人的北京,我遇到了自己儿时故乡的玩伴。他的眼神在一秒之内闪烁过无数种混杂的意味,惊讶、欣喜,还有一丝陌生和尴尬。我想,我的脸上一定也浮现着一模一样的表情,虽然我们都表现得十分克制,拿捏着适可而止又掺杂着点表演性的激动。

北京的夏天溽热得令人沮丧,那是正午,树荫抵不过阳光,人们仄仄而行,知了大放厥词,那个瞬间像极了我们小时候的暑假时光。每年暑假,我和他,还有一群其他小伙伴每天都混在一起,踢球,抓蜻蜓,或者拿着水枪互相追来追去,对于孩子来说,夏天的高温从来不是玩耍的障碍,不像现在,我们两个都躲在荫凉下说话。我们互相问及彼此的近况——以一种表现出关心却又绝对不是打探的语气。他在中关村上班,工作和技术有关,偶尔来这边办事。然后,我们寒暄着找个时间吃饭,因为忙着赶路就匆匆告别,到最后,甚至有一点点逃脱的意味。

那次奇遇之后,我们再未见过,也未曾联系。而在那之前,我们至少有15年失去音信。那期间,我们在不同的城市读大学,后来各自搬家。一群童年玩伴,散落各处,搬家时都彼此打了招呼,留下联络方式,信誓旦旦地承诺着保持联系,但很快,所有人都负心地遗忘了一切。

残忍一些讲,15年后的这次偶遇,我们其实已经形同路人,只不过还认得出彼此的样子,还记得住彼此的曾经。如此而已,再无其他。后来,我也不止一次地想过,为什么一直也没有约着坐坐之类。逐渐也终于明白,我们其实并不需要彼此。即便真的坐下来吃一顿饭,我们所能做的也不过是在客气的氛围中追忆一下童年的糗事,互相问及一些两个人都已经再无联系的其他玩伴的境况。最后一拍两散,成为彼此微信上一个永远也不会亮起红点的僵尸联系人。至于友谊,我们可能都不是接续,而是要平地重建。过去这么多年,我们各自经历了自己的喜怒哀乐,其实,早就不是儿时的那两个小男孩了,重建友谊可能并不容易。

或许,我们都明白了这一点,说是重逢,可能更像是萍水相见。自那之后,我们再未能在这座数千万人口的城市中擦肩而过。我们第二次从彼此的生活中走失。

走入社会之后,我们的社交突然间变得无限宽阔而浅薄起来,我们善于与更多的人称兄道弟,对所有人介绍,某某是我的朋友,但我们都知道,这不过是充满社交礼节气味但从未有人真正在意的称呼。倒是曾经的那些相互了解的、深入过彼此生活的朋友们,开始从我们的生活中淡出,终至消失。

原本亲密的关系最终消散,没有缘由

读大学的时候,班里有几个女生关系很好,每天都黏腻在一起的那种。本来,很多人一直认为这几个人会一直这样坚固下去,像电视剧中那些相互嫉妒又互相鼎力的闺蜜那样。但毕业之后,事情一点点微妙地变化着。有人当妈,有人出国,算不上四散天涯,但也各自有各自的牵挂。时过境迁,际遇各不相同,圈子也没有相融,联系就越来越少,后来几乎算是断了。微信群常年没有声音,也没人觉得应该说点什么,或者有人说一两句,也没人接得下去,那冷场更加振聋发聩。几年见不到一次,有时有人想攒个局,也都各自有事,后来,有些推辞的原因听起来巧合得像是借口。大家可能也心知肚明,也就嘻嘻哈哈呵呵呵地算了。

我曾经对她们闺蜜团中的成员表达过我的判断,我说,你们其实基本上算是绝交了。但是人家不承认,对我翻白眼什么的。后来一次次地约会不成,看着推脱的理由越来越奇怪,看着朋友圈中渗透出的价值观越来越相左,白眼也就翻得不那么孔武有力了。又转入了扪心自问的环节,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有些人好像就是无法理解,人际关系永远处于微妙的变化之中。有些原本亲密的关系,就是会在什么都没有发生,没有矛盾也没有误解的情形下,一点点变得冷淡,最终消散。这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人心和生活本身就有很多莫测之地,生活的有趣和无奈之处就在于,很多事就是会无缘无故地发生。

后来,我和另外的朋友谈及这些‌‌“走失的友谊‌‌”,那位朋友也很有感触。她很早就出国,已经定居大洋彼岸。她听完我们讲述这些,念起自己的故事。她说,她曾有位朋友,关系一直不错,经常一起吃饭聊天。对方等待办理移民手续的时候,有时经常会住到她家。后来,一切办得妥帖了,关系却一点点疏远了。人的心绪和环境有关,在国内还好,一切都是熟悉的,也就不太在乎一个人、两个人与自己的亲近或者疏远,但在国外,好像就都有些不同,虽然拿了国籍,语言也通,但毕竟和老外隔着一层透明的墙,文化的隔膜让人们更加在乎周围的朋友,老朋友,从国内过去的老朋友。这种关系可能像是一块位于大洋彼岸的文化飞地,一块心中更私密化的唐人街,用彼此间能懂的笑话和段子构成一种难以言传的亲切与安全感。所以,那位朋友从她的生活中抽离之初,她一直竭尽全力地想挽回。开始,她一次次地打电话,约对方吃饭,但对方都有各种原因推脱。后来,微信发过去,很久才回,再后来,发出去的微信就都永远孤零零地悬挂在对话框里,无人捡拾。

‌‌“我就是觉得,那么好的朋友,不想就这么断了,没道理啊。‌‌”坐在咖啡馆里,她对我这样念叨。朋友的老公也开始劝她,何必这么上赶着呢,人家不想联系了,就算了。最后也就真的算了。但是直到现在,朋友还未能释怀。‌‌“我就是不明白这是为什么,我一直在想是不是自己什么地方做错了?‌‌”她说。

好像这种想法很普遍,就像我们大学里的那个闺蜜团一样,有人一直在想,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在不经意间得罪了对方,但人家又不好意思说破,或者是不是自己的某个无心的玩笑触怒了对方,人家用疏远表达不满。

在大多数人心里,一个人与另一个人亲近或者疏离,似乎总该有些直接或者间接的原因,因为某件事、某句话、某个不恰当的行为,成为了彼此心中的一根刺或一条河。但其实,这些都是假想出来的东西,它基本上只存在于芒果台的狗血剧里。那些勾心斗角的职场人士,那些暗藏机锋的心机婊们,脸上不显、嘴上不说,看似一切如常,但心中早已沟壑万千。现实生活里,哪有那么多戏剧性的情节。更多的是时间碾钵慢慢碾碎我们的心境,然后,在不经意间,一切就都不同了。当心境发生变化,彼此间的关系注定意兴阑珊。有时,我们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就疏远了一个人。这就是生活的真相,没有缘由,没有起承转合,有些人闯进了我们的生活,而有些人在我们的生活中淡出,像电影意味深长的结尾,只不过,在那个逐渐变淡的过程中,我们难以察觉,放任不管,或者无能为力罢了。

所以,我对那位朋友认真地讲了讲,你没做错任何事,那个和你疏远的人也没做错任何事,没有原因,就是这样了。你要学会接受。

疏于联络,更多出自内心的变化

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就是这样无缘无故发生的,如果所有事都真的有因有果,那就不是生活,而是故事了。生活当中的很多人和事都处在灰色而渐变的地带,雾蒙蒙,说不清道不明。如果我们无法接纳这一点,生活对我们来说就会很艰难。本来生活就是个谜团,我们只能参与这个猜谜的游戏,注定无法揭开所有谜底。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朋友是一个重要的关系。因为我们从小被告知,人类是群居动物,我们需要社交。而朋友是社交当中一种亲密而高级的形式,它意味着人们心灵相通,这听起来无比美妙。每个人被动地来到这世界上,际遇巧合地在数千万人的城市里相遇、熟识,彼此交互,倾听和理解对方,这是一种怎样的低概率事件呢。但是,我们还是得清醒地承认,每个人真的就是一座孤岛,我们在漂流途中,偶然与另一座岛屿相遇,可能我们从此彼此相连成为大陆,可能转瞬擦肩而过,永不相交。这取决于岛屿,也取决于水流。更多的时候,我们只是顺流而下,毫无办法。

我们读书、升学、工作,一路上会与很多人相逢,也会从很多人的生活中走失。记得刚刚升入初中的时候,大家刚刚开始彼此熟识,有一次午饭后,聚在一起聊天,突然聊起谁和谁到底是因为什么事说起的第一句话,又是因为什么事开始熟悉。大家都说不上来。于是,我们就决定,从这一天起,我们要记住,从今往后和那些还没熟悉起来的同学们是如何开始变得熟稔的。后来,我们终于承认,这根本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我们都是在最不经意的瞬间触碰了彼此,就好像日后在更不经意的瞬间疏远了对方一样。

一天天的生活中,环境在变化,我们自己也在变化。

我曾经说,我们的人际关系中,有一些属于情境型朋友,有一些属于价值观朋友。前者基本上属于偶然的机会,或者在无可选择的情况下生发出的社交关联。其实,我们读书的同学,儿时的玩伴,有很多都是如此。后来,我们所处的环境变了,选择多了,我们会重新寻找更切近于自己内心的人际关系。以前那些因为环境而熟识的关系并没有随着新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亲昵也就被留在了过去。

有一次和父母吃饭,他们聊起一个邻居的近况,问我是不是还记得那家的孩子。我说当然。那是我儿时的小伙伴,每个周末都在一起玩耍,那一伙人有七八个。有人留在原地,有人去往他乡,大多数人娶妻生子,也有人保持单身,有人离了婚……这一切都是从我父母口中听来的。想想当时我们在一起蹦蹦跳跳的情景,还在眼前,但彼此可能就这样咫尺天涯了。我听他们讲着,谁的父母还住在那个小区里,我的哪个小伙伴变胖了,哪个还和以前一样,哪个显得很沧桑,哪个刚刚生了个女儿……

对于我们这些人来说,后来疏于联络,有些是出于环境的改变,更多的则来自于我们各自内心的变化。我们的彼此失联大致是从高中之后开始的,高中时一条明显的分水岭,有些人去读了中专,有些人开始准备高考,就此各自踏上了不同的人生期盼,日后,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各自的成长速度,每个人后来所处的境遇,都大不相同,儿时一段重叠的生活,并不能支撑起日后大半生的友谊。这一点确实有些令人唏嘘,但又能如何呢?

其实,相比于外部环境的变化,时空流转带给我们每一个人内心纹路的变化才是真正让我们疏远彼此的根本原因。对于有的人来说,成长期内的变化惊人,有些人却一直原地不动,有些人按部就班地长大,有些人困在了童年,有些人的内心未老先衰,有的人变得游刃有余,有的人仍然不谙世事……

如果彼此需要,终将回到对方身边

友情作为一种互动的关系,需要齿轮的咬合,有时,多年之后,我们以尚能相认的肉身和面目全非的内心再次相逢,你会发现,有很多人已经找不到彼此可以扣合的凹凸。至少,我自己一旦发现这种无法咬合的尴尬,我就已经决定放弃这种关系了。过去的一切佐证不了未来,即便我们都努力把自己拽回当时的情境中,即便我们互相叫着儿时的名字,说着方言和土话,开着当年最私密的玩笑,但是总有什么东西横亘在我们中间,我们越需要表演亲昵,就说明我们越是疏远。

这么说吧,凡是需要悉心维护的都是社交,而不是朋友。有时,我们出于生存的无奈和压力,必须用尽全力去维系一些关系,那基本上等同于讨好和交易,只是有时,我们错把那些当作了朋友的一种。

朋友之间最高级的形式是,在一起时谁都不说话,也都不会感到尴尬。如果你真的遇到了这样的关系,就请珍惜这种友谊。两个人能一起面对各自心中和彼此中间那个巨大的孔洞,而不需要虚情假意和没话找话的用言辞去填补,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心灵相交。当我们可以像独处一样自在地陪伴彼此,又都不觉得对方突兀,那才能真正叫做朋友。而那些需要费尽心思去维系的人,就算了吧。既然,那些之于我们又不是生存的必须,也无法为彼此带来精神上的暖意,何必付出如此大的心理代价呢?

人和人之间的交际不可能无限延展,某种意义上说,每个人都只能在路上送我们一程。有些人就此挥别,有些人转身不见。有时,我们最珍惜的人会莫名其妙地消失;有时,有的人会毫无来由地闯入,焊接在我们之后的生命中。

有一部奇妙的,有关人际关系的电影叫《如晴天似雨天》。这部电影像一个寓言,讲述了人们生命中人际关系的无常和无法命名的情感。

故事发生在一幢如博物馆般的宅邸中,脾气古怪的单身妈妈、小男孩和一位厨师一起生活,由于保姆的突然离职,妈妈又要离家,这个富有但冷漠的家庭需要一位新保姆来照顾小男孩的起居;与此同时,年轻姑娘埃莉诺与不思上进的男友分手,又被餐馆老板辞退,急需工作的她来到了这幢房子里。

小男孩是个神童,热爱阅读,对作曲极具天赋,数学无师自通……但也注定无法融入同龄人的世界,甚至与成年人也很难和谐相处。但埃莉诺与他,除了开始时稍微的磨合之外,几乎称得上一见如故。男孩带着埃莉诺去那些昂贵得令人咋舌的餐厅吃有机食品,埃莉诺带着他去唐人街吃放了大量味精但味道绝妙的中餐。他们一起看电影,一起聊天,更奇妙的是,很多时候他们都各说各话,但却都能感到对方可以超越具体的话题本身,抵达彼此想要表达的深层意味。

一个智商和情商都超越年龄的富家小男孩和一个潦倒的保姆,几个月的相处,他们之间却产生了一种旁人无法想象的,透彻的相互理解,那是跨越年龄的友谊,超过友谊的亲近,以及像极了爱情却又绝对无法定义为爱情的东西。这部电影绝妙地拆解了所有固执的定义,让那些界限分明的世俗概念在这两个人面前全然失效。

电影中的小男孩和埃莉诺像是世界上最孤独的两个人,但仔细想想,所有人又何尝不是如此。每天与一群朋友谈笑嬉闹,但谁能真的洞穿对方的心灵?埃莉诺聊的都是成年世界的悲伤话题,关于失和的家庭,和男友的争吵,自己对未来的迷茫;而小男孩说的是从出生就伴随自己的孤独,因为与众不同而产生的无可奈何的疏离。两个最孤独的人却建立了一种超越俗常的亲昵关系。开始是亲切,如果说这是朋友,但无论从年龄还是经历上,他们都缺乏世俗意义上成为朋友的基础;后来,彼此间肯定有了超越友谊的某种情感,如果说那是男女之情,但却又绝对没有性的元素;而如果说那不是爱情,那种彼此的难舍与交互,却又只能是恋人间才能激发出的东西,近乎缠绵却又纯净得无以复加。这两个人每一次情感的递进都贴合日常,却都超出经验。

人这种动物总有些玄妙之处无法说清。有的人相处一生却从未互相了解,有的人在相遇的一瞬就已经能洞穿彼此。就如同这部《如晴天似雨天》中的那句令人落泪的台词:‌‌“真的很难相信我和你只相处了几个月,感觉我像认识了你一辈子。‌‌”这就是人性的奇妙,我们能如此奇妙地相遇,也会如此无奈地分离。即便如电影中这种令人动容的关系,最终还是会彼此淡出对方的世界。

这就是生活,我们每天处于其中的、真实的生活,没有铺垫与高潮,没有起承和转合,有些人来了,有些人走了。

既然如此,真的就不必纠缠于那些从我们生命中走失的人,如果我们彼此需要,我们终将还会回到对方身边,如果不是如此,即便你再大张旗鼓地寻找,他也会永远在你的精神版图上成为一个盲点。有时,我们自己就是别人心中那个走失的人。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