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为何要毁灭一个媒体?

《明报》粗暴辞退笔名安裕的执行总编辑姜国元,在传媒界知识界引起震动。我和几位《明报》作者,决定在专栏开天窗抗议。

开天窗已不是第一次。两年前《明报》撤换刘进图,来自马来西亚的钟天祥空降出任总编,李柱铭率先开天窗,副刊和评论作者也纷纷表达不满。《明报》加东版将专栏全部抽起,改以他人文章填塞。如此不尊重作者读者的做法,竟然出现在一份知识分子大报,叫人愤慨。几位作者决定开天窗以示抗议,过程顺利,反映《明报》当时仍能维持包容多元的办报传统。据了解,当年签版付印的,就是今次突然被炒的姜国元。

但今次开天窗几乎被封杀。副刊已由编辑签版付印,当天休息的钟天祥晚上突然出现,下令停机,要求“封窗”。几经争议,最后出街的天窗专栏篇篇都加进一式一样编者按。强行加进编者按,侵害作者表达自由的空间,也会令专栏的忠实读者反感,效果只能是适得其反。

《明报》员工以“定海神针”形容姜国元,在重大而敏感的报道中,扮演领军的角色。辞退领军的“定海神针”,新闻质素将会下降,读者流失,影响销量。钟天祥更以最得力助手来形容姜国元,若钟所言的并非空话客套话,炒姜岂非等同斩断自己的右手,试问哪个心智稍为正常的决策人会做出这种自戕的行为。

姜国元的《安裕周记》,粉丝众多,在知识界有重大影响力。今回安裕被迫去职,不少读者都意兴阑珊,会随安裕而去。网络兴起后,主流纸媒已成夕阳行业,“担纸”有吸引力的作者买少见少,人才是报纸的重要资产,理应珍而重之。以节省资源为理由炒掉一个叫好叫座的执行总编和专栏作家,实在歪理连篇,匪夷所思。

清除卖盘或中国生意障碍

如果用另一种逻辑分析,这种有违常理的决策,可能会说得通。办报的对象已不是给香港的读者看,而是给邻近经济强国的权贵看。姜国元是《明报》重大敏感新闻的领军人,炒掉了,就没有人领军,重大而敏感的新闻,就会减少出现甚至绝迹。

安裕学问博古通今,文章旁征博引,并非跟随主流附和权贵,更没有咬牙切齿青筋暴现,以看透世情的笔调分析时局,娓娓道来,深入透彻,正因如此,读者众多,影响更大。把安裕裁走,专栏停掉,影响力就自然消失。

人们可能会问,这种行为不是等同毁灭一份报纸、一个媒体吗?正常的人当然不会这样做,但了解香港今天的政治和传媒生态,又不会奇怪。

已退休的前《明报》高层冯成章透露,2012年总编辑张健波是被“强行调离”的。2014年刘进图被调职,也是被迫。冯成章说:“这种粗暴的人事管理方法不单跟廿一世纪的港情太脱节,而且一次又一次损害《明报》的公信力,兼且令同事心力交瘁”。

为何这种损害《明报》公信力的事情,在《明报》一而再、再而三发生,唯一的解释,是《明报》易手部署早在进行,买家的条件是要把这些阻路石,包括独立思考的总编辑、执行总编辑,甚至专栏作者、评论员逐一清除,才会答应成交。另一个可能,如果大老板的生意重点已放在中国大陆,旗下媒体早成鸡肋,取态却成为其他生意赚钱的阻力。那么,改变媒体的政治取态报道方针,为中国大陆的其他生意铺平道路。从这个逻辑出发,《明报》老板的举动,又可以说得通了。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