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清朝:两个爱国老粉红的故事

1870年代,广州漱珠桥。

爱国粉红这种玩艺儿,应该不是当下的事物。我评估着,至少清朝时就有了。时间: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之后;地点:广州城。

当时,大清政府刚刚签了中英南京条约。按现在的说法,当是一个睿智的老皇上,在南中国划了一个圈,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就成了大清国第一波改革开放的经济特区。问题是,那些被圈划的地盘中,有些臣民表示很不爽,其中最不爽的乃我大广州城——宁静无知的山谷里,我们过着幸福愚昧傻乎乎的生活,皇上为啥要把我们划成特区呢?洋人为啥要进住广州城给俺们这旮旯添乱呢?为了阻挡这种划圈添乱,广州民情汹涌,出现了诸多民间版的“保广勇士”。典型代表有俩:钱江和何大庚。江湖传说,两个人都是浙江的失意文人,在广州这个一线城市做广漂呢——不失意,谁会去干爱国这种勾当呢?

先说钱江。文凭是监生,这监生还是捐纳,也就是掏钱买来的。江湖传说,他做过广州禁烟钦差大臣林则徐的幕僚;还传说,他本来要投奔林则徐做幕僚的,但尚未投奔,林则徐已被罢免。但我认为,从各方面来讲,江都不可能做林则徐的幕僚。且看时人对他的评价:“小有才,口多大言”;“使酒负气,不事生产,好谈经世之略”;“为人负奇气,以豪杰自命,肯济人之急,数千金可立致,被酒谈兵,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负才使气,跅弛不羁,有俯视一世之概,故无乡曲誉。薄游广东,亦落落寡所合”。

看明白了吧?和尚太大,庙小容不下。靖逆将军奕山在广州靖夷时,曾向民间人士征集过破夷奇计,允诺如果行之有验,给予重赏。重赏之下,必出抢红包专器——上条陈并要求给试验经费者蜂涌而来!奕山招架不得,就让士绅劝捐局接阅大家的帖子。士绅劝捐局当然也无法把上帖子者一一邀入上座面商——估计他们也怕见光死吧,遂把批阅过的帖子悬于诸门,供大家参看。钱江认为劝捐局不够礼贤下士,开骂,骂得士绅们不耐烦了,上报官府,官府出面把钱训了一通。广州当地精英士人梁廷枏对钱江如此评价曰:“在粤不为士夫所齿”,“所交多为不平”。

看明白了吧?正经人看不上,看上的都不正经——林则徐这个老正经当然看不上!只不过,革命话语系统与民间话语系统,把林则徐和钱江分别视作“卖国有功,爱国有罪”的庙堂代表和江湖代表,顺势想把他们撮合在一起而已。事实上,他们在一起的可能性几乎没有。江湖传说,先后发配新疆后,两个人一度在一起了。但仅是传说,有待考证。一是林则徐的日记中仅提及他在广州获罪,亲密的话儿、甚至价值评判都没有一句;二是,林则徐这种成熟的政治大腕,对幕僚与随员的才气、品性,应该是极其挑剔的。仅举一例,当时有一个叫做金安清的士人,写有《林文忠公传》。他笔下的林则徐,简直是走到那里那里亮,那里人民得解放。不过金安清这人,连林则徐都认为他人品不咋地。林则徐遣戍伊犁后,金安清曾经发动广州茶商与扬州盐商捐款贿赂穆彰阿以给林则徐赎罪,林则徐得知后,说“此事断断不可”。林则徐是什么人?心眼当然够用,活动拦截住了,事后却把活动人士的名单记下来了,待做了陕甘总督后,首先要回报的就是这个金安清,欲重用他,待招之幕前,却发现他“轻浮狡诈,不可用,以重礼遣之归,报前日后意而已”。一句话,给你俩钱打发走,人俺可不敢留用。

所以,不是你想人家在一起,人家就在一起的!

至于何大庚,文凭是生员。与钱江虽然同属秀才,但人家这个应该是自己考取的。江湖传说,他也做过林则徐的幕僚。个人认为不确。最准确的情形可能是,林则作在广州做钦差大臣查禁鸦片时,何大庚先后为广州知府余保纯和驻澳门道员易中孚做过随员和幕僚。由于是爱国老粉红,所以对自己真正的主子并不忠诚,相反,倒是向林则徐汇报过,这些主子政治不正确、立场不坚定云云,所以很是为林则徐器重。可惜林则徐在广州的官运有限,迅速地被道光皇上革职,充军到伊梨,导致何大庚同志穷极无聊,愤怒更甚。据说一看见府署中的幕僚与商人接触,就怀疑府中机密都让商人泄露给洋人了,所以“切齿裂眦”,但“怀平夷之策,卒不见用,每就江语”。一句话,他跟钱江挺能聊得来!一对老粉红,倒是在一起了。

钱江与何大庚合伙经营一个微信公众号,并且合伙折腾出一篇名帖:《全粤义士义民公檄》。据说帖子是钱江写的,经何大庚删改而成。他们自费刊刻,遍地张贴,炒作很是成功,转发量惊人。帖子本身又臭又长,这里可以概括一下它的中心内容:二百年来,蛮夷国家皆沾我风化,独出了个英吉利,“其主忽女忽男,其人若禽若兽”,听说他们要开咱特区,占咱海口,痛啊,“华夷未可杂居,人畜不堪共处”。与英夷不共戴天,才算有“血气”,如与英夷共土,那叫“全无心肝”。俺们百姓“踊跃同袍,子弟悉成劲旅;婉娈如玉,妇女亦能谈兵”……这帖子,观众读了,沸腾的程度与弱智的程度,是正相关的关系吧!

帖子后面,是我最关心的编者按:“此檄贴后,士民商贾,各宜守护。倘有私揭,即系汉奸。见者即拏获送至明伦堂,鸣鼓齐众,交官严办。凡读此文而奋感者,即优隶亦为忠义;如阅此檄而阻挠者,虽缙绅亦为贼子。务各自爱为望。此板存明伦堂,大字板刷即传递本省,小字板刷即传递各省。所望各省士民效尤,沿海者可防诸夷海匪,而内省亦可防不法之徒,切勿观望是幸。”

这按语如何?第一,删人家帖子,你就是汉奸,朝阳区群众有权拿获你并送官法办!第二,读了我帖子就高潮的,哪怕你是暗摸小姐、戏园戏子、保姆家丁,您老也算是忠义人士!第三,读了我帖不但不高潮还阻挠别人高潮者,虽是绅士也是贼子。第四,大字板刷本群传阅,小字板刷传诸外群,大家都随我们传发,并四处张贴粉红表情包,夷人海匪并不法之徒,一扫光!第五,望各位一定要自爱——你不自爱,看我们怎么作践你!

这俩货自己自爱不?当然不。他们的主要业务是爱国爱政府,直至爱到对方受不了的程度——这俩货除了在广州府学明伦堂集会,忽悠群众给他们捐款以外,还到省政府——督抚门前请愿。结果当然是,逮捕的干活。

政府对这俩爱国老粉红的判词很长很长,我总结了一下,大略是:

其一,钱江与何大庚,都是“落魄无聊”“因贫难度”之“游棍”。听说广东士绅团练自卫,也想搞个团练,弄个钱花花,说不定还能赢个军功顶戴呢。遂招集无赖,捏称是按户抽丁。恐人不信,又假公济私,捏造广州府学明伦堂名目,编造一个粤省义民帖子,造谣生事,煽惑人心,大为地方之害。

其二,钱江以为爱国无罪,政府没法拿办他。甚至在政府明令严禁之后还敢挺身入署,承认明伦堂标帖是自己所为,其意当然在建言挟制。真是胆大刁民,不严惩能行乎?

其三,钱江借抗夷之名,募捐洋银650元,结果却用于他个人宿娼娶妓了,现在已花得一文不剩。他身后的小伙伴,有些一分也没花着呢。

其四,至于团练,政府责地方绅士自己办理。钱江说自己曾与地方绅士会议。让他写出绅士之名,他写不出,捏写出来的都是混在广州的外地广漂。问地方真正士绅,俱说不知其事,更未曾参与。呵呵,这说明啥呢?

着何大庚仗一百,徒三年。但听说七十岁了,可以免刑的,递送回老家算了。钱江,吊销他掏钱买的那个秀才文凭,发往新疆种地当差去!

这是大清国一对爱国老粉红的广州远征事宜——何大庚当时七十岁,钱江五十多岁。说他们是老粉红,是说这么一大把年纪了,干啥不成,非得这样表演爱国,政府都看不上你不是?还有,650元的爱国经费都用于宿娼娶妓了——哥们儿你到底是爱国还是爱嫖呢?爱嫖也罢,但凭嘛借着爱国的名义给自己骗嫖金呢?你说你对姑娘都不欠嫖金,凭嘛骗爱国群众呢?在你眼里,爱国群众不如娼妓呢。娼妓方面,好歹你跟人家按市场行情来,明码标价,那爱国群众呢?你把他们当啥了呢?哦,我明白了,他们是你的嫖客,你的爱国表演,让他们高潮了,所以他们得给你付费?

我得吃俩核桃补下脑,我的脑力,真的理解不了,这种生意!最后画蛇添足扔一句:以上这些故事,你看着是不是很眼熟呢?我撤了,你在这里发呆吧哈!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