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为什么我坚定不移地抵制百度?

我有不少在百度工作的朋友,但这篇文章我依然要写,商业社会让我变得圆滑,但并没有让我失去最基本的价值审度和对错判断。

可以说,百度的各种令人不齿行为,其实是中国社会各种问题的缩影,抵制百度,很多时候并不是讨厌百度的产品,实际上百度有不少做得不错的产品,尤其是当这些产品还是1.0版本时。

有时候,我们抵制百度是因为它的价值观和无下限商业行为,另一些时候,抵制百度可能只是因为它正好当了替死鬼—真正要抵制的,是它作为缩影的投射本体,你知道,我是在说中国政府。

1

我抵制百度的出售‌‌“病吧‌‌”行为,就正如我抵制医院的医生因为收了厂家的红包而给病人开本不需要服用的药。

我抵制百度的搜索里的隐藏式广告,就正如我抵制所有试图制造信息不对称的人,他们握住了信息的通道,从来不将你最需要的东西给你,而是让你花钱把事办不成。

我抵制百度搜索里的虚假广告,就正如我抵制那些说是‌‌“为了你好‌‌”,却在利用你来达成自己利益的伪君子。

我抵制百度的第三方网站嵌入式广告,就正如我抵制电视、电台、电线杆上刊登的治疗不育不孕、乙肝、性病的虚假医疗广告。

我抵制百度的竞价排名,就正如我抵制这个社会‌‌“有钱人就一定更有权势‌‌”的价值观。

我抵制百度的‌‌“全家桶‌‌”–当你安装了一个百度的app 后,如果权限控制不当,它会把全家都带过来,‌‌“安装一个,留下一窝‌‌”。就正如我反对家长为孩子安排所有的一切。

我抵制百度超级搜霸这种流氓软件,就正如我抵制一个保险销售天天给我打电话,无论我换什么号码,他都能找到我,不断问我要不要买保险。

我抵制百度举报霍炬的《再谈百度:KPI、无人机,以及一个必须给父母看的案例》,称其侵犯百度商誉,就正如我抵制所有以删帖为日常工作的公关—用我朋友高明老师的一句话来说,‌‌“互联网根本没有公关‌‌”。

我抵制所有Windows 软件在安装过程中不管勾不勾选,都默默地安装百度的软件。就正如我抵制所有生活中的隐藏消费,你根本防不胜防。

我抵制百度2011年制作的‌‌“庆祝党90周年生日专题‌‌”中,‌‌“网友献花‌‌”以每秒18束的速度递增这样的造假行为。就正如我讨厌生活中各种阿谀奉承、欺上瞒下的人。

我抵制百度的搜索结果,就正如我抵制某些下载网站,在网页上放无数个‌‌“下载按钮‌‌”,但必须用放大镜才能找到那个你真正要点的按钮。

我抵制百度的搜索技术,就正如我抵制一切号称自己技术最好却技不如人的国产技术。我并不抵制国产,中国有很多优秀的互联网公司,但如果你吹牛说你最懂中文搜索,请告诉我,以下的搜索结果,哪个是用户更想要的?

*Google 搜索‌‌‘小米note3‌’,第一条结果是红米note 3 的官方链接

*百度搜索‌‌‘小米note3‌’,第一条结果是小米官网首页链接

*Google 搜索‌‌‘兼职招聘‌’,前3 条均为兼职招聘分类信息相关网站

*百度搜索‌‌‘兼职招聘‌’,前3 条均为广告

我还抵制百度搜索结果里出现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部分搜索结果未予显示‌‌”,就正如我抵制外交部发言人每次回答外国记者问为什么某某网站无法访问时,总是回答‌‌“中国互联网是开放的,不信你看网民数量有多少多少,中国同时依法管理互联网……‌‌”但你从来找不到依了什么法Facebook 无法在中国访问。我想,肯定是Facebook 的技术不够好吧,不然它为什么故意屏蔽中国用户呢?

我骂百度,还因为我无法在中国正常访问Google,Google 无法访问和百度没有被已证实的直接关系,但你无法骂那个直接关系者—中国政府,因为一旦骂它,你可能从此就消失了。就正如,那些批评百度的文章,一篇一篇地消失。就像,‌‌“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部分搜索结果未予显示‌‌”。

GFW 的存在,让中国网民失去了尊严,在它面前,一斤尊严值多少钱?

一位从百度出来的高级产品经理曾经和我说,他认为企业是有‌‌“人格‌‌”的,所有进去这家企业的人,都会被这个企业‌‌“人格化‌‌”,相信这个企业做的事是对的。那些没有被成功‌‌“人格化‌‌”的人会选择离开,其他的,接受了企业的‌‌“人格‌‌”。

他用这个理论来解释,为什么在腾讯,大部分人认为产品很重要,应该花心思去雕琢产品。而在百度,人们却不认为投放虚假医疗广告是错的,即便他们知道这是错的,他们也认为这是合理的做法。

将这个理论扩大化,你会发现很多神奇的东西,比如在GFW 工作的人,可能会觉得按照领导的喜好去屏蔽网站是不对的,但他们认为是合理的。这时,你根本无法去说服他们。

所以,也不要企业犯的错、政府犯的错,都是领导人的错,这是所有接受了企业或政府‌‌“人格‌‌”的人共同犯的错。

这篇文章在微信公众平台上没法说太多,在这里,我不怕消失,因为我早就消失。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