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灶台、厕所以及粗糙的生活

上海那个年轻姑娘到自己男朋友位于乡下的老家,然后被那里的生活连夜吓回了上海那事儿已经过去好几天了,想必这时候说几句,某些人类似于条件反射的阶段已经过去,不会太挨骂了。

首先我个人的观点是这姑娘确实太没有教养,毕竟人家已经拿出了最好的东西招待,哪怕是找到一个合适的借口、待上两天再走也算是尽了为人的本份。这件事里在自己的社会身份上谁都没错,姑娘的父母也不赞成这么匆忙就走,表示了反对;男孩子可以看出是个实诚人,帮着叫车啥的;男孩子的父母更是拿出了自己能拿出的东西来招待。如果能够待两天找个借口走了,哪怕是最终回到上海再吐槽、分手,想必也不会如此。

不过,兄弟我作为一个走南闯北的人想认真问一句:各位是否能理解一个从小生活在上海那样的巨型城市中,成长于经济高速发展时代的女孩子,她甚至没经历过上海弄堂里刷马桶的生活,您能想象她面对农村、尤其是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村旱厕的恐惧么?您能想象她面对一张那样的桌子以及很可能更为可怕的灶台的不知所措么?

我生长于北京,小时候也住过需要用公共厕所的院子,这些年您要是再让我回到那种生活怕是很不可能了。我是十岁左右搬到有独立卫生间、厨房的楼房居住,最初甚至这种楼房都没有管道煤气,开始是烧炉子,后来用煤气罐,卫生间狭小到只有一个蹲坑,洗澡的时候都要跨在上面。就是这样一个环境,与当年的生活都有天壤之别,就像自行车与小卧车的差别那么大,完全就是两种生活。各位看官,这不是开玩笑说的,在心理上真的就有这么大。

所以,对这个事情当中的其他人,我觉得无可指责,他们做了自己能做的;对这个小姑娘,我觉得不忍苛责,她很可能是真的吓到了,如果她没有这种生活经验的话。

我也不想讨论‌‌“门当户对‌‌”、‌‌“凤凰男‌‌”、‌‌“上海傲娇女‌‌”之类的话题,我以我个人的生活经验就说一句:门当户对在大多数时候是对的,多美好的爱情最终都是普通的生活,最初的冲动能不能支撑着走完一生,您自己看着办。

其实我倒是想说说另外一个问题,基本跟这件事不太搭界,即为什么我们的农村、甚至我们的社会都呈现一种粗糙的样子。

我再重复一遍,我真的算是走南闯北,在国内自驾车的历程不说有十万公里,八万公里绝对只多不少,见识过优雅古老的村镇、也走过鸟不拉屎的荒村;我个人的经验告诉我,在大陆的农村当中,除了比例很小的例外,大多数农村生活粗糙、肮脏、杂乱、无序,完全没有美感与舒适。

整体水平上最好的自然是江南水乡的村镇,由于经济发展与人文传承,有些地方在开发旅游或者其它名目下,确实呈现出相当好的样子,在外表上甚至不逊于欧洲、日本以及美国的南部农业区的好地方,但如果您去过上述这些地方您就知道,在实际的生活中,那种粗糙还是时不时显露出来。北方农村的脏乱差就不说了,您都不用太远,开车往北京远郊走都能找到例子。

缺钱?这个确实是最大的原因。但我依然住过那种几件大瓦房窗明几净,院子里还有瓷质的、工艺拙劣桌椅的房子,看上去都不错,就是还要去那种四面漏风、地上一个块儿水泥板开个长方形的厕所。院子里那套落满灰尘、完全没用的瓷质桌椅,大概可以让他们弄个稍微像样的厕所了吧?可人家就是不弄。

还有另外一种粗糙。

汶川地震三周年,我被请去看汶川重建的喜人景象。看完地震遗址之后去看新建的居民小区与小镇,当时我就惊了:这他妈是什么?白墙黑瓦?马头墙?这他妈不是徽派建筑么?我在四川腹地看到了一大片新建的徽派建筑!天呐,设计这玩意儿的人审美与智商是被狗啃过么?这难道不该建当地风情的东西?

当然,您非要说这也是中式建筑我也不能说什么,当地对口援建的地区正好是徽派建筑盛行之地,习惯性拿来先用上也不能说完全有问题。不过您想想看,任何一个脑子还正常的人都知道建筑的地域性与特色,这真说不上是个好理由,尤其是当地还要开发旅游,别人千里迢迢过来除了凭吊遇难同胞,总要看看当地的风土人情吧?您给他们看一大片徽派建筑?不知道这是怎么想的。联想到我们的城市越发的千篇一律,越发的热衷建设各种假古董,这也就不难理解了。

这两种粗糙其实是一种状态造成的:审美缺失。前者是对于精致毫无感受,是一种麻木的生活;后者是对于什么是美从未真的理解,只是知道几个符号化的东西,就像满街挂中国结一样。顺便说一句,当年北京在陈希同治下时,好多楼都有个大个儿绿琉璃瓦帽子,那就是他的审美,他觉得那玩意儿就是中国风。

这种审美缺失甚至让我们不太能理解一些好的东西,比如说被叫做‌‌“巨蛋‌‌”的国家歌剧院、‌‌“鸟巢‌‌”、‌‌“水立方‌‌”,甚至‌‌“大裤衩‌‌”的央视都可以说是建筑的杰作。一方面是审美缺失,没人教我们什么是美;一方面由于对主导建设者的不满,这些建筑一直被吐槽挖苦。

为什么会如此?传承。我们的传承断了,实际上是我们的文化断了。

文化这东西对于普通人是个生活在其中,并且潜移默化的过程。我生长在北京,北京是什么?北京是四合院、是天棚肥狗胖丫头、是幽深胡同里的槐花、是二环路位置上那道世界上最宏伟的城墙,没有了这些,您让我怎么感受自己在一个传承不休的文化当中?我怎么可能通过每天行走在其中体会属于自己文明的美、然后接受外来的美并同时欣赏与融合?没有这个环境,也就没有了这个课堂。

最终,我们就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向下走不能理解精致与优雅的生活,有钱也不行;向上走只能认识几个最明显的符号化的表现形态,就像只会拼音就想写文章的孩子。

我个人最喜欢京都、巴黎、罗马这样的城市,你可以在每个转角发现自己与前人同在。如果您是普通人,对于审美并无特殊感受,也可以从中学习到美的标准,如果您敏感的话,能够为这个文化增加一些什么东西。话说我坐在巴黎街头特别容易就能分出巴黎人与旅游者,哪怕旅游者没穿冲锋衣,美国人那份粗俗都写在脸上呢。在京都……算了,这个就不说了,免得挨骂。

所以,这是个悲伤的故事。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