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春节的由来

春节,是专指华人的新年,亦即华夏传统历法农历的元旦,是中国与全世界各地汉族社会的传统新年,又称岁首、新春、正旦、正月朔日。口头上亦称为过新年、过年、度岁、庆新春、庆新岁,是华人四大节日之首。又有大年之称,这是相对于小年的名称。中国古时春节曾专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一年的开始。辛亥革命后改为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岁首。从明代开始,农历新年节庆一般要到正月十五日(即元宵节)之后才正式结束,有些地方的新年庆祝活动甚至到整个正月结束为止。和1月1号的新年不同,春节大多是在二月。在中国,春节比新年更为重要。

春节一词,来源于1914年1月,在中华民国总统袁世凯主政期间,将格里高利历的1月1日定为新年元旦,改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中国古时春节曾专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从明代开始,农历新年节庆一般要到正月十五日(元宵节)之后才正式结束,有些地方的新年庆祝活动甚至到整个正月结束为止。

名称来历

春节,源于二十四节气,古人将黄道划分为12节(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12气(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立春即“春节”开始,惊蛰即“春节”结束,立春-惊蛰,约30天(即寅月),寅月这30天即春节。黄道共12节,每节中间又有气,又划出12气。包含春节之中气雨水的月份称之为正月,正月初一的昨天定为“除夕”。因正月初一要看春节之中气雨水而定,故过年又称“春节”。迎春,春联,春卷皆来源于春节。包含春节之气雨水的月称之为正月,正月初一,定为“元旦”“元朔”或“年”。

天文含义

汉人将黄道(即地球公转一年)划分为四季,十二节,十二气,七十二候,统称“季节气候”,其中,寅月(立春-惊蛰)称为“春节”,巳月(立夏-芒种)称为“夏节”,申月(立秋-白露)称为“秋节”,亥月(立冬-大雪)称为“冬节”。寅卯辰(立春-立夏)称为春季,巳午未(立夏-立秋)称为夏季,申酉戌(立秋-立冬)称为秋季,亥子丑(立冬-立春)称为冬季。黄道如同十二节的竹子,立春-惊蛰是“春节”,这节竹子是确定正月初一的竹节,春节中间是雨水气,包含雨水的阴历月称之为“正月”,故过年必定在春节附近。正月初一定义为“年”、“年节”、“元旦”。

古代的春节

上古:有说法说尧舜时期已有类似新春的庆祝活动,但是未成规模。

殷商:新春起源于殷商时期祭天、祭祖活动。

西周:新春期间开始有农业庆祝活动。

汉朝:形成正式新春礼仪,并开始有爆竹(烧竹子)。

魏晋:开始有鞭炮和守岁习俗。

五代:后蜀:开始有春联。后蜀题写的“新年纳馀庆,佳节号长春”是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宋朝:开始使用火药制成的鞭炮。

过年传说

上古传说,往往春节期间,冬天野外会出来一种叫年的野兽,也叫“夕”。年兽一年出没一次,这一天叫“过年”(年来了),把过年这一夜叫“除夕”(除掉夕)。年兽“夕”十分凶残,半夜走家串户吃人,炎黄先祖为了躲避年,举家团圆在一起,围坐在一起抵抗年兽。由于年兽每年出没一次,炎黄先祖在于其无数次斗争中,摸索出了斗争诀窍,年兽虽猛,但惧怕红色、火光和巨响,因此,家家户户在门口贴红春联,在家门口燃起篝火,放爆竹,年兽看见人家门上贴着红对联,门口有红火燃起,爆竹霹雳乱响,就吓得不敢进家。当到了过年这一天的除夕,家家户户都大门都贴好了红对联,傍晚就在门口燃放篝火,门口挂起红灯笼,小孩除夕之夜走夜路要打灯笼吓走年,人们舞龙耍狮,放鞭炮,好热闹,到了除夕之夜子时,全家老小围着桌子吃年夜饭,因年兽“夕”半夜子时出没,子时为了补充体力,人们就进食一种补充阳气食物,因在这种食物在子时交接之时吃了最有力,故叫“饺子”。人吃了饺子就体内一阳复生,力大无穷,可与年兽持久搏斗,年兽就不敢轻易进家门吃人了!除夕这一夜,家家户户可谓胆战心惊,闹腾了一夜。到了大年初一凌晨,炎黄老少全家都五更起床,起来问候家中老人小孩,是否平安,即拜年。于是起床后,首先在院中,向老天供案上香,磕三个头,感谢上天保佑自己免受年兽所害,并祈祷来年愿望。然后向家里父母等老人问候平安,晚辈要向长辈磕头拜年,表示感谢长辈保护自己免遭年兽伤害,并问候长辈平安。大年初一,向家人问安后,再向家族长辈问安。最后再向街坊拜年,按辈分疏远次序,互至平安。除夕之夜,年兽已过,人人嬉笑,个个平安。

民国以后的春节

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袁世凯将元旦定义为西历1月1日,将春节定义为农历正月初一。内务部向大总统袁世凯请求将新春(春节)、端午节(夏节)、中秋节(秋节)、冬至(冬节),定为四节。

国民政府于抗战前曾试图废除农历新年,把过年习俗改为新历新年进行,但不被当时国人接受,尔后停止相关法令。

文革中的春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国务院发出通知,要求群众“移风易俗”,“过一个革命化、战斗化的春节”。春节之际要抓革命、促生产,大干到腊月二十八,大年三十不歇脚,除夕吃忆苦饭,初一早上就出工。春节不再放假,传统习俗则视为四旧被废除。全国的报纸一片响应之声,要求举国上下“过一个革命化春节”。改革开放后春节休假被恢复。

在中国,特别是农村地区,有过小年和大年的习惯。

小年,即农历腊月廿三日(或廿四),过去,过小年是“官三民四僧道五”,就是说凡是家有秀才以上的功名的都在腊月二十三日过小年,平民百姓是二十四日,道士与和尚的寺庙是二十五日。如今北方地区多在二十三日过小年。过小年的主要民俗活动是“辞灶”.就是“祭灶节”。灶王也叫灶君,民间称“灶王爷”。送灶王爷上天(把供奉的灶王画烧掉),向玉皇大帝报告他所在的一家,在过去一年的表现。为了让灶王爷说好话,要供奉糖瓜,送行时还要用糖糊在他嘴上,让他上天言好事。到除夕再把灶王迎回来,就是请(买)一张新的灶王画(画上画有灶王爷和他的太太灶婆)供在厨房。画的两侧通常贴一副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批:一家之主(亦有:敬神如在)。

在中国北方,一般在农历腊月(十二月)廿三日过小年。但在南方的湖北、湖南、江西等同样是汉族聚集地的省份,则往往于农历腊月(十二月)廿四日过小年,而上海,江苏南部,浙江于农历大年夜(除夕)前一日(农历腊月倒数第二天)过小年。因此,农历小年在中国南北方不同地区并非是同一天。

大年从腊月最末一天开始,一般认为到正月十五日元宵节为止,亦有未出正月就是年的说法。(网络资料)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