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维族作家帕蒂古丽笔下的“共和国岁月”

帕蒂古丽是中国文坛的新秀。她在新疆长大,父亲是维吾尔族,母亲是回族,从小与哈萨克族为邻,最终接受了汉语教育。经历了复杂曲折的少年和青年生活后,她和一个汉族摄影师结婚,来到了男方家庭所在的浙江余姚,从事了多年以汉语为媒介的新闻工作。近年她出版过长篇小说《百年血脉》和数本散文集,作品的文学造诣和思想深度获得了文学评论界和作家同行的高度评价。

作为一个来自新疆的维族和回族背景的作家,帕蒂古丽的作品虽然没有着意反映当代的族群问题,但却以自己的家庭成员的命运为例,让我们看到了新疆少数民族在“共和国”前三十年的政治和经济政策下的遭遇。

被批斗的父亲

帕蒂古丽的父亲依靠自己的手艺在老家喀什勤劳致富。五十年代初“解放后”他本能地觉得不妙,不等被划为“巴依”(地主),就把全部家产装了十几辆毛驴车,上交给乡政府,然后逃离了老家,先是在乌鲁木齐的一家服装厂谋生,后来被下放到天山脚下偏僻的大梁坡村,在那里成家,四十多岁时娶了媳妇。此后半个世纪,直到去世也没有回过老家。

但在大梁村,他的可疑的来历和过去生活留下的习惯还是让他成为历次政治运动的靶子,最常见的就是每天被拖出去,在脖子上挂一块“投机倒把分子”的木牌,架上拖斗车被拉到各个公社接受批斗。这本来是个悲剧,但后来也具有了“喜剧”色彩:他成了被批斗的专业户,运动一来就找上他,他就每天刮净胡子,穿好干净的外套,在家等着被拉走,但那倒也管吃管喝。

帕蒂古丽的父亲甚至被拉到自己女儿学校去批斗。帕蒂古丽说她“看到爹爹秃顶的头上的汗油光发亮,他吃力地弓着腰,秃头快要碰到了地上。”开完批斗会,班上开班会,一个叫樱花的女同学揭发说帕蒂古丽喊打倒她爹爹的口号时没有举手,被老师不耐烦地打断了。

发疯的母亲

文革刚开始时,村里有一个叫尹文福的汉人,是个会计,由于缺吃少穿,被造反派怀疑偷代销店的红糖给刚生了孩子的老婆补身子。帕蒂古丽说,“这个从内地下放到大梁坡,把脸面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知识分子,在开他批斗会的前夜刎颈自杀了。”

为了不影响他人,尹会计故意死在离村子很远的麦地里。村民们还是善良的,找到木匠替他做一口棺材,但那要等三天,村民们不想把他的尸首运到他家中,但如果扔在野地会被野狗恶狼吃掉,于是需要一个人去陪尸。帕蒂古丽说:“爹爹可能反正觉得自己每天挨批斗,去看尹会计的尸体,也不怕再增加点罪名”,于是他自告奋勇去陪尸,一陪就是三天。最后回家时,也许是出于保留物证的动机,他把那柄死者用来自杀的刀擦干净用手绢包了带回家。

帕蒂古丽的妈妈由于丈夫的“政治问题”已经担惊受怕够了,常常还要去陪丈夫批斗,看到这把刀,忽然就疯了——“她疯狂地把刀塞进灶火里,将烤红的刀举在手上,扔进门口的老河坝里,自己也不顾一切地跳了进去。幸亏河坝不深,母亲被救了上来,但从此就变得神志不清。”

那年帕蒂古丽只有四岁,之后她的童年和少女时代就一直是伴随着这个神志不清的母亲渡过的。她说:“懂事后,我常常看着无知无觉的母亲发呆:难道就是这个疯癫到对一切浑然不知的女人生养了我?生命这样残酷的给予方式,在好长一段时期,都让我觉得不可思议。”

帕蒂古丽母亲的结局是——她出走过几次被找了回来,最后一次则彻底失踪了。帕蒂古丽一本散文集的书名就是——《散失的母亲》。

老人被逼背毛语录  少女屈辱为吃饱

帕蒂古丽的家庭故事中还有很多今天的汉族人也曾经有过,但或者麻木或者干脆遗忘或假装不记得的经历。她的小姨妈加入了红卫兵,穿上军装扣上皮带,在样板戏中演李铁梅,回到家一个劲要一辈子只会诵《古兰经》的妈妈——也就是帕蒂古丽的外婆——背诵毛泽东的《老三篇》。老人家背不出便挨自己女儿的斥责:“你咋背古兰经的?该背的不背。该咋背就咋背。”不但如此,还带工作组挨家挨户检查。老人家实在背不出,就要她背最短的一句“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老人家等工作组一走,为了洗干净念过那句话的嘴,整整补念了一百遍经文。

除了政治,也还有和缺吃少穿联系在一起的记忆。上高中时,帕蒂古丽和姐姐在一起住校,口粮不够吃,常常饿得头昏眼花。一个馒头姐姐掰成两半,大的一半总是留给妹妹。有次姐姐在食堂垃圾桶里捡了半个馒头,全校的人都对她们姐俩指指点点,弄到谁少了东西都怀疑是她们偷的。姐妹俩捡剩菜吃,经常到了拉肚子的地步。食堂的师傅知道了姐俩的困境,常常会多给姐姐半个或一个馒头。

后来姐姐带回来的馒头越来越多,第二天早饭都够吃了,但她晚上也回来得越来越晚。帕蒂古丽有时在她身上看到很多被掐出来的紫红色的瘀痕,她姐姐总是安慰她说这是皮肤痒自己抓的,但帕蒂古丽不明白的是,天气很冷,姐姐又穿高领毛衣和外衣,哪来的蚊叮虫咬?读者看到这里当然明白,为了让妹妹和自己吃饱,这个维族高中女孩可能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

帕蒂古丽长大的地方,是“共和国”一个非常偏僻非常遥远的角落。就是在那样一个角落里,我们也能读到那个年代这些同样发生在安徽或者江苏任何一个城乡的真实的故事。

《动向》2016年1月号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