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铁幕下的装甲洪流BMP-1/BMP-2步兵战车(2/5)

BMP-1步兵战车

车里亚宾斯克拖拉机厂伊萨科夫设计局,伏尔加格勒拖拉机厂戈洛瓦诺夫设计局,还有一个是由罗萨夫领导的布良斯克汽车制造厂和鲁布佐夫斯克农用拖拉机制造厂联合设计小组,共三家负责这个项目的研究工作。

这几家都是当时苏联重工业的龙头企业,具有世界数一数二的研发实力,他们很快就拿出了自己的方案。

三个方案在火力和防御上,差别不大。对于防御,苏军高层要求不高,仅仅要求装甲应能抵御小口径自动炮、步兵轻武器、炮弹和地雷破片。自然,这个要求的设计难度并不算大。

至于火力上,已经内定了图拉仪器仪表设计局的2A28型73毫米低压滑膛炮作为主武器,为该炮配备的一个非常紧凑的单人炮塔,也已经设计成功。

三个方案最终的竞争,在于机动性,操纵性和性价比上。

相比起来,车里亚宾斯克拖拉机厂伊萨科夫设计局的765方案略胜一筹。

它与其他方案最大的区别在于,采用完全的履带式结构,而且它发动机前置,将车辆后部全部设计为载员室,搭载士兵从装甲车后方进出,同时采用常规的扭杆悬挂和履带划水式水上推进。

而另外几个方案,都被淘汰。其中两个采用了落后的轮式和半履带式结构,虽然实验中表现出寿命长,稳定性好,性价比高,但无法解决复杂地形的实用难题,被淘汰。

还有一个方案和765方案性能大体一致,机动性上还高出一截,但这个方案的装甲车发动机后置,搭载的步兵只能从车顶两侧上下车。上下车不方便尚且是其次的,更惨的是在战斗中,这极容易遭受敌火力杀伤,形同废物。

所以,最终于1965年初,765工程сл1型在车里雅宾斯克厂开始进行试生产并于1966年定型,这就是后来的BMP-1装甲车(БМЛ-1)。

由于BMP-1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运兵装甲车,所以它有了一个新的名字,步兵战车。

搞笑的是,BMP-1步兵战车原本并不用等到1966年才定型生产,它的方案早在1961年已研究成功,只需要一个简单的签字让其投产而已。

遗憾的是,当时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却拒绝签字,他有着自己的看法。就如同把航空母舰当做浮动的棺材一样,赫鲁晓夫认为:既然现代反坦克导弹能够毫不费力地击穿坦克,那么打步兵战车和卡车没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研究这种比卡车昂贵几十倍的武器呢?

军方高层没有办法,只好将方案暂时封存,等到1964年赫鲁晓夫被不流血的政变掀翻,才重新拿了出来。

在60年代,BMP-1步兵战车绝对是一款极为厉害的武器,它很快出现在红场的大阅兵上,瞬间就震惊了西方。

*当年不寻常的性能*

关于BMP-1步兵战车的介绍多如牛毛,老萨就简单的讲一讲。

我们对待一样武器,不能脱离当时的时代。比如T-72坦克在它诞生的时代,确实是很厉害的武器,虽然后来似乎像垃圾一样。比如清政府北洋水师的铁甲舰,在今天看来自然是废铁一堆。

对于武器的研究,不能脱离当时的环境。

*强悍的火力*

BMP-1步兵战车主要武器为1门73毫米的2А28“雷声”低压滑膛炮,4发9К14М“婴儿”反坦克导弹(AT-3赛格尔),1挺ПКТ毫米并列机枪。

在当时普通坦克的火炮口径不过100毫米,装甲车上73毫米的主炮,震惊了世界。

西方很多军事专家认为,这是苏联76毫米反坦克炮的缩小版本,但其实并不是这样。

73毫米的2А28“雷声”低压滑膛炮,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火炮,而是一种特种火炮,或者可以说是近似于无坐力炮(并非真正的无坐力炮)。

该炮其实是SPG-9型73毫米重型火箭筒的车用型,采用筒形摇架和半自动立楔式炮闩。

注解:前苏联SPG-9式73mm火箭筒是前苏联于60年代在RG7式40mm火箭筒及其弹药的基础上改进设计而成,1968年装备摩托化步兵营的反坦克排,每排装备两具。直到今天,还有不少国家使用这种火箭筒,因为它的破甲威力很大。

由于后坐力小,2А28仅有一根简单的复进簧作为反后座装置,结构非常简单,炮重115千克。

炮塔下方有自动装弹机,炮弹垂直,头朝上布置在弧形弹盘内。自动装填时火炮需打到仰角为3.5度的位置上定角装弹。炮弹也可人工装填。主炮俯仰与炮塔均采用电动机械式操纵,最大回旋和俯仰角度为20和6度/秒,用于快速调炮;最小旋转和俯仰角度为0.1和0.07度/秒,用于精确瞄准。另配有应急手动装置。火炮的高低射界为-4~33度。

BMP-1的73毫米火炮的优点是,结构简单重量轻,弹药威力适用,通用性也好,火箭弹只有一个很小的发射药筒,发射后无须抛出。这个火炮最大的优势是减少了炮塔的空间,能够适应这个小小的单人炮塔。

单人炮塔为轧制钢板焊接式,外形为截锥体形,像一个倒扣的盘子,具有良好的防弹外形,也便于大量生产。

炮手有1具ПН22М1潜望式单目昼夜瞄准镜,昼间的放大倍率为6М×,视场15度;夜间有微光夜视仪,有3级图像放大管,放大倍率为6.7×,视场6度,晴好夜间视距为仅有400到600米,夜战能力是非常有限的。

73毫米火炮的威力在当时来说还算相当不错的,配发ЛГ-15В型尾翼稳定火箭破甲弹,初速400米/秒,最大飞行速度可达665米/秒,对2米高目标直射距离为765米,最大射程1300米,可击穿180到220毫米的垂直装甲板。

当时美军主战坦克M60巴顿,火炮防盾装甲厚度为178毫米,炮塔和车体正面装甲厚度均为110毫米,都可以被有效击穿。

相比主炮,其实威力最大的还是反坦克导弹。

AT-3赛格反坦克导弹是曾经犹太坦克克星,在第四次中东战争重创了以色列军队。该导弹重达11.3公斤,具有强大的威力。此次安装在2А28火炮根部上方的是9Л130导轨式发射架,9С428控制系统和车内的4枚9К14М反坦克导弹,炮塔吊篮内和吊篮后方的车体内各有2枚。

9К14М系统在今天看来,自然非常落后,它毕竟是苏联第一代反坦克导弹。系统为目视跟踪手动跟踪有线制导方式,导弹发射后,炮手通过导弹尾部的发光管对导弹实施跟踪,用摇杆控制导弹的飞行方向和高度,引导导弹飞向目标,这也是第一代反坦克导弹的典型制导方式。

其实简单来说,这种瞄准方式就类似于打电子游戏一样,炮手手工引导导弹击中目标。

控制盒平时放在炮手座椅下面,使用时固定在炮手前方的工作台上,9К14М导弹飞行速度140米/秒,有效射程500~3000米,破甲侵彻威力350~400毫米垂直装甲板。

理论上,当时没有一种坦克能够抵抗住AT-3赛格反坦克导弹的正面攻击。

1挺ПКТ毫米并列机枪则是固定装备,配有2000发子弹。对于俄军来说,并列机枪的目的并非杀敌,不过是通过密集的弹雨压制或者威吓敌人的火箭筒手而已。

除了以上的三种武器以外,还有其他的武器。

载员舱顶部有4个舱盖,车体两侧各有4个射击孔和潜望镜。每个射孔附近都有废弹壳收集器和用于排除火药气体的通风装置。

两侧前方的射击孔用于7.62毫米ЛК机枪射击(配有1000发子弹),其余球形枪架用于7.62毫米АКМ自动步枪射击。

车内还有步兵携带的1具RPG-7单兵反坦克火箭筒和5发火箭弹,提供给步兵下车以后反坦克使用。

另外,在每个装备该车的摩步排中,还有1辆车携带2具9К32(萨姆-7)单兵防空导弹发射装置,让该车具有一定的防空能力。

当然,这只是用于步兵战车的具有象征性的防空自卫能力而已。苏军团一级有大量的自行防空火炮和防空导弹车,它们才是防空的中坚力量。

可以看到,BMP-1的火力不可谓不强,在当年绝对是叹为观止的。

73毫米火炮已经可以对付当时的中型坦克,AT-3赛格反坦克导弹更是可怕的坦克杀手,当时的轻型坦克都没有这么强的火力,绝对是世界第一流。

BMP-1作为步兵下车以后的火力掩护,以及作为伴随主战坦克作战的轻型坦克,都可以完成任务。

*优越的机动性*

BMP-1的机动性颇佳,远远超过了当时苏军的主战坦克。

BMP-1步兵战车战斗净重11.1吨、全重仅为12.8吨,而发动机马力却很大。

BMP-1安装1台УТД-20 V形6缸四冲程水冷柴油机,2600转/分时的额定功率为300马力,全车携带燃料462升,公路行程高达550千米到600千米,最高时速为每小时60公里。

BMP-1的行动部分采用扭杆悬挂,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在后,每侧有6个冲压制鼓形挂胶单轮缘负重轮,可以增加浮渡时的浮力,第二和第四负重轮处有带橡胶减震的航程限制器。在履带上方有包钢板制成的护板,当车辆在雪地行驶时可卸下,防止该空间夹雪增加阻力。

该车的重量轻,马力大,履带为钢制双销式,宽300毫米,节距135毫米,每条履带有84块履带板,每块履带有2个并列的诱导轮。

这种设计使得车辆履带的单位压力很小,仅有60千帕,具有相当优秀的越野性能,泥泞和雪地对它来说都是小意思。

BMP-1还可以翻越0.7米高的垂直障碍,水平越过2.5米的壕沟,最大爬坡度和侧倾斜度分别是30度和17度。

机动性相当不错,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浮渡。

在浮渡入水前,只需将车首防浪板竖起,排水泵打开,并将驾驶员中间的潜望镜换成高潜望镜。当然,BMP-1不是两栖坦克,它只可以通过水的流速不大于1.2米/秒,浪不高于0.25米的河流。

在河流中,BMP-1的水上最大前进和后退速度分别是7千米/小时和2千米/小时。

为什么如此强调浮渡能力,这主要是苏军假想敌是北约。而北约中欧大平原和西欧低地国家上河流湖泊也很多,是天然的障碍。当年德军就是利用第聂伯河、布格河、维斯瓦河和奥德河这些河流,严重阻碍了苏军装甲部队的推进。

BMP-1的机动性的优越,并不是表现在单车越野和浮渡上,还在于该车本身利于运输和部署。

苏联的每节铁路平车可以运载2辆步兵战车,也能够进行空中运输。苏军的安-12运输机可以运载1辆,而安-22和伊尔-76重型运输机更可以运载2到3辆。

这两点至关重要。现代战争,有效缩短部署时间是极为重要的。美军高层曾经说过,开战48小时内给我一个营,比一周后给我一个师还要有用。

利用铁路和空运,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完成军事力量的调动。

可以看到,BMP-1的机动性相当的不错,在当时算是世界第一流。

*薄弱的防御能力*

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作为一辆重量只有12吨的步兵战车,强调了火力,机动性,防御自然就无法兼顾。

或者我们可以说,BMP-1最大的问题就在于防御上。

因为设计之初,对全车重量有着严格的要求,所以步兵战车的装甲比较薄弱。车体采用钢板全焊接箱形结构,但装甲厚度很低。车体前方装甲厚度仅为6到20毫米,车体侧面厚度为18毫米,后部厚度为13毫米,顶部仅有6毫米,单人炮塔的防盾厚度为防盾26~33 毫米。

由于重量被限制在12吨,这么薄弱的装甲厚度,已经是设计的极限了。

鉴于装甲厚度无法提高,苏联设计师想出了几个办法,提高防御能力。

一是,他们在车上增加了车底纵向冲压加强槽、前甲板加强筋和炮塔下甲板支撑立柱等结构后,另外扭杆护套也可以提高底盘的强度,而类似的补强结构在装甲车上是极少使用的。

二是,尽量降低车体高度,避免中弹的概率。因为BMP-1异常低矮,它的车高仅为2.025米(包括炮塔),宽为2.94米(含履带侧护板),车体宽2.85米,车底距地高0.37米。

最初之所以选择碟子形状的单人炮塔,就是考虑到缩小全车的高度,降低中弹的几率。

而美军当时的M60巴顿坦克高达3.3米,宽为3.7米。

三是,车体正前方采用了大倾角设计,这也是T-34时代利用倾斜装甲提高防御力的老一套。BMP-1整个车体几乎都有倾斜角度,这一定程度的提高了防御能力。

即使这样,BMP-1的防御能力也不敢恭维,它的炮塔和车体正面,虽然有120度弧形,但仍然只能分别防御20毫米和12.7毫米以下的穿甲弹。换句话说,它的正面炮塔可以防御20毫米以下机关炮和轻武器的打击,而正面车体仅能防御12.7毫米以下轻武器的打击。

侧面和后面的防御能力低下,仅能防御7.62毫米轻武器的打击以及较远距离炮弹破片。

这种防御能力,实在堪忧,仅仅比号称移动的坟墓,以装甲薄弱著称的美军M113装甲车稍高一筹而已。

美军在1962年装备了M72一次性火箭筒,这种单兵火箭筒仅仅重2.5公斤,让每个士兵都可以额外携带一个。

美军作战连,一般装备20具左右M72,战时更多。而这种火箭筒的破甲能力高达200毫米。

这也是美军多年来,制式的单兵火箭筒。也就是说,BMP-1步兵战车的薄弱装甲,连这种单兵火箭筒也对付不了。更不要说对抗美军制式反坦克武器,龙式,陶式反坦克导弹了。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