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铁幕下的装甲洪流BMP-1/BMP-2步兵战车(1/5)

德军的半履带装甲车

冷战时代,苏联的装甲洪流一直是西方文明世界恐怖的根源。当时苏联陆军中,有三样武器是经典中的经典,可以代表苏军的形象。这就是:世界头号杀人魔王AK47自动步枪,让西方战栗15年之久的T-72主战坦克,以及今天要说到的BMP系列步兵战车。

苏联履带装甲车的历史

如果说,一战是一场步兵战争,那么二战几乎是半场坦克战争。世界主要列强,包括德国,美国,苏联,英国,法国甚至小霸王日本,都建立了自己的坦克部队。

坦克从连排的形式参战,到以坦克营,坦克团大规模参战,最终演变为坦克师,坦克军,甚至坦克集团军。

二战的后期,美国和德国都建立了完整的机械化部队和摩托化部队,他们可以纵横几百公里,像几百年前成吉思汗的蒙古骑兵一样大范围作战。

希特勒利用装甲部队,轻松歼灭百万大军的波兰,不到一个月击溃号称欧洲大陆第一强国的法国,半年内吃掉苏联400多万军队,其中被希特勒称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基辅会战就消灭苏军70多万人。

敌人如此强大,你要想同他抗衡,只能学习他的优势,并且超越他。

遗憾的是,坦克的数量和质量丝毫不亚于德国的苏联,却渐渐感到了吃力和疲惫。因为它的装甲洪流上,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漏洞。这个漏洞限制了强大的苏军装甲部队的战果,这就是装甲运兵车。

二战时期的装甲部队,基本分为两种:摩托化部队,机械化部队。

所谓摩托化部队,就是以轮式车辆进行步兵运输的坦克部队。所谓轮式车辆指卡车,轮式装甲车,轮式装甲汽车等等。

所谓机械化部队,则是以履带车辆进行步兵运输的坦克部队。所谓履带车辆指履带装甲车,半履带装甲车等等。

相比起来,显然机械化部队的战斗力更强,机动性更好,可以作战的地形更多,威力也更大。

而摩托化部队因为依靠轮式车辆运输,所以根本无法适应很多较为恶劣的地形。而且摩托化部队还存在防御能力弱,容易被消灭的固疾。别的不说,用榴弹炮随便开几炮,四散的榴弹片击穿了轮子,这些车辆就是废物了。

相比强大的敌人,二战时期的苏军却是四不像。他们装备有数万辆先进的苏式坦克,诸如T-34坦克是当时全世界最厉害的中型坦克。可是,他们的装甲部队却既不是摩托化部队,也不是机械化部队。

二战中,苏军除了一部分轮式装甲汽车以外,居然没有自己生产的履带式装甲运兵车。战争初期,苏军处于全面的溃败中,这个问题并不明显。苏军留下坦克和一些步兵殿后,一旦作战失败,步兵就爬上坦克,坦克高速开溜,逃离战场。

可进入反攻时期,苏军就感到极大的困难。

苏联领土面积辽阔,苏德两军通常在上百公里范围穿插,互相切断,合围。坦克部队需要摆脱传统的步兵师,独立作战。

而独立作战的坦克部队,则务必有步兵作为掩护。

众所周知,没有步兵掩护的坦克是极为脆弱的。因为坦克虽然披着厚重的装甲,却并非坚不可摧,有很多弱点。加上坦克乘员的视线不佳,对于敌人的步兵和反坦克武器往往是防不胜防的。

著名的钢铁死神魏特曼中尉(击毁138辆坦克,132门火炮),在波卡基村血战中,一度也撤往村外的小山坡上躲避。因为他怕在村子里遭遇英国反坦克步兵。虽然魏特曼的坐车是强大的虎式坦克,对付这些步兵也占不到丝毫便宜。

著名电影《拯救大兵瑞恩》中,几个美国大兵放在袜子里的TNT炸药,就炸瘫了一辆虎式坦克的履带,让它失去作战能力。

所以,苏联在进攻中,因为没有履带式装甲运兵车,被迫使用卡车,БА系列装甲汽车(轮式,主要作为战斗车辆使用,只有少量改装为运输车)作为运输工具。

可是,苏联可怕的道路情况,让轮式车辆几乎寸步难行。

苏联的秋季多雨,而破烂的公路因为雨水和车辆的反复重压,形成一个个的泥坑,轮式车辆陷入泥沼就立马完蛋。

由于秋季很短,冬季来到的时候,泥坑全部被冰冻起来。虽然没有泥沼的危害,但苏联深达1,2米积雪的道路,也让轮式车辆很难行进。

到了春天,随着解冻,所有道路又恢复之前的样子,公路上出现无数的泥坑。

公路上行驶尚且不可能,更不要说野外作战。

无奈之下,苏军被迫采用另一种方法作战,也就是之前的坦克直接搭载步兵,这样就解决了机动的问题。

T-34坦克车身宽大,马力又足,可以搭载很多步兵,又具有很好的越野能力。

可惜,新的问题又来了。大家都知道,坦克作为攻击的尖头,一次性突击最少几十公里。这段距离随时可能和敌人交火作战。

坦克上搭载的步兵没有任何保护,通过这种地区几乎等于自杀。敌人只需要用榴弹炮随便朝坦克上空打上几炮,横飞的弹片就可以将他们全部干掉。

这样爬在坦克顶上行军,几乎等于裸体爬刀山,挂掉是必然的结果。

所以,二战期间,跟随坦克作战的步兵伤亡率极高,能够幸存到战争结束的这类步兵,总数不到百分之十四。

也许斯大林不在乎士兵的死活,但士兵死了以后,毕竟没有人能够跟随坦克作战,他所需要的胜利自然也就不可能了。

强大的苏联,为什么会有这样莫名其妙的情况?

说到底,还是因为苏联军事理念上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早在二战爆发之前,在著名的图哈切夫斯基元帅的支持下,苏联开始研究大纵深作战理念,军方高层却有很多人反对。

这个研究刚刚有一些成功,苏联就开始了可怕的大清洗,图哈切夫斯基元帅被处决,研究工作也就停顿。

作为大纵深理论产物的T-34坦克,T-26坦克,KV重型坦克等等都得以顺利研究成功,而履带式装甲车却瞬间停顿了。

整个二战期间,苏军有的仅仅是数量庞大的БА系列装甲汽车,其中БА-64装甲车就生产了3500辆。可惜事实证明,轮式装甲汽车,根本不足以满足实战需要。

相比起来,德军生产了高达1.6万辆Sd.Kfz251系列半履带式装甲输送车,还感觉不够用,更别说一辆都没有的苏军了。

二战中后期,苏军最大的快速步兵单位仅是坦克军下辖的摩步旅,而这个摩步旅往往很难跟随坦克部队前进。

这一现象的恶果就是,往往苏军坦克部队付出重大牺牲,获得了一些战果,却因为没有步兵跟上巩固阵地而丢失。

最好的例子就是德军二战头号装甲王牌奥托·卡尔尤斯(击毁坦克178辆,各种火炮100门以上)。在著名的马利诺沃村战斗中,和战友科舍尔的坦克配合,以两辆虎式坦克作战,居然在1分钟内击毁苏军15辆坦克,其中13辆是苏军新式的斯大林2型重型坦克,另外2辆为T-34中型坦克。

最终苏军在这个村子损失31辆坦克以后,狼狈后撤,德军则毫发无伤。

为什么苏军败得如此之惨?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的坦克虽然驻扎在村子中,却没有步兵掩护。所以他们无法建立以村子为单位的防御阵地,也无法有效的观察村子周围的情况。

德军坦克大摇大摆的开入村子,苏军的坦克却根本不知道,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如果有一个排的苏军步兵在村子内,德军也就必败无疑了。

战争中后期,这种场面不难见到。往往是苏军坦克猛攻占领某个阵地,德军随后以步坦协同反攻,没有步兵的苏军坦克无法进行有效防御,只能撤退,等步兵赶上来。又比如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中,苏军坦克以重大代价占领了奥得河登陆点,因为步兵跟不上,建立不了桥头阵地,被德军一个反击就全军崩溃。要知道,此战苏军占有绝对的优势,坦克自行火炮数量高达7000多辆,而德军仅有1200辆。如此优势下,因为步兵不能及时赶到,导致整个战役遭受重大挫折,也足以让苏军将军们头疼了。

一些苏军指挥官无奈,被迫大量使用缴获的德军Sd.Kfz251系列装甲输送车,另一些苏军军官则将美国援助的M-3半履带装甲运输车配属部队。

这两种技术平平,性能也一般的装甲车,却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他们装甲虽然薄弱,至少也能够抵挡大部分轻武器的子弹和炮弹破片,比坐在坦克顶上安全的多。越野性能上,这些只有10吨左右的装甲车自然比30,40吨的中型坦克要好得多,也更舒适。武器装备上,他们的车载机枪不但可以自卫,还可以掩护下车的步兵作战。

总之,这些落后的装甲车,比没有装甲车要好上几百倍。

二战因为这个弱点吃了大亏,所以战争刚结束,苏军就开始对新式装甲车的研究工作。

步兵战车=超级装甲运兵车+轻型坦克

苏军务实的保证了两条线,一条仍然是延续二战时期的轮式装甲运兵车。由于苏军技术已经成熟,很快BTR系列的轮式车辆大量装备苏军。从最初的BTR-40装甲运输车到今天最先进的BTR-90。只是虽然轮式装甲运兵车在技术上有着很大的进步,但它的越野能力仍然大大逊于履带式运兵车。最先进的BTR-90在车臣山区复杂地形上,也是步履维艰。俄军购买了一批以后发现性能不佳,干脆拒绝继续购买,这让生产者俄罗斯阿尔扎马斯机器制造厂羞愧不已。

另一条线,则是全新生产履带式装甲车辆。

以苏联的工业和研发力量,研制履带式装甲车也不算什么。

40年代末,苏联成功研究出战后第一代履带式装甲车,但还没有来得及大量装备,1949年8月苏联第一颗原子弹研究成功。

在当时,所有人,包括美国人都认为,核大战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一旦核战爆发,暴露在外的步兵瞬间就会死伤殆尽,必须依靠装甲车辆作为掩护。而且步兵搭乘现有的运输工具,也很难通过核弹爆炸后的放射区,必须依靠具有防核能力的装甲车进行运输。

由此,苏联现有装备的装甲车全部过时,必须被淘汰。

一种可以搭载步兵,全天候作战(当时的装甲车没有夜战能力),全封闭,具有三防系统,适应核战的新式装甲车辆也就必须出现了。

如果仅仅按照这个思路研究,那么产物会是一辆普通的履带式装甲运兵车,就像美国用了60年之久的战场出租车M113装甲运兵车。

M113装甲运兵车这种类型的车辆,它的装甲薄弱,武器几乎没有,但机动性很好,载员室宽大,可以长期搭载很多士兵。

其实美国人对M113装甲运兵车的外号,就是他功能的最好注解,也就是战场出租车。

M113装甲运兵车这类装甲车的目的,仅仅是将士兵送到前线作战区域,然后装甲车就飞速撤离了,它同二战时期德军的Sd.Kfz251系列装甲输送车没有本质的不同。

不过,在当时的苏联科学家看来,这还不够。

随着大纵深理念的演化,苏军高层认为,传统履带式装甲运兵车,已经不满足于实际的需要。他们根据多年的研究,提出了新的理念。

此时苏军的步兵班装备了机枪,火箭筒,自动步枪甚至狙击步枪这些轻武器。轻武器的性能确实比二战提升了,但提升的有限,没有本质的变化。

就比如火力支柱机枪来说,二战期间很多机枪的实战性能,并不明显落后现在的苏联班用机枪。

而战场上新的威胁则大量出现,比如各种先进的装甲车,轻型坦克,各种各样的固定工事。

这些都需要步兵班的强大火力给予消灭,但显然,大幅度提高步兵班的火力已经不可能了。其实直到50年后的今天,步兵班的打击力提高也有限,无非是增加了反坦克导弹和自动榴弹发射器而已。

在当年,苏联科学家认为,其实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让平时搭载步兵作战的装甲运输车,成为步兵班最好的火力源泉,岂不是让步兵班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吗?

这种新的装甲车,既能够作为运兵车搭载步兵到战场,也有相当的攻击能力——火力能够压制消灭1000米内敌人的火箭筒手,有生力量和野战工事,可以给予步兵充分的火力支援,必要时单独与敌装甲车辆作战。

显然,装甲车可以搭载重型武器,不受人类的体能限制。装甲车的火力是步兵班无法比拟的。在二战中,一辆苏军T-34坦克的火力,相当于苏军整整一两个步兵连。

这就是所谓超级装甲运兵车的概念。

显然第二点就是理念上的巨大突破了,但苏军的划时代理念还不止这些。

随着科技的进步,装甲坦克作战的理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二战期间,各国基本都装备三类坦克,也就是轻型坦克,重型坦克和中型坦克。其中重型坦克作为主要的坦克歼击力量,但二战之后随着中型坦克的重型化,重型坦克的概念逐步消失了。

至于轻型坦克,主要用于战场的侦查,警戒,协助中型坦克打击战场次要目标。

二战期间,苏军的T-26轻型坦克就很好的协助了T-34中型坦克作战。T-26重量轻,机动性好,侦查,警戒都远远强于T-34坦克,而打击战场次要目标效率更高。T-26在对付敌人轻型坦克和装甲车,敌人炮兵和步兵有生力量,以及敌人数量繁多的轻型工事,堡垒等这些东西上,甚至比T-34中型坦克还要厉害。

不过,随着二战的结束,和冷战新技术的发展,轻型坦克显然已经越来越变得没有作用,到了60年轻型坦克发展几乎中止了。轻型坦克最主要的问题是,它的装甲厚度无法抵抗突飞猛进的反坦克武器。如果强化装甲,重量激增,也就不是轻型坦克了。

既然装甲都是薄弱,那么轻型坦克和装甲车又有多大的不同呢?

看来轻型坦克被淘汰是大势所趋,新式的装甲车完全可以充当这个轻型坦克的作用。

因此,苏联对于新一代装甲车的要求,又加上了一条可以和主战坦克协同作战的任务。

那么,新的苏军装甲车就是超级装甲运兵车加轻型坦克的融合。

这个理念在当年来说,绝对是极为先进和超越时代的。

在这三项要求的主导下,新一代的苏军装甲车很快诞生了。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