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年终报道: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

过去30多年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在2015年开始步入缓慢增长的“新常态”。决策者矢言推动增长模式转型所需的必要改革。但是,中国领导层在金秋推出“十三五”蓝图时,仍难摆脱对增长数字的迷恋。外界为此感到困惑和担忧。中国经济在2015之夏上演了喧闹股市大戏。在A股市场变成“疯牛”失控后,当局耐不住性子笨拙出手救市。

股市动荡,政府救市充满戏剧性。但中国股市与实体经济间关联并不大。华盛顿保守智囊机构传统基金会亚洲研究项目负责人威廉·威尔逊博士说,中国经济还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他说:“全球投资者和中国人开始明白,有效支持中国经济增长30年的模式,即固定资产投资、出口,以及房地产,已经不那么灵光了。房地产市场对于中国远比股市重要。我们看到过去18年里大多数城市的房地产价格在下降。鉴于它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人们对中国经济的健康表现出巨大的忧虑。”

此外,他还特别谈及许多人对中国债务越来越强烈的担忧。曾任安永会计师事务所首席经济学家的威尔逊博士认为,中国应该去杠杆化,逐渐降低债务。

威尔逊博士说:“也就是说,中国长期强劲的信用增长需要低于其名义GDP。如果从数学角度看,那就意味着中国会以相当缓慢的速度增长,甚至到某个阶段降到2%到3%。”

如果说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的主题是“快速增长”,而今后数十年,取而代之的则是“缓慢增长”。

决策者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因而有了“新常态”的说法。中国的领导层也一再矢言要推进必要的经济结构改革,将增长模式转为更可持续的消费驱动型。

但是,外界担心,一向迷恋增长数字的中国政府恐怕不会接受百分之2的增速,因而会为这个数字而推迟必要改革。

喧闹的夏季过后,中共于金秋时节闭门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中国的领导层将在这次会议中对今后五年的经济作出规划。

官方媒体推出的网络神曲“十三五”可谓文宣突破。

而这次会议并未改变中国领导层对增长数字的迷恋。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在对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建议做说明时,为今后五年中国经济增速定了调。他说,为了到2020年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需要保持6.5%的年均增速。

中国副财长朱光耀在华盛顿的经济智库彼得森经济研究所对习近平政府的十三五规划做解释时说:“现在,实际政策取决于人民的愿望和需求。因而政策也应体现人民的愿望和需求。”

朱光耀说,人民需要的是洁净的空气、安全的食品和更高的生活质量。而这也是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中所强调的民生和小康社会目标。

这个目标令外界感到担忧,因为在经济增长迅速放缓的今天,为实现这个目标而需保持6.5%的增速相当艰难,其代价就是继续刺激经济,强迫大型国有银行放贷,允许地方政府借钱发债券兴建基础设施。但是,因此而导致的负债过度将会是致命性的。

外界相信,中国当局对此相当清楚,而领导层这样做,是既得利益集团的压力使然。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