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宋朝的特种兵

清院本《清明上河图》(局部)

大伙都说宋朝积贫积弱,无法抵挡辽、金、蒙元的攻势,其实宋朝的很多士兵非常厉害,除了不会打仗,他们什么都会。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大赞的滕子京,手下有将近100名士兵的主要任务是与40辆驴车为伴,大多时候它们满载着数百笼茶叶,奔走在广袤的国土上,四处寻找机会进行贸易。

加入杨崇勋将军的部队,杀敌立功的机会也不多,但凡有点手艺就会被安排到手工作坊里,每天的训练任务不是舞枪弄棒,而是制作木偶,是为“役兵工作木偶戏人”,攒到一定数量“舟载鬻于京师”,装船运到京城去卖。《宋史》称“崇勋性贪鄙”,一点不假。

汾州知州任弁算是个文官,却也挪用“一百一十六人”,“织造驼毛段子,及打三黄镍”,此外还有多种业务,由于涉及行业过多,一一细说实在繁杂,写史书的都觉得烦,直接给记载为“诸般私下杂作”。

驻扎在陕西的禁军,属于精英部队,关键时刻要顶得上去,可大批士兵每天却干着刺绣、书画、木匠、铁匠等手艺活,受益者自然是军队统帅。

哲宗在位时,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礼偷摸经商,出资买丝,命令百姓手工织造纺织品。为了进一步攫取暴利,老王连正常的纳税环节也想逃掉,于是通过种种关系调派军队负责运输。各地税务部门本来腰杆挺硬,但眼见着护送货物的人并非平常贩夫走卒,这帮人身着迷彩服、手拿大砍刀,甚至老早就将所属部队的番号打了出来,即使七岁顽童也能看出来他们押送的不是军需品,属于公然贩运私货,却无可奈何,还得忙不迭收起平常对普通商贩的霸气,侧漏都不敢有一点,快速闪在一边,高喊一路平安。

南宋中兴四大将之一的张俊,后花园里有个退伍老兵成天晒太阳睡大觉,但是人家会搞外贸,给他一个支点能撬起地球,张俊给了他五十万,老兵二话不说造船出海,几年回来满载名马、珠宝、香药,把本金赚翻了好几倍。这样的兵,哪个将军也不能让丫闲着。

名将岳飞能打仗,也擅长做生意。他麾下的部队广开酒厂酿酒不说,还开酒店,直接向人民群众出售,从加工到贸易提供一条龙服务,将粮食到美酒到现金的产业链一直延伸到顾客嘴边,最大限度的获取经济收益。笑谈渴饮匈奴血,必须得是在不想喝酒的时候。忠君爱国的将军韩世忠,同样经营贸易。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宋高宗在位时,主将“辄移其力而他役之”,他们“伐山为薪炭,聚木为簰筏,行商生贾,开酒坊,解质库”,打着“赡军回易”的名义,信誓旦旦地表示要通过贸易贴补军费开支,补充枪支弹药,让士兵们吃的更好穿的更暖,实际上“役人以自利”,差遣士兵四处干私活给自己挣钱。

宋孝宗时,有的军队干部派士兵经商还下达经营指标,出发时只提供本钱五千,回来的时候必须上缴一万五,是为“回日却要一十五千”。士兵们得吃饭,不能把自己的积蓄交上去,只有铤而走险,“别无营运,只得贩茶”,走私国家专营的茶叶,一次两次的利润还不够,“须往返三、五次,方得钱足”。

毫无疑问,将军们经商的条件,比文职干部便利得多,要人有人,要枪有枪,但是后果也是严重的,士兵都去做生意,缺乏军事训练,难免“军事废弛”。如《宋会要辑稿》记载,原本“习攻守战阵之法,挽强击刺之利”的军事训练是主要任务,“至于他伎,未尝学也”,如今却反其道而行之,置国防安全于不顾,将军队用作私人谋利的工具。

宋仁宗在位时,有些军队达到了“每指挥抽占三分之一”去干私活,三分之一的部队被抽调出去为主帅打工,这些肩负着纺织、做家具、打铁、生产木偶、贩运茶叶等特殊任务的特种兵,把私活做得太久太专业,怕是早把自己的军人身份扔在脑后,忘得一干二净。

国家,民族,未来,中国梦,在丫们心目里,皆是虚妄。

2014-07-24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