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TPP:对中国经济是个紧箍咒

中国在过去3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是因为两个因素:

第一、中美建交并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开始加入国际市场。这是中国展现人后红利的基础,也是需求释放的前提。

如松在前面写过一篇出口与投资的关系,廉价的劳动力带动中国出口,而出口增长带动外汇储备为标志的财富增长,表现就是在货币汇率稳定的前提下央行的资产负债表的不断扩张,这引申出了两个结果,其一是中国的投资规模不断放大;其二是房地产高速发展。这两点,没有资产负债表规模的不断扩张是无法实现的,源于这需要大量的进口原材料。

同时,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由此可见,没有廉价劳动力,就没有出口高增长带来的资产负债表的扩张,就没有经济的高增长。

第二,人口红利创造的需求是经济高增长的基础。

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到整个七十年代,都是出生率高峰期,在80年代开始大量进入劳动力市场,这些人需要居住,这是房地产繁荣的根本。房地产繁荣带来大宗商品需求的不断增长,加上一般出口贸易在廉价劳动力推动下的不断增长,带来了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带动投资增长。

所以,房屋的需求和有此衍生出来的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就成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随着2012年劳动力市场开始萎缩,说明过去的所有增长因素都在走下坡路。

今天,过去经济增长的动力已经开始消失,有些经济学家说中国还能保持很多年8%的增长速度,如松一直在反对,不知道这些经济学家的理论基础何在。

X 刺激与四万亿有多少差别?

今天,政府还一直在通过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拉动经济增长,可以简称为X刺激,很多人说和曾经的四万亿不同了,实际上没有丝毫的不同,四万亿是投放在基础设施和房地产,今天也一样。如果说过去的四万亿是制造局部饱和,包括基础设施和房地产,现在就是在制造整体饱和。

四万亿之后,从交通设施来说,中国干线的交通建设基本完成,从这方面来说,过剩并不明显;从房地产来说,制造了三四线城市的严重过剩。虽然今天的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以X刺激为口号,但很可能比四万亿的措施形成的结果更糟糕,为什么这么说?

铁公鸡的不断推进,在干线建设完成之后,就只能向支线寻求空间,支线大部分是伸向三四线城镇,可是,随着人口红利的不断消失,劳动力就会向生产效率高的城市和行业转移,这些城市和行业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广大腹地三四线城市的年轻人向经济竞争力高的城市和地区转移,人流的方向和建设的方向是相反的,这就是经济关系中的背离,当三四线城市人口萎缩甚至废弃之后,这些基础设施的利用率下降、亏损,甚至被废弃。

房地产也是一样,过往很明显的是三四线城市过剩,从去年中开始,政府就在刺激楼市,将会在一二线城市形成过剩,这就会在未来形成全面过剩。

结局自然是原有的增长潜力耗尽,而坏账相互叠加。

X刺激会形成全面过剩。虽然很多人对当时的政策喜欢唱赞歌,但如松不喜欢。这几年的X刺激,会否在未来招致像四万亿一样的口诛笔伐,我认为是很可能的,因为效果不会更好,甚至可能更糟,源于是在四万亿之上的叠加,这是一种坏账叠加。未来自然会验证。

TPP是个紧箍咒

一个国家的所有经济行为,都是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所决定的,过去三十年,人口红利带动出口加速增长,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不断膨胀,支撑了投资和房地产的繁荣。现在,这个基础不存在了。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是根。

TPP通过成本的手段实现了区内国家的自由贸易,世贸组织可以摘牌了。

日本如果从中国进口汽车零部件,将汽车销售到美国,就难以享受到自由贸易的免税条款,日本人就会选择从墨西哥进口零部件(进一步将在墨西哥设立工厂),其它的行业也一样。中国的成品出口到美国,是有关税的,可区内国家没有关税。还有更严重的是知识产权保护。

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但现在一只脚已经退出了自由贸易的国际市场。TPP谈成之后,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会继续收缩,甚至会加速收缩。

很多人一直在说,中国在某地、某行业会实施多少万亿投资,牛B越来越大,四万亿已经是小儿科,2012年发改委推出7万亿、地方政府推出18万亿,到现在,所谓的路和带号称数十万亿甚至百万亿,钱从何而来?当然是央行。你可能说,央行印钞就行了,但是央行不断印钞,本币就会贬值而且贬值的更快,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不是在扩张而是在收缩(这就是信用收缩),钱还是没有着落,这条道是不行的。如果本币不贬值,就需要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看来短期也很难;临时抱一个臭脚吧,希望加入IMF实现资产负债表的扩张(别国的央行需要储备一些人民币),这依旧是投机,当产业竞争力下降之后,即便储备民币的各国央行,也清楚民币内在的趋势,今天或许会得到一颗小小的糖果,埋下的是明天的地雷。

加入IMF还是望梅,可TPP来了;相当于资产负债表扩张的努力还没有效果,但压缩资产负债表的紧箍咒却开始收紧,打击的就是一国资产负债表的平衡。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