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自由之子哥萨克的复兴(3/3)

第二天开始,有丰富实战经验的车臣武装开始转变作战方式。

他们放弃步兵的人海战术,开始使用迫击炮对俄军阵地猛烈轰击,以大量杀伤俄军有生力量,他们这个战术非常精明。

这一带都是山区,山头都是坚硬的山石上覆盖一层薄土,俄军修建工事时候必须使用铁钎砸开山石,所以根本无法修筑坚硬的防御工事。

最终俄军只是修建了一些仅能容纳单人卧倒的散兵坑,没有修建任何防炮的工事。

车臣人得知这个情况以后,决定先用炮轰,将俄军消灭大半以后再冲锋,这样可以有效减少伤亡。

车臣人装备的迫击炮,是在阿富汗战争中普遍使用的2B14-1式82毫米迫击炮。这种火炮的威力很大,它的全重仅仅41公斤,且可以分成几个部分由骡马背负,特别适合山地作战。该炮最大射程4200米,射速每分钟高达15发到22发,由四人操作,射程威力和准确度都相当可观。

几小时的炮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几门迫击炮不但造成俄军相当惨重的伤亡,还击毁了俄军联络后方远程火炮的电台。

这样一来,俄军无法利用远程火炮作为火力支持,只能利用AK74自动步枪,PKM通用机枪,德拉贡夫狙击步枪这些轻武器和十几倍数量的车臣人作战。

这一天内,车臣武装发动了不下20次冲击,进攻势头非常猛烈。车臣人强悍好战,勇猛到野蛮的地步。他们像冷兵器时代一样,一波波的冒着俄军的弹雨冲锋,前面的倒下去,后面的踩着前面人的尸体继续上。

俄军也拼死抵抗,用一次次击退车臣人的进攻。由于已经没有任何重武器的支援,哥萨克们使用了所有可以发射的武器来增强火力,包括RP25枪挂榴弹发射器,AGS30自动榴弹发射器,VSS “Vintorez”微声狙击步枪,RPG22一次性火箭筒,手榴弹等等。

第二天战斗中,俄军伤亡极为惨重,超过官兵人数的三分之二。

阵地上一度无兵可用,连后勤人员,医疗兵和通讯兵都拿起冲锋枪作战了,眼看就要顶不住。

见一线阵地已经被车臣人突破多处,俄军装甲兵被迫上阵。4辆俄军步兵战车和伞兵战车孤注一掷,对车臣人发动自杀性突击,全力阻拦车臣人最后一个猛烈冲击。这需要极大的勇气,因为在这种地形使用战车,几乎是自杀行为。

俄军步兵战车和伞兵战车的装甲非常薄弱,如此次使用的BMP-2步兵战车装甲厚度仅为30毫米左右,根本无力抵抗车臣人反坦克武器的打击。

如果两军相聚较远,这些战车还可以在车臣人射程之外有效压制对方。但此时两军距离不过200、300米,四面八方又都是车臣人,目标如此显著的步兵战车每一分钟都有可能遭遇十次以上的攻击。

这4辆战车开始表现的不错,它们用火炮和车载机枪猛烈冲锋扫射,将冲锋的车臣人打得落荒而逃。

但车臣人很快稳住阵脚,它们在近距离使用便携式火箭筒RPG22,RPG26向战车连续开火,将4辆战车全部击毁。

1985年,苏军推出了RPG18的改进型RPG22一次性火箭筒。该火箭筒为玻璃钢制作,长约0.7米,重量很轻,仅仅2.8公斤。玻璃钢让该火箭筒造价非常低廉,可以大量生产。

该火箭筒为一次性使用,发射以后将发射筒丢弃,可以打击250米上的静止目标,也可以打击150米上的运动目标。

火箭筒破甲高达400毫米,超过美制M72和RPG18,可以有效打击敌方轻装甲目标和防御工事。

RPG26在RPG22基础上改进,1986年装备部队。它和RPG22的区别主要在于结构更简单,造价更低廉,威力更大。它的破甲能力高达500毫米,已经可以打击一些重装甲目标,可以击穿1米厚的混凝土墙和0.5米厚的青石墙。

而俄军战车装甲在30毫米以下,所以根本无力阻挡。有的战车被炸毁履带后被迫放弃,有的战车则被击穿装甲后引爆弹药,将整车全部炸毁,所有乘员都被炸死。

到了第三天,俄军这个连仅剩十几人还能作战,好在车臣人因为伤亡很大,也没有紧逼。

整整一个晚上,车臣人没有继续进攻。

当时山区普降大雨,伸手不见五指,如果俄军乘夜色放弃阵地撤退,还是完全走得了的。

哥萨克们像他们的祖先一样,严格遵守上级的命令,决定坚守到最后一刻。

期间车臣人多次向他们喊话,劝空降兵们投降并答应保证他们的生命安全,但没有一个哥萨克放下武器。

此时俄军已经恢复了和远程炮兵的联系,但他们已经伤亡殆尽,车臣人同他们近在咫尺,炮兵也无法帮助他们。

在车臣人最后一次大规模冲锋下,这个连的俄军最终全军覆没。

全连90人中84人战死,其中包括13名军官,仅有6人生还,其中还有4人负重伤。

幸存的6个人向俄罗斯媒体讲述了该连的最后战斗场面:

6连连长C·莫洛托夫少校在敌人炮火下护送伤员时被武装分子击伤,但仍然坚持战斗,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在指挥士兵抗击武装分子;

近卫侦察排排长A·沃罗比约夫上尉击毙了车臣战地指挥官伊德里斯,使车臣人在一段时间里失去指挥;

自行炮兵连连长B·罗曼诺夫大尉双腿被炸断,到牺牲前还指挥校正炮兵火力;

上等兵A·列别杰夫在激战中打光了子弹,他就用手榴弹杀伤敌人,在最后的关头,他手举最后一颗手榴弹跳进了敌群,与武装分子同归尽。

此战最高指挥官第2伞降营营长M·叶夫秋欣中校虽身负重伤,但一直在指挥战斗,直至牺牲。在战斗的最后关头,他一边战斗,一边救护伤员,当武装分子冲上阵地时,叶夫秋欣中校向指挥部喊出了最后一句话:列娃(他的未婚妻),永别了,向我所在的坐标开炮。

此战意义还是很大的,除了造成车臣人约7百人的伤亡以外(俄军公布数据),还有效阻挡了车臣人的突围。

这3天的激战为后续部队赢得了时间,俄军增援部队在一天后赶到,又将车臣人顶了回去。车臣人虽然突破了这个山隘,仍然处于俄军的包围圈中。

此战震惊整个俄罗斯,普京下令给6个生还者授予俄罗斯英雄的称号,战死的84人中21人被追授俄罗斯英雄称号,63人荣获勇敢奖章。

第二次车臣战争中的俄军素质已经很差。很多俄军官兵用尽所有力量,只希望离开前线,去比较安全的后方工作。留在车臣的俄军大多畏战惧敌,士气低落,穷困潦倒,军纪极差。他们不愿意和车臣人拼命,只希望熬满几年的服役期,赶快复员回家去。

在媒体对俄军的指责中,哥萨克们异军突起,博得了全俄罗斯的一片好评。

这也让普京下决心彻底复兴哥萨克组织。

哥萨克力量的复苏

为什么普京如此决定呢?除了哥萨克团体具有很强的军事上的用途,哥萨克精神的复兴更符合了俄罗斯民族的一种心理的需要。

自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国际地位一落千丈,经济改革也陷入困境,甚至打一个小小的车臣伤亡惨重,车臣战争一直持续到今天。

俄罗斯国内很多民众对国家的现状失望,希望国家能够复兴,建立起一个类似于苏联的强大军事国家。

而哥萨克人尚武的精神,正好符合这个要求。

普京弘扬哥萨克精神,也是很好的揣摩民众的心理,是从政治角度考虑的。

1997年,哥萨克的大顿河军被正式列入俄罗斯国家编制,它的骨干人员、干部,由国家发放工资,这个组织的基本任务是对外保卫国家、对内协助地方政权维持治安和为机关单位提供保安服务等等。

2005年,俄罗斯总统普京提出《关于俄罗斯哥萨克人的国家义务》议案,保护哥萨克人的传统,哥萨克人彻底开始复兴。目前调查仍有约700万人自认为是俄罗斯哥萨克人,他们相当一部分加入了俄军。在俄罗斯格鲁吉亚的北奥塞梯冲突中,俄军中就有不少哥萨克军人参战。

由于哥萨克军人的战斗力明显高于普通的俄军,俄罗斯军方开始考虑将他们独立编组,以提高部队的战力。

因为哥萨克军人如此有用,普京更加速了促进哥萨克人的复兴计划。

2011年,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签署了一项联邦法令,建立全俄哥萨克协会,把已经登记在册的所有地区以及军事的哥萨克组织都归属于中央的全俄哥萨克协会管理。这样地方松散的众多哥萨克组织,终于可以联合起来,这个意义非同小可。

2012年,俄军总参谋长马卡罗夫透露,俄军拟在四大军区组建至少4支哥萨克旅。

马卡罗夫在接受采访时透露:我们正在组建哥萨克部队。每个军区至少建一支哥萨克旅。不过,他们将穿着普通军装,不会给他们配发特殊制服。

俄罗斯军事专家强调指出,虽然俄军历史上曾编有哥萨克骑兵,但此次俄军总长所指的哥萨克部队显然不再是一个独立兵种。哥萨克旅与其它俄军常备旅一样,穿着统一的制式军装、遵守统一的条令条例,其唯一的独特性在于,成员以哥萨克人为主,从哥萨克人聚集区招募。

不过,全俄哥萨克人协会的领袖维克多·沃洛拉茨则认为,哥萨克人的终极目标是成为武装力量最高统帅(总统)预备队的中坚力量。

俄普通民众和军界人士都普遍看好哥萨克旅的组建。

俄《观点报》认为,早就该组建哥萨克旅了,原因有三:一是哥萨克部队纪律性较普通部队好很多;二是由于存在700万尚武的哥萨克,征兵不是问题(俄军待遇很差,普通青年不愿意参军);三是车臣战争期间的哥萨克人志愿武装显示,他们的战斗力毫不逊色,甚至好于正规军。

一些俄军老兵也认为,哥萨克人可组建成战力超强的分队。因为他们在服役前都受到初等军事培训,而且身体素质较城市兵好。

未来哥萨克会怎么样,谁也无法估计。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哥萨克人会再一次雄踞俄罗斯的军事舞台。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