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二战最实用的坦克M4谢尔曼中型坦克(1/2)

如果有人问二战中最强大的中型坦克是什么,那毫无疑问是德国的黑豹坦克,它是类似于德国奔驰汽车一样的精密制造技术的产物,具有强大的攻击力防御力和优秀的机动能力。可是,黑豹坦克的造价很高,结构复杂,制造时间长,这个缺陷导致它无法拯救纳粹德国的命运。如果有人问二战中最优秀的中型坦克是什么,那自然是苏联的T-34坦克,它的性能虽然较之黑豹坦克稍差一些,简单的结构和制造工艺让它相对黑豹坦克有着9倍的压倒性数量优势。(此处“最优秀” 的T-34坦克与作者前文《二战最实用的坦克——T-34中型坦克》的说法略有偏差——编注)

最强大,最优秀的坦克分属了苏德,那么美军的主战坦克M4谢尔曼中型坦克又给它什么定位呢?M4谢尔曼中型坦克可谓二战中最实用的坦克。不错,它的性能远没有黑豹优秀,甚至几辆坦克也对付不了一辆黑豹。它的造价和生产工艺和T-34基本相当,生产数量上也基本相当,性能上却还要逊色一筹。

不过根据美国的国情和美军当时的情况来说,M4谢尔曼中型坦克确实是帮助美军在二战中取胜的重要支柱。

M4谢尔曼坦克的诞生

刘亚洲将军曾经说过,越发达的国家,它的军队就越保守。这并不是说美军是个保守不思进取的部队,而是说它有着自己相对稳定的发展模式和轨道,这能够保证美国的稳定和在世界的地位。美军在军事技术和军事理论的发展上却毫不停留,锐意进取。

早在德国人古德里安鼓吹坦克制胜论的时候,和观念死板的英法军队不同,美军的高层也认可了坦克可以独立作战的理论,并开始编组可以独立作战的装甲部队。

不过美军的步伐并不快,1939年德军突然入侵波兰,欧战爆发。此时美军惊讶的发现,他们国内仅有400辆坦克可以使用,其中中型坦克居然只有18辆。于是,中型坦克的研发自然成为美军头等重要的事情。

美军在1939年开始研发的坦克,为M3格兰特李中型坦克。这种坦克在当时来说性能还是可以的。

它设计为安装一门37毫米火炮,这个口径的火炮在当时是各国的主流,并不算偏小。

它的装甲防御厚度较弱,不过也不亚于德军的主力3型坦克。

它的机动性不错,使用大陆公司的发动机功率达250 hp,这个发动机带动M3仅有12吨重量的车体是绰绰有余了。

M3格兰特李坦克本来定于1940年初开始量产,没想到,稍后的法兰西战役给了美国人迎头一击。

该战役中,德军已经批量装备75毫米短管火炮的4型坦克和37毫米火炮的3型坦克。

实战中,英法的Char B1中型坦克和玛蒂尔达2型步兵坦克,把德军装备小口径火炮的1,2,3型坦克打的体无完肤,甚至德军早期的4型坦克也无法对付它们。最终,德军只能依靠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和88毫米高炮平射才能将其击毁。

当时美军的评测认为,M3格兰特李坦克的性能和3型坦克类似,远不如4型坦克。

现在连装备75毫米短管火炮的4型坦克,尚且在战场上力不从心。显然M3坦克的37毫米火炮作为一种中型坦克的火炮来说,是非常不合适的,也无法对付战场上的大部分威胁。

鉴于此,美军高层认为必须给M3坦克配备更有威力的坦克炮,比如75毫米坦克炮。

可惜M3的炮塔最初就是按照37毫米小口径火炮的标准做的,现在要装上75毫米坦克炮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

话虽如此,军方既然下了命令,就必须执行。

美国坦克设计大师们走投无路,最终模仿法军的Char B1中型坦克的设计模式,将75毫米火炮安装在了M3坦克的车体内。

由此,M3坦克就具有两门火炮,一门是炮塔上的37毫米火炮,另一门是车体里面的75毫米火炮。

M3坦克在1940年7月11日被美国军械委员会正式定型。由于战争需要,很快就批准投产,正式量产于1941年8月开始。

该坦克投产以后,如巴顿之流的坦克将领对M3的性能非常不满。这种坦克虽然定位为中型坦克,这也只是战前的标准。以1941年的标准来看,M3格兰特李顶多属于比较强的轻型坦克。

M3的火力很弱,37毫米火炮无法对付德军的主力坦克,75毫米火炮由于安装在车体内,转角仅有30几度,一旦遭遇敌军坦克无法及时反应,等于没有作用。

至于M3最受指责的就是它的防御能力,它采用了落后的铆接技术,这也是落后的日本坦克使用的技术。

这种技术虽然易于大量生产,但坦克一旦被击中,装甲板就会一片片的崩裂,尤其它的无数铆钉会被巨大的冲击力震飞。这些铆钉在狭窄的坦克内部横飞,威力等同于冲锋枪子弹,会对坦克乘员造成极大的伤亡。后来在北非的实战也证明了这点,当时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已经淘汰了铆接装甲的坦克。

简单就是一句话,M3的性能不足以和德军真正的中型坦克对抗。

这些意见提交到美军高层,这些将军们也坐不住了,他们在M3中型坦克定型后的1940年8月19日立即开始了新式中型坦克的研究计划。

于是M4中型坦克开始研发,对它的要求是必须解决M3中型坦克的这些严重问题,同时可以和德军意军日军的中型坦克对抗。

美国坦克设计师的能力还是极强的,仅仅一年时间他们就完成了新式坦克的所有研发和实验工作,在1941年9月推出了正式的车型,并且取名为M4谢尔曼中型坦克(威廉·特库赛·谢尔曼是美国南北战争中北军的著名将领)。

在当时性能还算领先的谢尔曼

M4中型坦克研发的基础是M3坦克,所以设计上有一些共同点。它的底盘总体布置和行动部分都和M3很相似,最大的区别是M4坦克的炮塔为整体铸造炮塔,尺寸上比M3的炮塔要大得多,容纳一门M3式75毫米短管火炮。

M3式75毫米L/40加农炮的威力在当时来说还算不错,它能够在914米距离上击穿倾斜度为30度的60mm钢板,足可以击穿当时德军主力的3型和4型坦克的正面装甲,穿甲能力和当时苏军的T-34的76mmF34火炮基本相当。

德军当时3型坦克的37毫米和45毫米火炮无法和其相比,4型坦克的75毫米短管火炮性能上比它也差了不少。

除了主炮以外,谢尔曼还有1挺12.7毫米勃朗宁M2重机枪,2挺7.62毫米勃朗宁M1919机枪,这3挺机枪的威力很大,可以近距离防空和对中远距离地面目标扫射。诺曼底战场中,很多德国兵就是被这些机枪打死的。

车子里面一般还有两把汤普森冲锋枪供坦克成员自卫,总之M4坦克的辅助火力算是很强大的。

防御上,早期M4中型坦克采用了先进的倾斜装甲技术,它的正面装甲厚51毫米,56°倾斜,大约相当于70毫米垂直装甲。侧面38毫米垂直装甲,没有倾斜角,所以相对较弱。炮塔正面装甲厚76毫米。它的正面装甲和炮塔的防御能力比以防御优良著称的T-34坦克稍逊,但远远强于使用垂直装甲的德军3型,4型坦克,至于日军的97式中型坦克根本无法跟其相比。

全车装甲没有使用老式的铆接技术,而使用了整体铸造和焊接技术,这大大提升了M4坦克的防御能力。

至于机动性上,美国受益于强大的汽车工业,让M4坦克的机动性相当的不错。该坦克使用非常成熟的大陆公司(Continental)R975C1汽油发动机,马力大,故障很少,不会像黑豹坦克那样动不动就出现机械故障。

M4坦克的履带传动系统和制动系统非常可靠,一般都在跑过4000公里以后才会进行大修和保养,即使出了问题依靠前线修理所也很容易修好,这是当时世界第一的。

M4坦克最大行驶速度为每小时40公里左右,使用175加仑油箱最大行程为160公里(真是油老虎)。

由于发动机马力大,而M4坦克又不过31吨重,该坦克在道路或野地都能保持较高的速度。尤其在野外行驶速度快,M4坦克手回忆录中都认为:M4坦克在公路上行驶几乎像载重汽车那样平稳快速。在北非沙漠上,谢尔曼的橡胶履带表现非常良好,简直像沙漠中疾驰的骏马一样,深受英军的赞扬。

除此以外,M4还有些特性很有意思。传承美国人的思维,M4坦克在设计之初就考虑了大量生产和运输到国外的问题。它的研制厂家是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等汽车厂,这几家工厂以当时批量生产汽车的成熟理念对M4坦克设计进行规划。

M4坦克的生产零件全部制式化规格化,生产难度也不高,任何一家工厂只要拿到图纸就可以大量生产M4坦克的主要零件,甚至不需要知道它们在制作什么。

M4坦克可以分由几十家工厂同时生产各部分零件,之后将其组装起来就是一辆坦克。其主要零件全部采用亨利-福特倡导的流水线生产,无需什么精密的加工机械,生产速度极快。

以上这些特性让其可以以惊人的数量生产。

另外,M4坦克在设计之初就按照美国主要运输船只自由轮的船舱设计坦克的尺寸,便于大量船运到海外。这点也是除了美国人以外,全世界其他国家所没有考虑到的。

总之,M4坦克以1941年的眼光来看,性能算是相当不错,虽然比起T-34坦克稍差一点,对付德军和日军中型坦克是绰绰有余的。

所以M4在定型以后立即以极高的产量大规模生产,准备替代所有的M3格兰特李中型坦克。

北非初战告捷,随后遭遇噩梦

M4坦克第一次大规模进入实战是1942年的北非战役。当时英军被隆美尔打得大败,狼狈败退到阿拉曼,急需要大量补充。

美国人很讲义气,将他们最新型的400辆M4坦克无偿赠送给在北非的英军第八军。

英国人很快恢复了元气,发动了阿拉曼战役,一路击溃兵力火力都已经处于绝对劣势且补给油料严重不足的德军。

经过十二天激战,英军大败德军非洲军团,德军的3型和4型坦克被击毁200多辆。实战证实谢尔曼坦克用来对付这些德军坦克还是完全称职的,丝毫不落下风。

北非军团司令隆美尔元帅在战役结束后写道:敌方的新式谢尔曼坦克,比我们所有的型号都要先进。

稍后美军和英军联手发动了在北非的火炬行动,这是美军自己第一次使用M4坦克作战。最终该战役打垮了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的维西法国军队。由于维西法国军队太弱,M4坦克在此次战役没有遭遇什么大麻烦,它的缺陷没有怎么暴露。

稍后的突尼斯战役中,M4坦克就遭遇了极大的考验。精锐的德军装甲部队在凯瑟林山口等地重创了没有战斗经验的美国第2军,歼灭美军近万人,击毁200多辆美军坦克,其中很多就是M4谢尔曼坦克。

此次战役德军使用了最先进的虎式重型坦克,总数只有33辆,却仍然给美英军造成了极大的麻烦。

实战中,6辆虎式坦克在凯瑟林山口的法尔德小道战斗中轻松击毁15辆美军坦克,其中一辆M4谢尔曼在2.7公里外被虎式坦克一炮击毁,这是极为惊人的距离。

3个月后虎式坦克再次出击,11辆老虎配合再次击毁美军35辆坦克,其中大部分是M4谢尔曼。

由此直到北非德军向盟军投降,33辆虎式坦克一共击毁盟军坦克150辆。

突尼斯战役中,M4遇到了真正的对手,它的问题也集中爆发出来。

实战中,M4坦克汽油发动机周围装甲防护不足,一被敌军炮火击中车体往往就会燃烧,还会引爆弹药,杀死所有坦克成员。

后来分析,这主要是使用汽油发动机的结果。以现有技术条件无法解决(除非换装柴油发动机,但这样就失去了坦克机动性的优势),只能通过对弹药附近布置额外装甲加装弹药隔水套的措施来给予缓解。

由于无法解决这个起火爆炸的问题,美军坦克手对此非常抱怨。他们甚至挖苦的将M4坦克叫做郎森打火机。因为这个打火机的广告词是:一打就着,每打必着!

而英军对此也不满,他们甚至直接告诉蒙哥马利元帅,非洲军团的德军把M4坦克叫做汤米烤肉炉(20世纪初的德国人习惯戏称英国人为汤米)。

另外,战斗中发现M4的车体远比德军的3型,4型坦克要高的多,达到了2.74米,后期型号高2.97米到3.4米。这使得该坦克在战斗中不容易隐藏自己,也几乎不能伏击敌人,在战场各个角度都很容易被敌人发现。

美国坦克手自嘲说:我们是全世界最显著的坦克兵。

高大的外形也导致它被击中的概率大大增加,总之在实战中是非常不利的。

最后就是M4耗油量太大,这对于补给充足的美军自然算不上什么问题,对于北非沙漠上补给艰难的英军就是个问题了。

不过这样的油耗也有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好处,就是德国人即使缴获了M4谢尔曼坦克也不敢去大量使用,因为德国人可怜的汽油储备完全应付不了这头油老虎!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