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习近平访英“暂时还好”

当习近平主席看到《神秘博士》(Dr Who)的那台“戴立克”(Daleks)和电视剧《波尔达克》(Poldark)摄影棚里面那台正在闷烧的感情戏,他到底在想什么?天晓得。

他多半在想这群奇怪的岛屿人民还要制造出什么奇怪的剧情。

至少这地方什么时候下雨还是可以预测的。大概会有人预先提醒他,当他搭乘的马车驶过林荫道(The Mall)之际,秋天的金黄色太阳不一定会一直照耀着。但至少雷雨之神对着他微笑,好让那华丽排场能给拍摄下来,收进国家的相册里。

实际上,总体而言,习近平这次国事访问已经过了一半,中方大致的感觉是“暂时还好”(so far so good)。一两朵乌云还是有的,例如是威尔士亲王不参加白金汉宫国宴的决定。

但起码那是事先张扬之事,在北京那边,中国外交部有充裕时间校准温度,给那位记者作出这凉飕飕的回应:

“查尔斯王子没有参加国宴肯定有他的原因,我们中方不会轻易的说这是……就是用你的那个词,是‘rude’这个词……习近平主席也和查尔斯王储夫妇进行了非常亲切、友好的交谈。”

钢铁是比较棘手的议题。英国钢铁工业对就业岗位的流失排山倒海的呈现在英国媒体上,而其原因又局部与中国的廉价钢材进口有关,钢铁难免会成为讨论的一部分。

松一口气

习近平的形象有一半是平易近人,另一半却是有着钢铁灵魂的中国爱国者。在唐宁街与记者们短兵相接,他拒绝承担英国就业岗位流失的责任,强调中国自己也是全球产能过剩的受害者。

即便如此,跟着主席走的中方官员随从都松了一口气。他们经常跟我说,英国记者很吓人、蛮横。当然,西敏寺的记者团远不及中国同行那么顺从。

这样的风险是难以言喻的。对于一名中国官员来说,能否让穿梭北京的一程车像完美的舞步完成就足以左右其仕途起跌,更不用说是一次国事访问了。

习主席在本国不搞记者会,除了书面采访之外,更是没有接受过西方媒体的任何采访。因此能近距离看见他是件有趣的事情。

他在讲台上显得从容自若,微笑地看着那些忙着抄笔记的记者们,然后把唯一一条允许英国记者提出,关于人权的问题挡住了。

“我们坚持把人权的普遍性原则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就全世界来讲,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任何国家都需要不断加强和改进人权工作。”

在如此简短的肯定了东道国的言论自由传统后,主席一行巧妙地迅速离开了这次访问最危险的区域,返回他们更喜欢的议程上,把他们说的英中关系黄金年代转化成双赢的淘金热。

这意味着一波又一波的商业合同为东道主带来的真金白银,还有大排筵席给宾客带来的闪烁星光——这次是在伦敦金融城内与英国的商贾觥酬交错。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