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IMF:中国就业市场的承压迹象或被掩盖

近些年来,中国报告的失业率一直稳定在4%左右。但根据IMF的这项研究,这种抗压性只是表面上的,原因之一是中国国有企业员工过剩的情形不断加剧,原因之二是城市就业机会减少、外来务工人员回乡。这两个因素或许都降低了城市失业率受影响的程度。

长期以来,经济学家们都认为,官方就业数据不足以反映中国经济的健康状况,因为这些数据只涵盖了正式登记在册、有资格享受失业福利的城市员工。但中国超过2.7亿外来务工人员中的大多数(居住在城市)以及数量庞大的农村劳动者都没有被计入在内。

IMF的研究由林卫基(W. Raphael Lam)、刘晓光和席睿德(Alfred Schipke)共同完成。这份报告指出了一些之前被忽视的因素,可能强化人们对中国就业数据的怀疑。

IMF警告称,国企积累了大量过剩员工,造成失业率被人为拉低,这可能推迟中国亟需的削减工业过剩产能的改革。

自从去年以来,中国的高级官员们曾经反复表示,愿意接受速度较低、但质量更高的经济增长,也就是习近平所称的“新常态”。官员们承诺推进结构性改革,使中国的经济增速更加可持续,比如关闭高污染的工厂、削减工业过剩产能以及采取其他阻力很大的经济措施等等。

但与此同时,领导层将维持稳定的就业市场放在了优先位置。中共长达几十年的政权建立在其持续创造繁荣的能力基础上,失业率上升会威胁到社会稳定。

中国政府将今年的年度经济增长目标从去年的7.5%下调至7%左右,但就业增长目标没有变,中国承诺在2015年创造1,000万个新增就业岗位,失业率目标为4.5%,也与去年持平。

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官方失业率几乎没有改变,3月末为4.05%,与去年底的4.1%基本持平。官方数据显示,第一季度新增就业324万,仅略低于上年同期的344万。而受房地产市场滑坡以及投资和制造业活动低迷拖累,今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率降至六年低点7%。

根据IMF的报告,能获得的有关中国国企过剩就业人员规模的数据有限,但轶事证据表明这一规模可能很大。许多钢铁、采矿及其他行业的国企都遭遇了产能及就业人员过剩问题。研究提到了河北省一家未具名的国有钢铁生产企业,尽管经济放缓,该公司并没有压缩生产,而是在金融和房地产等领域实施多元化。报告称,这家公司目前面临着员工过剩问题。

报告还称,劳动力过剩水平高企表明,整体就业市场状况并不像官方就业率显示的那样富有抗压性。

国企经常会受到来自政府的不许裁员的压力。比如杭州市4月份推出了一系列措施,以控制失业率,其中包括该市企业必须向政府报告任何涉及关停生产和大规模裁员的计划。杭州市政府在4月份发布的声明中称,政府之后会“实施紧急失业援助计划、实施紧急就业稳定计划”等。

杭州市政府官员没有回覆置评请求。

根据IMF的这份研究,另外一个让中国的失业率保持稳定的因素是,外来务工人员的流动出现变化。报告称,在经济增速放缓期间,城市工作机会减少可能导致外来务工人员回乡,并且让原本打算外出务工的人员打消这个念头。

报告指出,外来务工人员所做的那些工作大多是在民营领域、低技术行业,与城市工人的工作相比,这些工作更容易受到经济增速放缓的冲击。

报告称,外来务工人员数量减少可能意味着,劳动力配置缺乏效率,这会对生产率增长带来不利影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