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为什么一定要远离二手知识?

信息传播的进化和衰减问题

所有的知识其实也都是信息,信息在不同的载体之间,通过不同的介质传播的时候一定会产生损耗。

不知道你们小时候有没有在学校里做过一个游戏,就是5-6同学站成一排,老师把一句话,耳语告诉第一个人,然后,一个人告诉另外一个人,最后一个人,站出来把那句话,大声的说出来,然后老师公布原话,结果往往都非常爆笑。

老师写的如果是‌‌“告诉小明明天要到校。‌‌”最后传出来的也许是‌‌“听说小明上课爱尿尿。‌‌”

我自己亲自玩过几次这个游戏,也在电视里面见过几次,结果无一例外。这个非常简单的游戏其实就是跟我们讲,在传播的过程中,信息往往是会衰减和走样的。而仔细分析的话,你会发现,衰减和走样的程度,是随着传播链路的节点数指数增长的。

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纠错),传播的最好结果是完全不走样,最差结果是完全走样信息尽失。

但是信息也是可以进化的,在一定的规则下,一定的逻辑下,信息是可以在传播的过程中进化的。比如,人类最早只是偶然知道肉烤熟了可以吃,但是每一代的人类在传播熟食这个信息的时候,就做出了自己的努力,今天我们吃到的熟食种类,可以吓死我们的老祖先。这些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经过了传播者的收集、整理、再加工、升级,慢慢的行程了人类灿烂的饮食文化。

再比如科研论文体系就是一个信息进化的体系,一个古人对于一个问题做了一些研究,写成论文,后世的人不断引用,比较,提炼、发展,用思维和试验,得到更好的方法和结论。

教科书里的二手知识问题

我国的二手知识问题实际上是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一个老问题。我们的教育系统对此功不可没。

我当年高考的时候分数太低,没有办法报一个哪怕是最烂的学校的计算机系,所以,我报了机械系。因为我从小对机械也是很感兴趣的。我想象中的机械系设计课的课堂,应该是像不可思议的机器游戏那样,充满激情,充满创意,迸发无数灵感和知识的天地。

但是实际上,真正上课的时候。老师说,我们的设计都是模仿设计,因为西方的科技比我们先进,我们都是模仿。我们的第一门功课就是买或者弄来一个外国的机器,拆开,测量,然后画图,然后生产。当然因为我们的材料和工艺有问题,完全按照外国机器的尺寸做出来的东西往往是用不了的。所以,我们用安全系数,1.5-3倍,别人的轴10公分,我们就弄一个15公分的轴。我们的设计公式也都是一些经验公式,里面没有什么道理,大家记住就是了,这不是门很难得课……

是,没有什么难度,但是我对这个行业和这门课,在这个一个瞬间,就彻底失去了兴趣。

当然,凭心而论,在科技水平不行,经济落后的年代,这样的思维并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杨小凯曾经论证过的后发劣势,就是在说,一开始模仿无所谓,但是当经济和科技水平提升以后,还是不去探求人家为什么有创新和科技发展和经济发展发动机的原理,一味抄袭的话,实际上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我们的很多大学的教材,都是引进了西方的经典教材,但是版权费用比较贵,然后本国老师在进行重新整理(实际上就是抄一遍),然后重新出版(当然这也是赚钱的好办法)。我对比过一些这样的教材,原生的教材内容丰富有趣,我们的教材充满了没有道理的公式,看起来非常实用,但是完全没有了灵魂。

我们可以教育出一堆工匠,但是教育不出来几个有灵魂,激情滂湃的创作者。

崇尚二手语言的教育和文化

我们教育的另外一个倾向就是喜欢教人说假大空的话。从小学开始,好的作文往往是,‌‌“今天天气非常晴朗,我们学校举行运动会。学校操场上彩旗招展,迎风飘扬‌‌”,云云,完全不在乎那天是不是真的晴朗,是不是真的有彩旗,谈到奥运冠军一定是‌‌“凝视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等等。

很多人到了今天,已经二十、三十岁了,仍旧学不会自己怎么说话。我们搞乱谈会的时候,因为乱谈会的一个宗旨是‌‌“用自己的话说,只说自己的感受,只谈自己不谈别人,不谈行业‌‌”,我就不得不经常打断很多人的发言。比如谈个人成长的时候,总有人会说,‌‌“现在的年轻人XXXX,行业XXXX。很多人说XXXX。李开复说过XXXX‌‌”。我说,请谈你自己怎么看这个问题。很多人就会一时语塞。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你没有自己的想法么?当然有。但是你长期用别人的话去说话的时候,你就慢慢的把自己的思想给禁锢起来了。思维可以塑形语言,同时语言也会塑形你的思维。慢慢的,你就没有了自己的思维,做任何决策,想任何问题的时候,你的出发点,都变成了,我妈会怎么想,同事会怎么想,朋友们会怎么想,老板会怎么想,路人会怎么想,慢慢的你就失去了自我。

之前我在谈读书的时候,经常说,以国人的平均阅读数量,对大多数人来说,没有别的建议,就是多读书。

有人就说他觉得有些人不应该多读书,读多了就傻了,脑子里面都是冲突的东西,说起话来都是矛盾的。

我的看法,问题不在于书读多了,而在于根本没读懂书。我们有种崇尚会背语录的读书文化。以为可以随时随地拿出一两句哲学家的话,或者某本小说里面的精彩段落就说明你广博。其实问题恰好不是这样的。

读一本书是要了解他的精髓,明白作者的心思,明白为什么这么写,学会一些思维方式、方法论或者一种思想感情,而不是会背几个段落。

这种人的问题不是读书多,把书读死了,喜欢炫耀二手知识。

为什么我们要追寻一手知识

什么是一手知识呢?你亲眼所见,你亲自试验当然是一手知识。

那么看书看来的东西是不是都是二手知识呢?当然也不是。如果你看书的时候,真的加入了自己的思考,用思维或者实践践行了书里面的理念,那这本书,就真的被你看懂了,那就是一手的知识了。

比如,我之前去香港买了本英文版的the power of habit,看的时候,我就发现对我理解我自己和我的一些习惯确实很有好处。于是,我就试图用书里面的理念去指导我怎么走路锻炼,我怎么看书,我怎么学习,怎么戒除我的一些坏的习惯,等等。经过了大半年的时间的试验,我觉得这本书虽然花了10个美金左右,但是太值了。他带给我的不仅仅是一些阅读的快乐,而且帮我找到了一个解决如何持续有效做事情的方法,如何增强自己纪律性的方法,这本书甚至对我的管理风格形成都颇有好处。

我也推荐过一些朋友看此书,也在微博,微信分享过一些片段。在我在《学习曲线与Hacking大脑》的演讲里也专门提过这个理论,作为hacking大脑三个方法的之一。

这时候这本书就变成了我的一手知识。

当然,我也可以随便看两眼,写一篇3000字的书评,然后貌似公允的说,‌‌“这本书文笔流畅,清新隽永,理论新颖,但仍需验证‌‌”。做一个这样的姿态不难,但是就违反了我要去看一本书的目的了。

最近这两年,看了不少书,但是我刻意的不去写两种书评,第一种就是刚才提到的这种居高临下的,看似公允的,一分为二的书评。这种我要写的话,我一天可以写五篇,但是这种东西信息量为0。

另外一种就是摘抄式的书评,试图找出一本书里面全部干货,去掉作者掺的水份。

国人颇有一些人很喜欢这一种书评。我见过很多人在豆瓣里面评论一本书,大概说话是这样,‌‌“道理不错,但是太简单,几页就可以说清楚,作者啰啰嗦嗦举了那么多例子,有骗稿费之嫌。‌‌”

这是一种很愚蠢的思维方式。这就是喜欢被二手知识骗的表现。其实听起来很对的道理,我给你写的话,一天我可以给你写1万条。但是有什么用处呢?一个道理,如果没有事实去支撑的话,可能就是胡言乱语。而且也没有了去证伪的基础,也就变成了纯粹的bullshit。

我对所有的我喜欢的书,就是一个建议,请去看原书,如果我的评价吸引你了,请你看原书,我能告诉你的,只是那本书的一点点信息,而且是经过我传播的,走了样的信息。这本书到底好还是坏,你会有你的内心感受的,那是最重要的。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