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新一轮国企改革的制度保障?

进入2015年以来,大陆国有企业改革动静很大。最近习近平主持下的深化改革小组,出台了两个和国企改革有关的文件。一个是关于国企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和加强党的建设的意见,另一个是关于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意见。

第一个文件强调,要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就必须坚持党的建设与国企改革同步谋划,要确保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在国企改革中得到体现和加强。第二个文件指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要立足制度创新,即强化国企内部监督、出资人监督、纪检监督,以及社会监督,形成国有资产监督体系。

官方媒体说,这两个文件的出台,是为国企改革提供制度保障。国企的大问题:一是腐败;二是垄断;三是政企不分。习近平的两个文件能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

众所周知,国企是腐败重灾区,许多国有资产流入了国企高官的腰包。据中国纪检监察报统计,从2014年起,就有115名国企高管在反腐中落马。其中,能源领域占20.9%;机械制造占12.2%;建设投资占11.3%;电信占9.6%;交通运输占5.2%;金融占3.5%。这说明,这些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密集的企业,是国企腐败高发区,而能源企业,更易产生大老虎。

习近平的国企改革-加强党的领导和建立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机制,能否根治国企腐败?笔者认为,很难。主要原因是,党本身就“打铁自身不硬”。虽然习近平和王岐山下了大力气打老虎,但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腐败,产生腐败的土壤并没有根本变化,“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机制并没有建立,腐败不受民众和媒体监督,也没有根本变化。虽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监督机制提到社会监督,值得肯定,但大家都知道,共产党不喜欢别人对他说三道四,这两年的反腐,基本上是自己监督自己,社会监督能否做到,令人怀疑。因此,国企腐败,很可能是旧的未除尽,新的又生。

至于垄断,这一轮国企改革不仅不会削弱,还会进一步强化。目前的大动静是,大型国企中正在通过大规模合并和重组,产生若干个超级巨兽。国内专家预计,在未来5至7年内,112家中央企业可能会重组为30到50家。今年以来,已有至少26家央企涉及合并传闻,近8成属能源、资源领域。已尘埃落定的,有铁路方面的中国中车,由南北车合并,销售额将超过300亿美元,相当于德国西门子、法国阿尔斯通、日立制作等几家大公司铁道业务的销售额总和。核电方面的国电投,也已完成合并。此外,传出合并和重组消息的,还有中国远洋、中海集团、中外运长航集团、招商局集团四大航运集团,中国中铁和中国铁建、中石油与中石化、武钢与宝钢、神华和中煤、中船集团和中船重工等。

这些巨兽的产生,将会进一步强化垄断,抑制民营企业的发展,抑制市场、抑制竞争。据说,这样做是为了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为了打造中国品牌,为了创建和欧美超级跨国公司相媲美的中国冠军公司,在国际上增加控制力、影响力。这是否意味著一轮新的国进民退,需要进一步观察。

关于政企分开,更是不可能的任务。共产党要在国企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所以,政企非但不会分开,只会更加紧密。虽然过去的国企改革一直是共产党主导,但这一次文件明确提出,党不仅要管国企干部的任命、管公司治理、管公司法人的法定地位,还要自任法人。资料显示,中车法人是党组书记,而国电投第一把手,也是党组书记。这意味著,党将全面介入国企运营。难怪有人担心,这样一来,国企就变成了党产。

习近平曾经屡次表示,国有企业不仅不能削弱,而且还要加强。新一轮国企改革,意味著国企垄断更加强化,而垄断愈强,产生腐败的机会就愈大。所谓的制度保障,既不能根除国企腐败,也不能保障国企生出国际竞争力,难道是要保障国企变成党产?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