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周永康案落定疑点仍未完全化除

中共前常委周永康6月11日在天津法院一审判决无期徒刑路透社

周永康被判无期,似已让一段时间有关北京当局迟迟不肯审判的各种疑云破解。但从海外媒体的分析和网络的反应看,舆论仍有许多疑点没有化除。许多人很自然地把周案与薄案相比,最大的疑点是周案大大撒网,由远及近,形成重重包围圈,欲敲山震虎,最终却成了一桩秘密审判。“周老虎也只不过在法庭上背了一句认罪服输的台词”。

薄:公审;周:秘审?

周永康之前最轰动的大案是薄熙来案。最容易放在一起对比的也是薄熙来案。两人曾经是“党内战友”,周为薄熙来入常出过力,在王立军案爆发,薄熙来摇摇欲坠的关键时刻,周还为薄熙来说情。薄熙来案在山东济南审理,官方似有意做到公开透明,让法院采取微博方式,向外一点一滴披露需要告诉的消息。尽管这种公开审判不能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开,审判的内容拿到微博公开的时候已经删掉了许多对官方不利的细节。但对薄的审判至少摆出来公开的架势。加之网络上披露出亲临现场者叙说的一些真实的信息,以致于薄熙来本人的辩解,上诉,以及最后铁链加身时无望的反抗基本呈现在人们面前,包括薄熙来曾经在法庭上为自己处理王立军一案辩护,说自己是得到了中央领导的指示许可。这位中央领导就是当时主管政法委的“维稳沙皇”周永康。

照着此前为抓周设计的层层包围圈,为打周造出的不惜痛打“铁帽子王”的舆论,和打破一种不成文的“刑不上常委”的规矩,如果周案能公开审判,应该为习近平反贪腐敢于打大老虎增添一份亮色。最后却在天津偷偷审理。好像是判官和囚犯都不愿见人,一家宣判,一家认罪了事。

几个月前公布周永康涉嫌的罪行时增加了故意泄露国家机密罪,似乎为此次秘密审判埋下伏笔,如是这样,其它两桩,受贿罪和滥用职权罪,又为什么不能公开审判?这本是一次当局显示“肃贪打虎,依法治国”的好机会。

周轻薄重不成比例?

此次周案的审判,之前造足了气氛,周是前常委,他的官职远比薄熙来大,在胡温时代被视为“九皇帝”之一。周的贪腐程度也远远超过薄熙来。薄熙来“受贿”“贪污”按法庭确定,各有2179万元及500万元,总金额仅仅略高于周的五分之一。一个以千万计,一个则以亿计。而周被法庭认定的虽然与之前媒体报道出来的几百亿是小巫见大巫,也将近一亿三千万元。秘密审判的结果给人的感觉是雷声大,雨点小。把做周案的气氛做足,本意在显示习近平打贪的决心,结果,受贿金额接近一亿三千万的周永康,最后也不过判了一个与薄熙来同等的无期徒刑。有人在官媒辩护说,“尽管周永康受贿数额巨大,造成损失严重,但我国的司法机关仍然坚持对他判处无期徒刑,这无疑为我国非暴力犯的死刑废止开了一个好头”。有网民就指出这是“驴头不对马嘴”。如周案真的为这个死刑大国废除死刑开了一个头,倒可值得言说。但当局判案,鲜有明晰的法律标准,因而造成“因人而异”的结果。此前中国法律界许多人士预测,周永康不是判死刑就是判死缓,得知周永康被判的结果后,他们感觉“最后的判决比预料轻”。

奇特的审判方式?

对周案结果最后的解释就没有那么“高尚”,许多分析人士指出,它同中国的一种特殊审判方式密切相关。周被判无期,可能因为周永康主动认罪。周为何主动认罪,这里面可能有一种交换。这种审判方式在中国法庭上常常应用,尤其对难以对付的高官,事先就会“约法三章”,只要你主动认罪,就可以轻判,如不认罪,甚至可以判极刑,或者以家人的命运来要挟。之前就有不少分析预测,当局可能会与周永康达成某种程度的协议来交换,只要周在法庭上认罪,就不至于死罪,如果抗罪,就会判处极刑。尚未开审的周的儿子周滨等等也是双方“谈判”的筹码。这也是为什么要秘密审判的重大原因。如果像审判薄熙来那样公开,北京领导人可能担心周会说一些不好听的话,让当局尴尬。因此,周的被判无期,被舆论看作是谈判的结果,就不奇怪了。由于审判秘密进行,周现场的表现到底如何,无从得知,但从官方披露的周认罪的言词,真有点像事先写好的台词:“我服从法庭对我的判决,我不上诉”。

周不仅仅贪腐无度,在位时权高位重,十年维稳,多少人成为莫名的阶下囚。只是这一面官方避免提及。从网络的反应看,多数对周被判无期仍然感到高兴,只是,众人仍期待着这个国家司法的进步,所以对周的审判最终沦为秘密审判不以为然。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