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安倍晋三美国会演讲一箭三雕

首相安倍晋三成为日本第一位到美国国会联合会议发表演讲的首相。

二战结束,日本成为美国的盟国。美国对盟国的一个特别待遇是,盟国的领导人可以受邀到国会联合会议发表演讲。自从丘吉尔在二战中(1941 和1943年)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讲后,在未来的七十年里,共有110多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在国会联合会议演讲。日本作为美国盟国,即便后来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也一直等了七十年,首相安倍晋三成为日本第一位到国会联合会议发表演讲的首相。

站在历史关头的“新日本”

1990年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后,日本从“独占鳌头”的架势跌落进“荒废的十年”。进入21世纪,日本在政治、经济和社会诸多方面继续流年不利:自民党难以维持独大地位,经济持续低迷甚至出现负增长,人口老化加剧,劳动力锐减,甚至人口也在萎缩。2011年3月11日的天灾和人祸更是给日本国运雪上加霜:东部大地震、海啸、核电站泄漏事故以及后来政府处理过程中的拖延失误,等等,残酷地扼杀了经济成长刚出现的好苗头。在此期间,一个日显老态龙钟像的日本又被中国在经济总量上超越,日本国民自信心受到的打击可想而知。

利用好站在世界权力最重要平台的机会,安倍晋三要展示一个“新日本”。为此,安倍首相精心准备他的演讲,其认真程度像是一个日本高考前的学生。他在访美期间,每晚要练习。据他在演讲前一天说,为此他的夫人昭惠都不要跟他呆在同一个房间了。

对安倍首相来说,挑战主要来自于英文。作为二战后出生、有机会在美国留学的新一代日本领导人,安倍选择用英语来演讲,当然有挑战性。但这却是一个明智的决定。由于二战战争宣传以及后来战争影片的缘故,高声宣讲的日语有可能达不到拉近美国听众的效果。再说,一个自信、幽默、讲英文的安倍,确实能够改变外界对日本政治家的成见:拘谨、呆板、没有公众魅力。利用语言上的发音差异,安倍巧妙地把他的名字和“艾贝”串联起来,而后一个名字是林肯总统的小名,并由此引生出日本对“民有、民治、民享”价值的全面拥抱。

在四十来分钟、2800来字的演讲中,“自由”(free和freedom)出现了10次,“民主”(名词和形容词)共九次,“人权”两次。安倍的价值取向清楚明白。他试图想向美国展示在此历史关头,日本承诺重大的改革(主要涉及开放农业、改革公司治理结构、接纳更多移民、提升妇女地位等),正在进行一个“大跨越”,再造一个更民主、开放、多元、国际化、提升女权的“新日本”。

为了强化他的信誉度和决心,作为保守的自民党的总裁,安倍专门提到在二十年前他以“火爆”的热情到议会大厦前抗议并阻止开放农产品市场。现在,他要倡导深刻变革了。

国内、国际政治连环

尽管安倍首相在美国作演讲,日本国内选民还是他的第一听众。他的首要政治目标是要让日本人相信,他的政策、领导能力可以带来日本的新复兴。美国对他的尊重可以是一个证明。而美国的压力和期盼,也可以成为安倍整合自民党、赢得日本民众支持的重要杠杆。毕竟日本的民族主义情绪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日本可以说不!”的保守派兴风作浪而升的,所以安倍必须找到另外一个当下危机,来驯服自己党内的反美情结、保证自己权力基础。在安倍的演讲中,尽管“中国”只被提到一次,其实,崛起而又继续专制的中国是安倍演讲的最大背景。没有人明指,但每一位有政治敏感的人都心领神会,中国是屋子中间的大象。

不难理解,除去“自由”、“民主”的宣誓外,安倍演讲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两个关键词是“和平”(14次)和“联盟”(13次)。安倍首相非常明确坚持,西方是“民主的冠军”、“日本是西方的一部分”、是“自由世界”的一部分。尽管二战中日本是战败国,日本接受历史裁判并表示对美国的感恩,但作为自由世界的一部分,日本和美国及其他民主国家一道,“赢得了冷战的胜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日本作为一个“赢家”和世界上“第二大民主力量”,与美国创造了从敌人到朋友的“历史奇迹”,在安倍的外祖父岸信介倡导下建立了美日联盟,现在他要继续夯实和加强美日联盟。

日本承认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但愿意与美国一起在“跨太平洋伙伴协议”里面与美国一道“带头”,更愿与美国一道“承担责任”、建立“希望之盟”,保证世界的未来和希望来自于美国体现的民主价值观。日本对美国关岛军事设施28亿美元的援助、双边“防务合作指导意见”和有关海域的“三点原则”都是实质性的举措。对日本来说,安倍访美的又一成功是,奥巴马总统明确表示,在尖阁岛(中国称“钓鱼岛”)问题上,美国支持日本的管辖权,而且美日安保条约适用于捍卫日本对它的管辖权。

在安倍讲话中,他提出的保证亚太市场“公平、具有活力、可持续性和免于任何国家的任性”,当然是针对中国而言的。而他提出的日本修宪和加强美日安保合作,可以建立更强的“威慑”来保卫和平,针对性就更清楚了。

亚洲战略格局重组?

中国崛起,美国重返亚洲,日本倡导自由世界的日美“希望之盟”,跨太平洋伙伴协议等重要发展,显示亚洲、甚至世界的战略格局正在经历一个重组。

在太平洋和印度洋,日本正在努力成为美国领导的副驾驶,以新的雄心和能量,建立自由国家的联盟。这将是以海洋国家为主体的民主盟国威慑和应对中国的新格局吗?在多大程度上,日本能够吸取历史教训,改善与东盟和韩国的关系,获得他们的信任,从而提升自己的软实力?中国将作如何的反应?中国与西方/自由国家的新较量是否已经开始又一轮?世界的未来和希望是在中国还是在自由国家?安倍首相提出了问题,似乎也指出了路径。

安倍首相提出用“人类安全”代替“国家安全”,在他强调人道主义的同时,没有回避“历史是残酷的”教训。这值得人类共同体,尤其是亚太共同体的居民回味。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