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中国调整拉美投资结构战略

中国总理李克强拉美四国之行已经开始,有望在巴西第一站签署530亿美元以非资源型经济有关的投资贸易协议。中国拉美投资结构正在深刻调整变化,不过有关专家说,拉美的环保和公民社会团体并非总是对政府言听计从,他们的影响不容忽视。

非资源领域投资在扩大

中国总理李克强已开始对巴西正式访问,其首次拉美四国之行由此展开。第一天行程尚未结束,英文《中国日报》就援引巴西媒体的话说,李克强此访有望签署530亿美元投资协定,涵盖能源,矿产,基础设施和制造业等部门。双方还有意加强食品贸易方面的合作。

巴西主要报纸《环球报》一周前曾报道上述财贸大单总金额,并说操作中国投资的是中国工商银行(ICBC)和巴西联邦储备银行(CEF)。不过,最大的投资项目是签署横跨巴西秘鲁的两洋铁路可行性研究合作文件。李克强将参观中国在巴西最大城市里约热内卢为巴西主办2016年奥运会而投资500亿美元兴建改造的工程项目,还将参观亚马逊地区的水电工程,中国“国家电网”拥有该项目主导股权。

中国总理李克强(左)与巴西总统罗塞夫在巴西利亚总统府举行的欢迎仪式上(2015年5月19日)

多元模式在发展

马丽娟(Margaret Myers)是华盛顿智库“美洲对话”(Inter-American Dialogue)的“中国-拉美项目”主任。她向美国之音谈到中国在巴西以及拉美投资结构的多元发展趋势:“这也是我所看到的趋势。中巴双方将就跨洋铁路,即秘鲁-巴西大铁路问题进行磋商。除此之外,双方的兴趣将从大宗商品换贷款的‘优惠贷款’模式,向以多种外国直接投资为主的模式转变。同其他国家相比,巴西已看到很多这样的国外直接投资,这个庞大(中国)代表团将努力为未来牵线搭桥。”

报道援引中国社科院拉美所研究员徐世澄的话说,过去中国拉美经贸合作主要集中在矿产资源,大宗商品和农产品。目前情况与中国经济放缓,经济转型升级,传统领域需求下降有关。北京外交学院教授苏浩对美国之音说:“应该说,中国和拉美之间的合作正在深化。过去肯定是一种资源型的合作,是一种一般型的资源型合作,或者贸易型合作,而目前是一种深度经济结构型合作。中国拉美经济关系在加深,内容在丰富。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个地区,他们有这种需求,和中国经济发展合作空间比较大,相互经济上有很大互补性,彼此经济发展进程可以相互借鉴。”

不谋而合

马丽娟说,中拉经济合作的结构性转型,看来对双方都有益处:“效果可从中拉双方来看。就中国而言,国外直接投资(FDI),特别是并购重组,将能使中国更有效地控制整个价格链,以及中国首先希望获得的商品价格,尤其是原材料以及大宗农产品商品价格。

另外,石油和天然气的情况也是如此。关于委内瑞拉,中国的贷款确实使得某些拉美国家,获得了否则无法获得的基础设施开发机会。我们现在看到,外国直接投资正在越来越多,或者越来越多元。这对某些拉美国家的经济发展是非常好的机会,对那些以需求为导向的国家尤其如此。”

拉美公民社会力量

不过报道说,中国参建的基础设施项目,例如,穿越安第斯山的两洋铁路计划,引起沿线土著居民社区以及环境团体强烈关注。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中国一些具有军方背景的企业在拉美深度投资,使人担心中国在拉美的“军事存在”。中国与委内瑞拉等国进行的“石油换武器”交易,也引起相关邻国的担忧和猜忌。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拉美问题专家吴红英说,那种认为中国与拉美关系是挑战美国的冷战思维已经过时。苏浩教授对美国之音说:“当然,拉美传统上与美国关系密切,他们同与美国的传统关系当然还很重要。现在中国进去了,中美需要在拉美的合作方面进行协调。我想对于美国来说,应该从积极角度看待中国在拉美的经济合作。中国对拉美经济发展有所推动,有所提高,也对拉美与美国的经济合作创造了很好的维度。”

报道援引香港城市大学教授鲁宾·冈萨雷斯·文森特的话说,拉美国家公民社会力量强大,他们并非总是对政府言听计从,民众有他们自己的利益,而且有能力捍卫之,因此不能忽视。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