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中国政府才是股市上涨最大的赢家?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股市上涨最大的赢家一直都是政府,原因是其不仅赚到了巨额的账面利润,而且还希望股市的上涨能像波浪那样传导到整体经济中去,从而帮助其对债务负担沉重的国有企业进行全面改革。

应该说,本轮行情蕴藏着我国政府做多的意志,一方面自去年11月起央行又降息来又降准,给了市场一个宽松货币政策的预期。另一方面,对新一轮改革的成功充满期盼,是促使股市走牛的主要原因。沪港通的推出,自贸区的建立,“互联网+”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一带一路”给中国经济腾飞装上了翅膀,房地产市场的相关政策的放松……。这些都给投资者透射出改革红利将要释放,牛市行情已经到来的信号!

更让人直观的感受到政府推动牛市的还有,中国政府通过新华社的大量社论和评述来进行的。举例来说,在4月21日,也就是沪市成交量触及历史新高的一天以后,《人民日报》宣传沪指在4月10日突破4000点“只是牛市的开始”,那么中国政府为什么要推动股市走牛呢?

其一,股市的上涨,能使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持股的上市公司市值大增。据数据提供商WIND Information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掌控下的976家上市公司的市值已经增长了一倍以上,到4月底为止达到了35.28万亿元人民币,相比之下一年以前为15.09万亿元人民币。所以股市上涨有利于中央及地方政府的财富骤升。

当然,股市的走牛,还能够化解国企和央企较高的债务率。有数据显示,国有企业债务在其资产总额中所占比例已经达到了65%,高于2007年的58%。而当股价的攀升或者IPO后,随着市值的不断扩大,那么上市国企和央企的债务率将会得到稀释。举例来说,南京华东电子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负债资产比率已经下降至38%,原因是该公司在1月份发售了价值105亿元人民币的股票。相比之下,截至去年底其负债资本比率还高达96%。

更为关键的是,股市走牛之后,一方面,可使国有上市企业市值被迅速扩大,这可使中国政府对其进行合并和重组变得容易得多。因为股价上涨后,上市国企就可以通过出让股权来变现,通过降低自身的债务率,使自己在估值方面能卖个好价钱。另一方面,地方政府掌控着许多上市国有企业的股份。所以,股价上涨也有助于地方政府出售上市公司资产来偿还自身的到期债务。

其二,股市走牛,有了赚钱效应,可以促进国内消费启动,这样通过启动消费来拉动经济的增长方式值得借鉴。2008年美国发生金融危机,美国政府通过一系列的QE方式使经济复苏的希望落空,只能通过引导股市走慢牛的方式,让广大投资者赚到了钱,然后去消费,通过消费需求来拉动美国经济的复苏。而中国政府也想如法炮制,现在实体经济不振,如果股民们都赚了钱,可以通过扩大消费来促进各种需求的回升,这样可间接的拯救实体经济。

其三,股市上涨,可以让更多的中小企业得以上市融资,一方面解决了银行对民营企业的惜贷问题,使我国的银行业(间接融资)避免不良贷款上升的风险。另一方面,通过股市这样的直接融资渠道可以降息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事实上,中小企业在股市融资的成本是最低的,而拯救中小企业就是拯救中国的实体经济。

今年截至目前为止,中国的证券监管机构已经批准了145项IPO(首次公开招股)交易,远高于去年同期的48项。另外,还有486家公司正在等待审批。在中国国内股市上,2014年迄今为止企业通过配股交易筹集到的资金总额已经达到了2506.4亿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4%。而随着注册制改革的推进,将会有更多的中小企业获准上市。

应该说,决策层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力促股市走牛这意图没有错,但是却把股市疯牛行情撩拨到失去控制的局面,这恐怕是谁也没有想到的。慢牛行情的确既能解决上市企业融资问题,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拉动内需。但是凡事要有度,疯牛行情不仅难以持久,还会给中国经济带来更大的麻烦。

首先,尽管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央行不断的降准降息,试图向实体经济注入更多的流动性。但是大量的游资都跑到股市中去了,于是造就了股市的疯牛行情。而实体经济迄今还是没能走出困境。4月CPI涨幅1.5%不及预期,连续三个月处于“1时代”,PPI同比下降4.6%,连续38个月负增长。显然,央行的货币宽松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此外,很多年青人已经把炒股当创业,而企业家们都把股市当作赚快钱的场所,这就使得“万众创新,全民创业”的理念受到挑战。试想股市本身不产生任何财富,纯粹是在搞击鼓传花的游戏。很难想像,会发生实体经济形势堪忧,而唯独股市泡沫能够长期存在下去的可能。

再者,疯牛行情不利于化解地方债风险。近期,本应打响今年1万亿地方债发行的第一炮,然而江苏省的“头炮”未能如期打响,发债进度受到延迟。而江苏发债延迟也并非个例,今年多省市发行地方债也受到全面延迟。

如今很多学者将地方政府发债叫做中国版的QE,因为中央政府允许地方政府发债来度过难关。将短期的、高息的、有违约风险的地方政府债务,替换成低息、长期、有中央政府隐性担保的地方债券,这基本上就是一个变相版的扭曲操作。但是由于股市行情过于火爆,再加上地方政府开出的利率缺乏吸引力,才使得地方政府在债券市场上发债受阻。这在以前是绝无仅有的事情。

其三,慢牛行情可以促进消费,而疯牛行情反而会遏制消费。从表面上看,决策层希望通过股市的繁荣,促进国内的消费增长。不过笔者担心其效果将会远没有想像的那么好。如果股市疯狂上涨,投资者都为了扩大赢利面,急着借钱抄股,肯定不会把账面浮盈兑现去购物消费。

而一旦股市出现深度调速或大跌,券商为了避免损失,马上会上调融资门槛,届时广大投资者的资金全部深套其中,除了埋怨这轮人造疯牛之外,哪还有钱来完成扩大消费的宿愿呢?所以冀望股指上扬来掩盖经济低迷现状,根本解决不了中国经济的实质性问题。

最后,管理层希望股市走出牛市行情,这样既可以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又可以在年底前推进注册制改革。但是疯牛行情可能将这个愿望化为泡影。2005年,中国实施股权分置改革后,当时股市也曾迎来一波牛市行情,在股民们疯狂的追捧下,沪指在2007年10月达到疯狂的顶峰——站上6000点。但躁动的狂热注定很难持久,随后的跳水式“崩盘”。如果历史再次重演,那么资本市场不要说注册制改革进程会受到影响,恐怕连最起码的融资功能都会逐步消失。

考虑到中国股市估值已不再低廉,对于中国政府而言,目前的挑战是如何小心管控市场的动能。上海股市目前的市盈率约为19倍,是五年来最高水平。创业板(深圳证交所的初创企业板块)市盈率目前达到114倍,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仅为20倍。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