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老萨说史146:中国空军的黄昏,重庆大轰炸-上(5/6)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四十六(新抗战系列之六十七)

击落轰炸之王奥田喜久司大佐

领队的奥田喜久司大佐在日本名气极大,是最有名的轰炸大王。

奥田喜久司大佐1894年出生于日本兵库县一个军人世家,1914年海军兵学校42期毕业,1922年被派到美国留学,1923年进入海军大学高级研修班学习。

奥田喜久司大佐是一个文武全才的家伙,他是一个著名的空军理论大师。

他早在海军大学毕业论文中,就大力提倡战略轰炸理论,很快成为日本海军早期轰炸机部队最重要的领军人物之一。

除了理论方面,他还是一个极为优秀的飞行员。

1925年,奥田喜久司进入日本海军航空兵的母校,霞浦航空队担任教务副官和轰炸教官。

他的技术非常精湛,甚至到了让人不可思议的地步。

在演习中,进行模拟投弹的节目,一般来说,轰炸机能够将炸弹投到靶舰上就已经很了不起。因为轰炸机速度很快,靶舰长度能有多少,最多十几米。轰炸机掠过靶舰就是几秒钟的事情。而这个奥田喜久司,居然将炸弹直接投进了靶舰的烟囱(投掷炸弹时,一般都瞄准烟囱),这个成绩让所有轰炸机飞行员目瞪口呆。

天皇对他非常满意,亲自授予他一柄爆撃の王的短剑,并且亲口喊他“轰炸之王”。

奥田喜久司当时不过是上尉军衔,因为天皇的垂青,加上又是理论大师和一流飞行员,升的非常快。

次年被提拔为少佐,几年后提拔为中佐,并且成为天皇侍从武官,还参加了日内瓦召开的国际联盟世界裁军会议。无论是天皇侍从武官还是裁军会议,都是极为重要的职务。

1935年,他升任海军大佐,神威号水上飞机母舰舰长。此后,又升任联合舰队航空本部总务课长。

由于他是战略轰炸最强力的支持者,抗战开始以后,也很快得到重用。

1938年12月,奥田喜久司调任海军第十三航空队司令。他上任后狠抓日军远程轰炸训练,从1939年5月开始,日军十三航空战队组织了多次对重庆的大规模轰炸。

此次,武汉机场被国军两次偷袭,吃了大亏。日本军部恼怒之下,要求空军立即报复。

但此时武汉地区的日本航空队高层几乎全部死伤。

日军第一联合航空战队司令官冢原二四三少将重伤,鹿屋航空队队长大林大佐受轻伤,木更津航空队副队长,鹿屋航空队副队长都被炸死。

此时可以指挥的,就剩下奥田喜久司一人。

国军一方,对日军可能的报复早有警惕。

日本民族是个很小心眼的民族,根本吃不了一点亏,有了小的伤害就会立即要求报复,标准的岛国心态。

对这一点,中国人早就熟知。

所以二次轰炸武汉后,中国方面就提高了预警级别。

日军轰炸机编队还没有飞过宜昌,就被地面的国军观察哨发现,立即上报给重庆。

国军空军立即全部起飞应战,包括16架苏制伊152双翼战斗机,6架伊16战斗机,7架法制地瓦丁纳D510战斗机。

其中地瓦丁纳D510战斗机,是早在抗战爆发前,从法国购买的一批。

当时国民政府饥不择食地在全世界购买飞机,在1936年从法国买了34架当时该国最先进的地瓦丁纳D510战斗机。

日本随后表示抗议,法国政府交付了10架以后就被迫中止了,该批飞机在1938年初才运到中国。

这批飞机让国民政府空军高层狼狈不堪。因为当时国军装备的飞机中,并没有法制飞机。而法制飞机的操控系统和地勤维护是自成一体,和美国英国苏联德国都有很大不同。

别的不说,光是飞机里面大量的法语操作指示,有几个中国飞行员能看得懂?

如果是和平年代,自然可以慢慢训练,吃透。可惜此时全国到处都在激战,哪还有闲工夫为了这区区10架飞机大折腾呢?

国民政府根本找不出这样一批空军人员来训练和作战。

无奈之下,孔祥熙建议干脆用法国雇佣兵算了。结果找来了18个雇佣兵飞行员和地勤人员。

没想到,这些拿着高薪的雇佣兵非常不可靠,光为赚钱,尽量避战。1年时间,仅有一名飞行员参加过空战,还受了轻伤,余下的就算驾驶飞机升空了,也是远远地观望。

到了1939年,其中几个雇佣兵甚至不辞而别,直接带着机密开溜,国民政府只得取消雇佣军,将飞机交给中国飞行员。

此后这批地瓦丁纳D510战斗机,主要放在航空学校作为研究,后来又称为教练机。

到了1939年这个时候,由于国军一线空军损失太大,连这批地瓦丁纳D510战斗机也被迫放到一线,参加实战了。

地瓦丁纳D510战斗机虽然是法军当时最先进的战斗机,性能上却有很多缺陷,操纵上也不太方便,唯一值得称道的就是他的20毫米机关炮。

20毫米机关炮的威力很大,而且射击精确,缺点是系统不稳定,持续射击以后很容易卡壳,俯冲射击时候,机关炮供弹系统也极容易出问题。

可是,现在已经是死马当做活马医,五十里内只有一家店,你还有什么选择呢?

日军72架飞机分两批飞到成都,立即被以逸待劳的国军战斗机群痛击。

先是7架伊152从高空俯冲下来,将日军轰炸机编队冲乱,随后这7架伊152再次爬升,然后又进行了一次俯冲。

这36架96式轰炸机多架中弹,但还是继续向成都飞去。

此时,国军的7架地瓦丁纳D510战斗机从正面飞过来。本来,攻击轰炸机最好是爬升到高处然后俯冲下来,因为这样速度最快,轰炸机的防御机枪网来不及拦截。

可是,因为地瓦丁纳D510战斗机俯冲的时候,20毫米机关炮极容易出故障,只得从正面拦截。

本来96式轰炸机是不怕国军战斗机的,因为国军战斗机只有4挺7.62毫米机枪,只要不击中油箱,机翼,发动机等关键部位,被击中几十枪也没什么。

可是,此时地瓦丁纳D510战斗机则不同。它的20毫米机关炮的威力,远远不是7.62毫米机枪可以比拟的。

中队长岑泽鎏驾驶一架地瓦丁纳D510战斗机一马当先,迎头逼近日机几百米,顶着机枪火力连开数炮。

20毫米机炮威力惊人,几发击中机翼根部,当场就撕开一个大口子,并且引发大火。十几秒后,这架96式轰炸机的油箱被引燃,飞机凌空爆炸。

地瓦丁纳D510战斗机的飞行员见20毫米机关炮如此厉害,立即分别冲入日军集群猛攻。

一时间,日军轰炸机群大乱,奥田喜久司见势不妙,下令立即扔掉炸弹返航。

于是,这36架轰炸机赶忙将炸弹扔到成都郊外的原野上,然后迅速返航。

国军战斗机岂肯罢休,紧追其后。

26中队飞行员段文郁在追击中,座机被日军轰炸机机枪击中数弹,他的双腿都被子弹击穿,血流如注。段文郁忍痛继续追击15分钟,将这架轰炸机机翼打掉,坠落在中江县。而段文郁也因为失血过多而昏迷,座机不幸坠毁,英勇殉国。

在激战中,岑泽鎏又用20毫米机关炮击中了奥田喜久司大佐的座机,将飞机中部撕开一个半米的缺口。

奥田喜久司大佐经验还是比较丰富的,他指挥机枪手猛击。岑泽鎏被敌人机枪拦截,20毫米机关炮又出现故障,无法继续射击,只得返航。

但旁边的邓从凯副中队长却不肯善罢甘休,他发现这架96式轰炸机已经负伤,速度也大为减慢,就紧追其后,不断开火射击。

两机从成都一直追到简阳,期间邓从凯的伊152的4挺7.62毫米机枪击中敌机不下5,6次,只是因为机枪火力太弱,始终不能击落它。

眼见这架96式轰炸机就要逃掉,邓从凯一咬牙逼近轰炸机几十米,一顿猛烈扫射,当场击毙了飞机驾驶员,并且击中了油箱。

因为此次冒险突袭,邓从凯的座机被96式机枪击中多处。他驾驶飞机在简阳附近迫降,但不幸撞树,光荣殉国。

邓从凯也是国军优秀飞行员之一,殉国时候年仅23岁,却已经击落4架日军飞机,差一点就是王牌飞行员了。

而奥田喜久司大佐的座机,因为飞行员被击毙,也失去了控制,进入螺旋状态坠落。在坠落期间,飞机油箱又发生爆炸,将两个机翼全部炸飞,于是这个仅剩铅笔一样的机身就坠落在简阳的一块水田里面。

全机7人全部死亡,包括奥田喜久司大佐。

此战中,日军轰炸机被击落4架,包括一名大佐,数名大尉在内的十几人宣布丧命。我军损失2架飞机,牺牲3名飞行员。

此战之后,我国当地军民打扫战场,从96式轰炸机中抬出7具残缺不全的尸体,发现其中一具尸体佩戴着一柄黄金把的短剑,还有一尊银盒装的佛像。

经过懂日语的翻译辨认,短剑上写的是爆撃の王四个字,由此确认此人就是日军最著名的轰炸之王,奥田喜久司大佐。

抗战爆发之前,日本空军有四大天王,分别是三轮宽少佐、山下七郎大尉、潮田良平大尉、南乡茂章大尉。到了1938年,这四人不是被我军击毙,就是击落后被俘,现在连著名的轰炸之王也被打死,可见日军也遭受到很大的打击。

日本军部在得知指挥官奥田喜久司大佐座机没有返航的消息以后,非常震惊,随后通过潜伏的特工确认了他的死讯。

天皇对此极为伤心,追赠奥田喜久司为少将军衔,这也是抗战中我军击毙的日军最高军衔的空军飞行员。

日本军方为了遮掩奥田喜久司大佐战死的信息,居然谎称他是中弹以后,驾驶飞机撞向国军地面目标后,英勇牺牲的。

但当时的照片可以清楚的看到,奥田喜久司大佐坠机的地方周边都是水田,根本没有任何军事甚至民用目标,这种胡扯还有一点边际吗?

倒是和某宣部非常相似。

至于地瓦丁纳D510战斗机,它只有区区10架,因为机械故障很多,法国人拒绝提供零件等,很快就无法升空作战。

可惜啊,其实地瓦丁纳D510战斗机的20毫米机关炮是国军极为需要的,它是对付重型轰炸机的利器。

虽然两次偷袭重创日军,又击毙了轰炸之王,但这些显然不可能阻止日军对四川的大规模轰炸。

时间进入1940年,欧战已经爆发,波兰瞬间被德国击溃,德国和英法在西线对峙。

此时日本军部非常清楚,世界大战已经爆发,那么日本参战只是时间问题。

可还有百万大军陷入中国战场,无论南下还是北上都是极为吃力的,务必尽快从中国抽身。

自然,抽身最好的办法就是国民政府的投降或者屈服。

在日本人看来,因为无法发动大规模的陆地进攻,那么空军的轰炸就成为迫使蒋介石投降的主要力量。

而日本军方对1939年的轰炸非常不满意。日军高层认为前后炸死炸伤上万中国平民的战果太小,远不能让中国人恐惧到下跪,务必在1940年加大规模,彻底将重庆炸平,迫使蒋介石屈膝投降。

而且,当时日军高层认为和英美撕破脸应该在1到2年之内,他们迫切希望在和英美决战之前停止侵华战争。所以,在1940年全年,用尽一切力量也要猛烈轰炸重庆,压迫蒋投降。

所以,经过仔细研究,日本军部在1940年5月1日下达了全面轰炸的命令。

101号作战计划(1940年)

由于轰炸重庆成为侵华日军的头等大事,自然不能等闲视之。

5月13日,侵华日军陆军一派最高领袖侵华日军总司令和海军一派领袖侵华日军中国方面舰队总司令亲自面谈,制定了:以轰炸为主,以陆地为辅,彻底打消中国人抵抗意志的基本思路,并且制定了101号作战计划。

鉴于之前海军陆军各自为战,导致轰炸规模较小,每次出动飞机数量在50架以下,投弹量不过30,40吨。

因此,在日本军部的严厉命令下,为了此次101号作战,日本陆军和海军被迫忍怒进行合作。

陆军第3飞行集团从山西出发,海军第1联合航空队和第2联合航空队从武汉出发,一共出动297架飞机,全面轰炸重庆。

要知道,当时侵华日军的飞机总数约是900多架,轰炸机不到一半,其中还有一部分轻型轰炸机。换句话说,就是几乎所有的重型轰炸机都用在重庆轰炸了。

相比日军集中规模空前的轰炸机群,国军却正是自抗战以来,实力最虚弱的时刻。

经过长达4年的消耗,不但原有的各国杂牌飞机损失大半,苏联援助的几百架飞机也只剩下160架(战斗机112架),其中一半还是由苏联飞行员驾驶。而开战时候的老飞行员大多战死,新的飞行员水平相对较差,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地方训练。当时地处大后方的四川,云南都已经遭到日军的轰炸,都不是安全的地方。昆明航校的基本飞行训练也被日军飞机骚扰,所以飞行员的训练也是很严重的问题。

更关键的是,从武汉会战结束以后,苏联就开始大幅度减少许诺的军事援助。苏联人认为武汉会战以后,中日进入相持阶段,日本短时间内不可能打垮中国,中国自然也无力反击日本。这就是苏联最愿意看到的局面。

那么既然这样,除了最低层度保证中国不投降,给予很少的援助外,还有必要大量援助吗?

所以,苏联开始冷谈和中国的关系,并且尽一切力量试图达成和日本的同盟条约,从而彻底消除东部边境的威胁。

苏联心中很明确,中国只是他利用的对象,一旦没有利用价值,立即甩掉。因为苏联还占着中国的外蒙古和外兴安岭地区,一旦中国强大起来,肯定就是苏联的敌人。在苏联看来,中日没什么不同。

所以,从1940年3月开始,苏联命令在华的空军逐步回国,不参与中国的作战,并且在3个月内几乎全部撤退回国。苏联一方的援助也几乎枯竭,英美的援助一时又得不到,正是内忧外患,困难到了极点啊!

而此时日军在华飞机总数早已超过900架,不但数量上有绝对优势,质量上更是突飞猛进。日军已经逐步淘汰了战争刚开始的老式飞机,换成第二代较为新式的飞机。

比如抗战初期,日本海军还在使用老式的三菱89式舰载轰炸机,这种飞机还是一战期间的双翼,被国军霍克三战斗机修理的很惨。日军随即在1年内大体淘汰了这种飞机,换装先进的单翼97式舰载轰炸机,这种飞机用到珍珠港事变,随后又换上了更新式的飞机。

而国军一方则根本谈不上更新换代,连老式的飞机也买不到,在数量质量上都占极大的劣势。

而日军飞行员多是经过实战的老手,新的大批飞行员还在源源不断的加入中国战场。

国军飞行员则是打一个少一个,到了1940年,之前的700多飞行员已经殉国大半,著名的四大金刚:刘粹刚,乐以琴,李桂丹,高志航都已经光荣殉国。

此消彼长,下面战争的结果也就很好预计了。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