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全世界最著名的钉子楼要拆了

你可能看过这张照片。这是美国西雅图的一座钉子楼,它可能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钉子楼。不过这个礼拜有消息说,这座房子现在终于要拆了。

这座只有两个卧室的两层楼老房子位于西雅图巴拉德的西北46街,建于1900年,至今已有115年的历史。2007年,开发商在这个地段进行商业开发,其他住户的征地拆迁都十分顺利,但是这座房子的主人,86岁的老太太伊迪丝·梅斯菲尔德(Edith Macefield)却拒绝搬走。

这栋房产连地皮的总价值不过十来万美元,开发商一次次提高赔偿金额,最高开到100万美元,但老太太就是不为所动,开发商最后没有办法,只好修改了建筑图纸。建成后的商业大楼三面包围了老房子,这样的奇景瞬间传遍了全世界,让这栋老房子和倔强的老太太成为了一个传奇。

顺便说一句,梅斯菲尔德老太太本人极其神秘,并且可能极富传奇色彩。她孤苦伶仃一个人生活在西雅图,没有任何亲戚朋友,没有人知道她来自哪里。我看了下《纽约时报》在2008年的一篇报道,文中提到老太太常对来看望她的陌生人说起自己的故事:二战时她曾是一名英国间谍,历尽生死从纳粹集中营逃脱,后来辗转回到美国。她的业余爱好是写小说,曾经自费出版了一本1000多页、以一战后的欧洲为背景的小说,但是除了她自己以外,可能世界上没有第二个人有耐心读完过这本小说。在书的扉页印着一句话,‌‌“谨以此书献给B. Robert Aigner医生‌‌”,《纽约时报》找到了这名医生,但是对方只依稀记得曾经给老太太看过病,完全搞不清楚为什么老太太要把书献给自己。

老太太年轻时的照片。

旁边商业大楼开始建设后,为了对抗施工的噪音,老太太就播放交响乐把音量调到最大,她还对记者说:‌‌“我经历过二战,这样的噪音不会打扰到我。‌‌”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此后她竟然还和自己的敌人、商业大楼工地的工程主管,结成了一段友谊,在遗嘱中把房子送给了对方。

2008年,老太太去世,她的身世之谜也彻底被带到了另一个世界,恐怕再也不会有人知道。

老太太去世后之后房子几次易主。前几天《纽约时报》报道说,这座房子现在的新主人,北卡罗来纳州的一家投资公司,准备公开出售这座房子,目前正在寻找买家,这意味着这座房子很可能将被拆除用于商业用途。

消息传来,全美各地有许多人特地赶来和这座老房子告别,还模仿《飞屋环游记》在房子外面的栅栏上绑上了许多气球。

这几年国内强拆新闻不断,这座美国钉子楼也经常被中国人拿来作为观照对比的生动实例。不过我一直很反对类似‌‌“美国怎么样,中国怎么样‌‌”的简单对比,因为这样的对比往往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各自的社会和法律环境,显得简单粗暴乃至可笑。

《纽约时报》前几天采访了一些前来瞻仰老房子的人,请他们谈谈感想,这给我们提供了观察美国人如何看待这件事的有趣视角。

在美国城市的商业开发中,有一个很常见的词叫士绅化(gentrification),指城市建设过程中老社区建起商业大楼后地价飙升,穷人无法承受高租金而不得不搬离,家庭式的小饭馆小杂货店也无法和连锁商业巨头们竞争而不得不破产。许多社区的商业开发都会引起当地居民的抗议,认为会让低收入阶层沦为城市发展的牺牲品、破坏了原来的生活秩序和社区的传统风貌。

近十年,西雅图在进行大规模的建设。对于有些人来说,不愿意从老房子中搬走的老太太,是一个以一己之力对抗都市快速更新和士绅化、想要维护老西雅图风情的英雄。

还有些人说,老太太让自己开始思考: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一个城市、乃至一个人的一生,到底需要坚持什么?

36岁的婚礼摄影师Elizabeth Forte说,‌‌“我们这一代人,总是不停地往前走,总是在寻找新的东西,可是我们父母那一代人,却被留在了后面。‌‌”

Asuman Engin是居住在加州圣地亚哥的一名土耳其移民,这次她和丈夫带着5岁和11岁的两个儿子来看这座房子。她说:‌‌“我们想让他们知道,现代化并不总是一件好事,总是玩iPad也并不是一件好事,还有很多价值观的东西值得去思考。‌‌”

对另一些人来说,这可能只是一种一厢情愿的美化和误读,老太太只是单纯地固执倔强、不愿意从自己住了几十年的地方搬走而已。

不管怎么样,Macefield老太太已经以某种形式在西雅图这座城市获得了永生。西雅图已经有一个以她的名字命名的Macefield音乐节,logo就是这座小屋。西雅图还出现了一款以Macefield命名的鸡尾酒,很多年轻人甚至把小屋当成自己的纹身图案。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