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中国央行降准启示

四月十九日人行突宣布从四月二十日起下调存准率1个百分点,从19.5%降到18.5%。这是继二月下调0.5个百分点后,今年第二次降准,除了全面降准,还对一些金融机构采取定向降准。

可以看到,这次人行降准与以往不同。一是时间的突然性,从刚发布不少经济资料疲弱、第一季度外汇占款减少导致基础货币紧缩、配合财政的帐务置换等原因来看,市场早就预测人行将会降准,但没有机构能预测会在这个时间降准。即通过人行强力降准来缓和A股可能面临的震荡。从这几天股市的走势来看,尽管市场有不小的震荡,但降准的目的是达到了。不过,托市会严重弱化人行币策的权威性,所产生的后遗症不小。

二是这次人行降准强度远大于市场预期。因人行货币政策基本上采取微调原则,以往存准率下调多数是降0.5个百分点,但这次却降1个百分点,这次人行降准强度为何会这样大?

人行降准1个百分点,可以追溯到○八年底应对美国金融危机的冲击,当年人行3次降准降息,可以说是采取非常手段,无可厚非,但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人行的币策应该较稳定。但这次人行降准1个百分点,很大程度上与四月二十日股市可能面临暴跌有关。因此,人行希望加大货币政策的宽松力度,向市场注入更多流动性,缓和市场恐慌情绪。

不过,对于这次人行降准的行为,市场解释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政府新宏观调控思路得以确定。即希望如美国、欧洲、日本一样,通过造就股市的繁荣来救经济,扩大内需、化解企业债务风险、分散与转移银行风险、房地产去库存化、提振中国经济信心等。但是,要达其目的,还需要一系列的市场条件。比如,国内金融市场结构的调整,企业在股市债券融资比重全面提升;当前的高利贷经济萎缩,资金流入实体经济管道畅顺;证券市场的市场化程度提高,投资者趋向理性等。所以,政府新的宏观调控思路还需要一系列的重大改革来保证。

二是这次人行突然降准意味中国的货币政策将出现重大的转向,由以往定向微调转变为强力刺激。有人出来说,人行这种降准降息不是经济刺激政策,只不过是为了保证市场有合适的流动性,让存准率回归常态。此地无银三百两,如果人行的降准降息不是经济刺激政策,那么什么才算是经济刺激政策呢?在这些人看来,中国的大型银行存准率在18.5%,而中小银行在15.5%,与欧美国家银行存准率只在2至3%相比,具有较大下调空间。因此,这次人行降准只不过回归常态而已。

中国存准率的含义、体系、作用与欧美国家是完全不一样的。中、美都有法定存准率及超额存准率。但中国主要针对银行或机构(比如不同的银行实行不同的法定存准率),而美国主要是针对不同存款额。一四年,联储局法定及超额存款准备金达2.5万亿美元(法定和超额存款准备金之比为1:18),相当于美国10.4万亿美元存款的25%,相当美国GDP的20%;中国法定和超额准备金(两者之比为7:1)总额相当于106万亿存款的22%,相当中国GDP的37%。

美国银行业存款准备金水平高于中国,但中国绝大部分为法定存款准备金,而美国主要是超额存款准备金。这就使得人行频繁调整法定存准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而联储局存款准备金的增加主要是美国银行去杠杆化,把过多的流动性又回流到联储局帐户。人行存款准备金主要用来对冲外汇占款形成的流动性。因此,中国法定存准率的水平主要取决于外汇占款流入多少及流入速度。如果外汇占款突然收缩时,人行就得通过降准来向市场增加流动性。从这个意义上,这次人行突然降准很大程度上与今年第一季度外汇占款减少有关,也就是说,这次人行降准说之为人行货币政策的重大转向还没有确切凭证,还得进一步观察。

还有,如果人民币国际化,成为强势货币,那么资金流动就可能转向。如果大量的外汇再进入中国,外汇占款增长,那么人行降准的概率就会降低。除非当前中国的低通胀发展成持续和严重通缩,或中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进一步增加,那么人行降准的概率会增加。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发生的可能性不大。所以,这次人行降准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出现重大转向,还得进一步观察未来国内外经济走势。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