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中国经济仍走老路

官强民弱局势难改变

近日中国第七大富豪严介和正在状告六个地方政府拖欠基础设施合同款项。严介和说:“我们一定会打赢这场官司,相关记录和证据是确凿的。”其实,严介和与那六个地方政府的官司牵涉到现在许多地方的地方债违约风险问题。但是我们更看到民营企业与政府打交道的艰难,哪怕是一个名列第七的大富豪与县级政府之间的关系,政府依然处于更强势。

中国曾经实行计划经济,政府控制一切。改革开放之后,一方面传统思维、习惯依然,另一方面各级政府仍然控制社会上的各类资源,因此非国资企业在企业活动中对于各级政府还是难以平等处之。

柳传志说:“我不想改造环境”。王石说:“远离政治”。马云说:“跟政府谈恋爱,但不要嫁给他们。”王健林说:“亲近政府,远离政治。”他们的意思很清楚。这几个在中国大陆都算得上叱咤风云的民营大老板尚且如此,一般的民营企业还不离政府远一点?最近有人说:中国进入政商博弈的新周期。博弈的结果,所有人都知道,一定是政府大获全胜。

然而,现在有一桩事,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希望民营资本参与进来。那就是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项目,即是政府资本和私人资本合作的项目。

引诱民资参与“铁公基”

PPP项目一般都是国家基础设施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就是铁公基项目。铁公基项目一般是有利于整个社会和整个经济,因此其投资基本上也由公共财政承担。而且,但凡经济处于下行状态,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常常能有猛力拉动经济、改变经济下滑而转向重新繁荣的功效。这一点,在二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中是屡试不爽的。

但是,依靠政府投资搞建设对于经济发展的正面效应已经越来越小,最近五六年来更是成级数地缩小。不断加大政府投资拉动经济发展的力量不仅在减退,而其结果不是增加了政府财政赤字,就是必须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无论哪个结果的另一面必定是减少居民收入或者减少居民收入增长的幅度。中国居民收入无论是绝对数还是相对于中国这个世界第二经济体的相对数,都是够少的了。在一个居民收入占比小的国家中,已经投资建成的基础设施是很难发挥其最大效益的。

政府投资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正面效应越来越小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政府资本对市场敏感度不够,有些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发展并无多大作用,甚至有建成之后长期废弃而终成浪费。这在中共统治大陆的六十多年中是屡见不鲜的。

当前中国经济下行迟迟不见好转,习李政府想尽办法,可中国经济转型仍然不见成效,习近平只能以“中国经济新常态”掩饰之。可是,这样没有质量的“新常态”是不能一直下去的,于是,习李只得祭出老办法——加大铁公基投资和建设力度。去年十月开始,中国政府一直在部署加大这方面的投资,但是每次部署总是强调要吸引社会资本、民营资本参与进来,以图与过去江朱时代、胡温时代的经济刺激不一样。

吸收社会资本、民营资本参与铁公基,不仅可以减少政府投资数量,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利用的质量。多年来,政府投资的有些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社会效益不高的前提下,其经济效益也很低,有些甚至没有效益。这在社会资本尤其是民营资本看来,是不可想象的。相比之下,社会资本尤其是民营资本,市场敏感性很强,很少去做无用功。因此,政府大力宣导以PPP模式投资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大多对拉动当下的经济发展有助推作用,且有相当的投资回报率。所以中国政府去年以来一直大声呼吁,要搞PPP模式。

民营资本不轻易上钩

然而至今为止,中国政府向社会资本、民营资本开放的国有项目甚至国有垄断项目,社会资本、民营资本似乎都不大热心。根据最新报道,社会资本、民营资本参与PPP项目,多有受尽欺负之感,其中有三种典型现象。

一是该项目已是夕阳产业,吸收社会资本、民营资本进来,明显有借外来资本来救自己之嫌;二是在项目中占绝对控股地位,外来的社会资本、民营资本很少有发言权——纯粹是出钱“陪太子读书”;三是“政府吃肉、企业喝汤”。这典型的三种现象其根源都是政府强势、民营资本弱势的表现。

然而这种政府强势、民营资本弱势的格局,根本不会改变。

中共政府不能放弃国有企业,坚持国企在整个经济中占统治地位,不仅有巨大的经济利益,更有极重要的政治利益。中共政府控制了占统治地位的国企,就等于将中国经济形势掌握在自己手中。

因此习李只说国企改革,而从来不说国有资本退出一切竞争性领域,不再与民争利。习近平最近出手反腐至国企,其目的仍然不是放弃国企,而是把国企控制在自己人手中。

国企不是不要市场不要利润,但国企的高管是由政府任命的,国企的第一责任是向政府负责,它绝对听命于政府。因此,国有项目、国有企业注定是不会讲究市场和效益的。既然国企和国有项目不会把市场规律放在第一位,既然中共政府不肯放弃国企在中国经济中占统治地位,那么岂不是习李政府有意设下圈套,坐等民营资本来钻,来缓解中国经济困难。然而对于“唯利是图”民营资本来说,这点把戏还是能看穿的。国企和国有项目注定就不可能吸引到足够的民营资本的。

如此一来,习李苦心设计、经营的PPP项目,可能全部泡汤。他们只能走上江胡时代的加大政府投资力度的老路。这是中共政权的核心利益决定的,既是他们的悲哀,也是他们的无奈,更是他们的一盘死局。

《争鸣》2015年3月号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