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邓小平访日录音公开 称避谈钓鱼岛问题较好

访问期间,邓小平在东京的日本记者俱乐部举行了一次为世人瞩目的记者招待会。(资料图片)

日本记者俱乐部近日在主页上公开了日本历任首相及外国政要等召开记者会时的讲话录音。

其中包括1978年10月25日时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访日时在日本记者俱乐部举行的记者会上的讲话录音。

1972年9月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1978年8月,两国在北京正式签署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并于10月23日在日本东京互换批准书。

邓小平就是为了互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批准书在10月22日至29日对日本进行访问的。这也是中国国家领导人在二战后首次正式访问日本。

访问期间,邓小平在东京的日本记者俱乐部举行了一次为世人瞩目的记者招待会。参加记者招待会的400多名记者来自共同社、时事社、路透社、合众国际社、美联社、法新社、德新社等著名新闻机构。这是中国领导人在出访时第一次同意以“西欧方式”同记者见面。

中日关系

邓小平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是继中日邦交正常化后两国关系中的一件大事。在此喜庆的日子里,我代表华国锋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向日本政府和人民表示热烈的祝贺,对长期以来为促进中日友好和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缔结作出不懈努力的日本朝野人士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缔结为中日睦邻友好关系建立了更加巩固的基础。为进一步加强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方面的友好交流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前景。这是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的。中日两国进一步发展睦邻友好关系无疑将对恢复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和平与安全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谈到中日两国的友好关系时,邓小平说:“中日两国人民有着两千年的友好交往的历史和悠久的传统友谊,中日友好源远流长,有着坚实的基础。尽管中日之间有过一段不幸的历史,中国人民遭受了深重的灾难,日本人民也受害不浅。但是这与两千多年的友好历史相比,毕竟是很短暂的。现在中日两国友好交往的新高潮正在到来。我们应该向前看,放眼未来,共同努力,使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他还说:“中日两国人民都热爱和平。我们同情广大日本人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遭遇,充分理解日本人民要求和平的强烈愿望。中国人民为了建设自己的国家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也需要一个和平的环境。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当今的世界并不安宁,霸权主义者到处伸手,无孔不入,严重地威胁着世界和平与国际安全,新的世界大战的威胁是客观存在。我们有必要把战争危险的增加如实地告诉人民。各国人民提高警惕加强团结做好准备打乱霸权主义的战略部署。战争是有可能推迟。中国和日本都面临着霸权主义的现实威胁。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明确规定,中日两国不谋求霸权。同时反对任何其他国家和国家集团谋求霸权。这是国际条约中的一个创举。”

领土争议

就中日两国围绕尖阁诸岛(中国称钓鱼岛)问题对立的讲话录音中,邓小平表示,双方约定不涉及这一问题,这样的问题放一下不要紧。

有日本记者提问中日两国政府将如何解决尖阁列岛的问题。

邓小平回答:“我们叫钓鱼。这个名字叫法不同,这点双方确实有不同的看法。我们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时候,我们双方约定不涉及这样的问题。这次谈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时候我们双方也约定不涉及这样的问题。”

去年12月30日,英国档案馆解密了1982年9月日英首脑会谈的谈话记录。

档案显示,时任日本首相铃木善幸当时在会见到访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曾透露,日中之间就尖阁诸岛(中国称钓鱼岛)归属问题达成谅解和共识,同意“维持现状”。

日本政府目前否认日中就尖阁诸岛(钓鱼岛)问题存在谅解和共识,主张日中双方并没有就搁置或维持现状达成共识。

这次日本记者俱乐部公布的邓小平访日讲话录音再一次印证了中日两国领导人曾经对这一问题采取“搁置”态度。

邓小平回答日本记者提问时还说,搁置这一问题在当时是一个明智之举。

他说:“就中国人的智慧来说也只能想出这样的办法来。因为一涉及就搞不清楚的,但是有些人倒是想在这些问题上挑一些刺啊,阻碍中日关系的发展。所以,我们两国政府避开谈这个问题时比较明智的。”

他还说:“这样的问题摆一下不要紧,一摆十年也没关系。我们这代人智慧不够,这个问题谈不拢,我们下一代人总比我们聪明一些。总会找到一个大家都能够受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但是自那以来,中日两国就有关钓鱼岛的主权问题一直存在很大的纠纷。

2012年日本宣布将钓鱼岛等岛屿国有化的计划更让两国在这一问题上的争执加剧。之后无论从领空还是领海方面双方都发生不少摩擦,两国关系日趋紧张。

作为成立45周年纪念项目,日本记者俱乐部去年着手将保存的盒式和开盘式录音磁带声源转换为数码格式。今后还将公开更多的录音资料。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