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中国加入全球宽松政策大潮

就在两周前,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还在达沃斯论坛上告诉全球商业精英不要担心中国经济增长放缓。

但目前中国政策制定者似乎有点坐不住了,中国央行加入了全球央行放松政策的阵营,周三晚间宣布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

澳新银行(ANZ Bank)称,通过将存准率下调50个基点,中国央行可以向银行系统注资人民币6,000亿元(合960亿美元)。中国大型银行存准率由20%下调至19.5%,这是2012年以来央行首次下调存准率。去年11月末中国央行曾宣布降息。

中国经济放缓在资金外流和人民币波动方面得到体现。人民币兑美元贬值,美元从去年10月末的人民币6.11元升至人民币6.25元。澳新银行认为,央行下调存准率的一个原因是希望缓解一定程度上由去年年末以来资金外流导致的货币环境趋紧局面。中国去年第四季度资本项目逆差创下1998年以来最高水平,因资金退出了投资者一度争相进入的中国市场。美国加息预期和中国降息预期可能进一步引发资金外流,对人民币构成下行压力。春节的临近(流动性通常在此期间趋紧)也可能是促使央行调整政策的动因之一。

澳新银行预计央行不会允许人民币大幅贬值。澳新银行称,中国官方一直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并通过干预限制美元兑人民币的大幅涨势。澳新银行称,降准将允许中国央行继续干预汇市,但同时又不会产生回笼流动性和推高货币市场利率的效果。

到目前为止,中国几大决策机构都反对像过去一样采取传统的大规模刺激措施驱动经济。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7.4%,创1990年以来最低年增速,但高层经济官员暗示经济放缓是经济向更加可持续增长水平的过渡阶段。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在达沃斯论坛上表示,如果中国经济放缓一点,但中长期经济更具可持续性,他认为那是好消息。

着力解决一直困扰经济的失衡问题是正确的政策道路,但中国政府需要确保这个向更慢但更加可持续的经济增长过渡的过程不会超出自己的控制能力范围。低成本且可轻松获取的信贷导致中国经济增长此前过度依赖固定资产投资,一股建设热潮虽然助推了经济增长,但也导致房地产过剩,同时中国制造业连续几个季度处在产能过剩和批发价格下降的重压之下。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已表示,中国经济必须过渡到增长率较低的“新常态”,但保留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以减少负面影响的选择。而央行此次降准似乎就体现了所谓的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在中国经济向更可持续增长过渡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债务和企业债务水平上升与经济活动放缓交织在一起是最令投资者们担心的。住宅价格下滑引发了外界对于一些房地产开发商财务状况的担忧。佳兆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近期成为关注焦点。由于多位高管离职同时楼盘销售被政府加以限制,投资者对该公司的海外债券偿付能力提出质疑。对于依赖土地拍卖的地方政府而言,房地产市场低迷也影响到了他们的一大财政收入来源。去年第四季度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所得同比下降21%,总财政收入同比萎缩3%。

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经济学家张智威本周早些时候在《巴伦周刊》亚洲(Barron's Asia)说,中国面临的最大风险因素是财政收入下滑,因此政府将大举放松货币和财政政策来实现2015年7%的经济增速。

一些专家预计,处理上届胡锦涛和温家宝政府遗留的债务驱动增长问题成为重点任务,因此今年和明年的经济增速可能会被引导至7%以下。1月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简称IMF)将2015和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分别下调至6.8%和6.3%,此前该机构对今年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期为7.1%。这些数字可能对全球其他国家的决策者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然而相比之前两位数的经济增长率还是出现了显著回落。在全球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期,中国政府推出了人民币4万亿元的超级刺激计划,一度推动中国经济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

中国政府支持经济增长的举动可能会受到投资者欢迎。近几个月来上证综合指数大幅走高,过去一年该指数累计涨幅达到55%,毫无疑问这次的降准将提振投资者人气。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