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试论项羽的人格魅力

提要:西楚霸王项羽是古往今来妇孺皆知的大英雄。在一个“胜者王侯败者寇”的观念国度里,人们竟“不以成败论英雄”而对项羽予以礼赞,从而形成中国历史上一个奇特的文化现象。其根源即是项羽的人格魅力。笔者试从“学万人敌”的志向、“彼可取而代之”的抱负、“破釜沉舟”的壮举、“诸侯将膝行而前莫敢仰视”的威严、“将五诸侯灭秦”的功绩、“垓下歌”的柔肠、“毋徒苦天下之民”的荣辱观、“至今思项羽”的千古咏叹等方面予以阐述。

在中国历史上,“胜者王侯败者寇”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然而却有一人例外,那就是西楚霸王项羽。在推翻秦王朝之后的楚汉战争中,刘邦战胜了项羽,成为汉王朝的开国皇帝。两千年来,人们却不把项羽当作“寇”,而是视为失败的英雄。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所著《史记》中,将项羽列入《本纪》,与秦始皇嬴政、汉高祖刘邦等帝王并列。其理由是“政由羽出”,“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项羽的功过是非一直是历代人们议论的永恒话题。在现代学者中,甚至有人提出改写《中国历代纪元表》。其理由是刘邦汉五年才“登位”建立西汉王朝,自秦亡至汉五年期间是项羽的西楚王朝。此论不无道理。当然,这是历史学家们讨论而应统一认识的问题。不管怎样,对项羽这个历史人物的“不以成败论英雄”的共识,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奇特的文化现象。这就是项羽文化。究其根源,当来自项羽的人格魅力。本文试从志向、抱负、壮举、威严、功绩、柔肠、荣辱观、千古咏叹等八个方面予以阐述。

一、“学万人敌”的志向

项羽出生于战国末期的楚国辖地今宿迁,秦统一全国设置为下相县。故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其父母史书无载,从小即由其季父项梁扶养成人。项羽少年时代在家乡“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他认为“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而要“学万人敌”。他不满足于读书识字,也不满足于学剑的单打独斗,他的志向是学习指挥千军万马的“兵法”。

他“才气过人”,读书虽不多,但他在垓下被困即兴所吟唱的《垓下歌》,却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在举义起兵时,他“拔剑斩守(会稽郡守殷通)头”,“击杀数十百人”;在“身死东城”自刎之前,与汉军“持短兵接战”,他一人即“杀汉军数百人”,其剑法的出神入化可见一斑。他学兵法“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并不能理解为他不求甚解,而是不肯死记教条,实则活学活用。我们从刘邦夺取政权六年后,他看到原项羽部将黥布“造反”布下的军阵“如项籍军”而仍心有余悸,可知项羽死后其“兵法”仍在发挥其威力。班固《汉书•艺文志》中记载的兵法书中有《项王》一篇,可惜这篇项羽“学万人敌”的《兵法》后世失传。

二、“彼可取而代也”的抱负

项羽的祖父项燕是楚国的名将,在楚秦交战中被秦将王翦所围,兵败自杀。项羽从小就有着极为强烈的仇秦和复仇之心。他于青少年时代即随季父项梁“避仇于吴中”(吴中并非狭义专指今苏州,而是泛指太湖流域一带)。项羽二十三岁时曾目睹秦始皇巡游会稽的威严浩大场景。作为从小立志“学万人敌”、仇视秦王朝的项羽,不顾秦法的严酷和亡命江湖的身份,竟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也”的惊天之语,吓得项梁赶紧掩其口:“毋妄言,族矣!”从此项梁对这个胸怀大志的侄儿更加器重。

项羽的远大抱负非首举反秦义旗的陈胜和最后夺取胜利果实的刘邦所可比。陈胜作为“与人傭耕”的农夫,“材能不及中人”,“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乡时之士”,虽自立为王“号为张楚”,但仅数月即被“其御庄贾杀以降秦”。刘邦在发迹前,同乡萧何曾言:“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在他担任小吏泗水亭长期间,曾服徭役至咸阳目睹秦始皇出游,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刘邦的喟叹是对秦始皇的威严奢华羡慕不已,但他没有敢想“彼可取而代也”。其志向、抱负与项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就正因项羽有灭秦“取而代”的抱负,“遂霸有天下”。

三、“破釜沉舟”的壮举

“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最为关键的一战,也最能体现项羽的军事天才的一仗。举义之初,项梁听信范增的建议,立前楚怀王熊槐之孙熊心为楚王,仍打出楚怀王旗号反秦。这对当时楚地百姓支援义军反秦曾有一定的号召力。但当项梁在定陶战死后,楚怀王熊心夺了项梁的余部,反让刘邦单独带兵,而项羽的地位受到一定的轻视。熊心重用毫无实战经验的宋义为“上将军”,而项羽只为“次将”。

在抗击秦军主力的交战前夕,宋义“久留不行”,“饮酒高会”,置“国家安危”于不顾。项羽出以公心,以非凡的勇气和巨大的魄力,诛杀了宋义,获得正式军事指挥权。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挽救了反秦武装,为巨鹿之战的胜利提供了组织保障。他“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在巨鹿之战中,“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一举消灭了秦军主力。巨鹿之战作为艰苦卓绝的“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壮举,表现了项羽一往无前、视死如归的精神,也表现了项羽举重若轻、以少胜多、化指挥员的意志为全体战斗员的决心的卓越的军事才能,是中国军事史上最为著名的战役之一。

四、“诸侯将膝行而前莫敢仰视”的威严

项羽在巨鹿之战前,对宋义的“斩首夺将旗”,“威震楚国,名闻诸侯”。巨鹿之战中,“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无人敢于参战。巨鹿之战消灭秦军主力之后,各路诸侯反秦武装,慑于项羽的威严,人人诚惶诚恐。“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依靠自己的实力和战绩,获得了各路诸侯反秦武装的承认,从而成为天下诸侯的“盟主”。

项羽在青少年时代“避仇于吴中”时,因“力能扛鼎”而博得当地年轻人的敬畏,那是威严的初露。巨鹿之战后,被诸侯拥立为“盟主”,这是威严的展露。联系楚汉战争中的名将韩信曾对刘邦说的“项王喑噁叱咤,千人皆废”,即项羽怒吼一声,上千人都吓得瘫倒在地的史实;联系项羽在荣阳广武“与汉王挑战”,“汉有善骑射者楼烦……欲射之,项王瞋目叱之,楼烦目不敢视,手不敢发,遂走还入壁,不敢复出”的史实;联系项羽突出“垓下之围”至东城,复被“汉军围之数重”,“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汉将杨喜被“项王瞋目而叱之”,“人马俱惊,辟易数里”的史实,可以看出,项羽的威严,给对方的心理上产生多么大的征服力、震撼力、威慑力。

五、“将五诸侯灭秦”的历史功绩

秦始皇消灭六国时的大屠杀,秦王朝建立后的种种暴政,埋下了无数仇秦的火种。陈胜的揭竿而起,天下反秦的烈火迅即达“燎原”之势。项羽二十四岁起兵反秦,顺应历史潮流,仅用了三年时间(公元前209—206年),就率天下诸侯反秦武装消灭了暴虐的秦王朝,掌握着秦亡汉兴之际的国家命运,改写了中国历史。这是项羽的巨大的历史功绩。

如果没有项羽这样的历史人物出现,当年的反秦斗争将进入低潮,秦王朝的统治得以“喘息”而沿续。反秦斗争尽管此起彼伏、如火如荼,但没有一个非凡的强有力的领袖,反秦武装何时可以重整旗鼓推翻秦王朝亦难以预料。秦末的时势为项羽提供了展现非凡天才的大舞台,而项羽的个人魅力又反作用于时势,加速了秦王朝的灭亡。

项羽一生有四件事为后人所诟病:一、坑杀秦降卒;二、火烧“秦宫室”;三、对久攻不克的襄城“屠城”;四、逐杀义帝熊心。关于坑杀秦降卒,《史记•项羽本纪》载:“……秦吏卒尚众,其心不服,至关中不听,事必危”,故“楚军夜击坑秦降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此记载固然揭示项羽“残暴”的一面,但也揭示项羽不得不有所为的无奈的一面。二十万降卒对于补充项羽的兵力自然是好事,但“其心不服”若反叛将给项羽灭秦大业带来不堪设想的严重危害。当断不断反遭其乱,当时的情势迫使项羽宁愿选择“坑杀”而不能让其反叛。看来项羽坑杀秦降卒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之举。此举固然引发关中父老的仇恨,但对于天下苍生而言,屠杀秦军毕竟是让他们感到快慰的事。

项羽“屠咸阳”,“烧秦宫室”确大可不必。对襄城的“屠城”确殃及无辜令人发指。但应该看到,在两千多年前的战争年代,“烧”、“屠”和“烹”,都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至于逐杀义帝熊心,是项羽策略上的失误。熊心本来就是举义时笼络人心的“招牌”。但他在反秦斗争中多方制肘项羽,几乎酿成巨鹿之战的功亏一篑。楚汉战争结束之后,不管是项羽还是刘邦都会除掉熊心这个“傀儡”的。项羽过早地逐杀熊心反让刘邦以此为借口向项羽扣上“不义”罪名,造成项羽政治上的被动。总之,对项羽的“诟病”,并不能抹杀其灭秦的历史功绩。项羽“功”大于“过”当是历史公论。

六、《垓下歌》的柔肠

项羽自起兵反秦和随后的楚汉战争八年间,“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其中最为著名的巨鹿之战和彭城之战,作为出奇制胜、以少胜多的战例而载入中国军事史册。但由于他政治上的幼稚和性格上的刚愎自用,没有意识到灭秦之后,他与刘邦的两大军事集团间,已由反秦的“友军”转化为争夺天下的“敌军”,多次失去“斩首”刘邦的机会。军事上对刘邦的战略包围缺乏足够的重视,更没有积极的应对措施,相反被刘邦使用政治手段对其离间、分化、瓦解、招降、纳叛,致使项羽在战略上陷入严重的被动局面。乃至刘邦、韩信、彭越等联军对其合围,这就是著名的“垓下之围”。

《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间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则夜起,饮帐中……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一曲《垓下歌》唱断了多少柔情与愁肠!虞姬的和诗《史记》无载。后之《楚汉春秋》载:“歌曰‘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如此成熟的五言诗歌,在楚汉战争时期是不可能出现的,该诗当为后人之伪作。但确也反映出虞姬的心声。虞姬的结局史书无载,可能性最大的是她自刎了。鉴于虞姬对项羽的忠贞爱情,她不愿拖累项羽,使其放开手脚突出重围。其次她不愿受辱落入刘邦之手。霸王别姬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一段缠绵悲壮的英雄美人佳话,让人羡慕与赞叹!项羽是少见的悲情英雄,是粗豪与柔情、勇猛与重情水乳交融的奇男子。《垓下歌》反映出这位叱咤疆场的盖世英雄的重情重义的另一面。

七、“毋徒苦天下之民”的荣辱观

“天下苦秦久矣!”这句话陈胜说过,刘邦等也说过。但“毋徒苦天下之民”出自项羽之口,则反映出项羽更高的思想境界。我们从项羽在荥阳隔广武涧对刘邦所说的话,和在自刎之前“欲东渡乌江”以图东山再起的矛盾心理中对乌江亭长所说的话,可窥其荣辱观。

《史记•项羽本纪》载:“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漕。项王谓汉王曰:‘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项羽“卒困”东城“自度不得脱”,既想东渡乌江,又无颜见江东父老,其矛盾心理中所对乌江亭长说的:“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前者项羽想与刘邦决战,目的是尽快结束战争,避免因你我二人争夺天下而让百姓继续受苦。后者矛盾心理中表达了他恥于渡江再起兵,愧于再见江东父兄的心声。其实“卷土重来未可知?”(唐杜牧《题乌江亭》诗中句)但项羽决心“自刎”以死谢天下苍生。以上这些史实,都反映出项羽以一人独生为耻,以百姓受苦为耻,而以“天下之民”皆生为荣的荣辱观。

八、“至今思项羽”的千古咏叹

项羽武功盖世,功业盖世。他从政治权力的巅峰坠入人生的最低谷,其大起大落、重情重义的悲剧人生,千载之下令人敬仰、惋惜与同情。在中国古代咏史的诗歌中,以咏项羽的政治得失内容的诗为最多。产生像杜牧、王安石、李清照等诗人的咏史诗名作。而尤以宋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脍炙人口。在中国传统诗歌、绘画、戏剧、散文等领域中,项羽是一个不朽的艺术典型。历代评论项羽的专著和文章层出不穷。项羽和虞姬的故事家喻户晓,形成独特的项羽文化现象。

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读史记之项羽》一书中说:“在一个盛行‘胜者王侯败者寇’的观念国度里,竟然还有一个失败的项羽受到后人如此的礼赞,反复的评述。他让人叹息,让人感慨,让人伤感,让人敬佩。他的血性,他的柔情,让人挥之不去,咏之不足。他虽然像一颗流星,在历史的长河中一闪而过,但他却成了一个文化符号,被人们无数次地品评着。这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奇特的文化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之一是项羽的人格魅力。”谨以王立群教授的这段饱含感情的评论,作为本文的终结。

2012-03-21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