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老萨说史117:抗战的中国没有朋友(4/4)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一十七(新抗战系列之三十九)

胡适博士是个很了不起的文人,他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

孤立主义是一种外交政策。它通常由防务和经济上的两方面政策组成。在防务上,孤立主义采取不干涉原则,即除自卫战争外不主动卷入任何外部军事冲突;在经济文化上,通过立法最大程度限制与国外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威尔逊总统打破这种传统,派兵远征欧洲。战争结束后,美军在欧洲伤亡50万人,美国又没有通过一战确立在世界的领导地位,威尔逊的理想主义完全破灭,美国民众对此也极为不满。

于是不参与美洲以外事务的孤立主义重又泛滥。流行在公众中的一种思想情绪是:美国政府把数百万青年送到欧洲战场上流血牺牲,原来是为了填满军火商的钱袋。

美国民众不愿意卷入战争,也反对战争。

虽然罗斯福总统等人都知道美日必将一战,所以如果美国不先发制人,将来就会陷入严重的被动(类似于后来珍珠港事变后的1年时间)。

可惜政府无法违背民意,只能想办法迂回。

中国政府本来就没有对英法抱太大希望,但对于美国来说,一直有着比较大的希望。

因为美国和日本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日美爆发战争在蒋介石看来只是时间问题。

所以美国是仅次于苏联,最有可能长期援助中国的国家。

但此时美国政府油盐不进,一毛不拔,国民政府也实在没有办法。

由于几乎走投无路,蒋介石被迫将最有名的外交大将,在国际上非常有名的胡适博士于1938年派到美国担任大使。

胡适博士早在清末就在美国留学,先后在美国7年之久,对美国还是比较熟悉的,他自知完全没有把握,但出于中国文人身卑未敢忘国的精神,硬着头皮接受了这个任命。胡适博士当时就自嘲说,他就是一个过河卒子,能走多远是多远,不敢奢求什么,只能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当他在1938年10月从法国赶赴到美国的时候,武汉和广州刚好先后失陷。当时三分之一个中国已经沦陷,抗战形势严峻,而美国政府对中国外交人员态度极为强硬,似乎根本没有任何外交交涉的余地。

当时中国驻美国的外交人员大多灰心丧气,有的认为在美国做外交官根本没有作用,甚至纷纷要求回国上前线,干脆和日本鬼子拼了自己一条命算了。

胡适刚到美国,就立即开会勉励使馆人员不要灰心。会上胡适博士语重心长的说:我们是最远的一支军队,是国家的最后希望,决不可放弃责守。我是明知国家危急才来的。国家越倒霉,越用得着我们。我们到国家太平时,才可以歇手。

胡适到了美国以后,立即在美国民间大肆宣传中国抗战的真相,中国在抗战中的艰难处境,中国抗战对美国的帮助。从1938年开始,胡适在美国全境四处奔走,用尽一切力量,即所谓的行万里路,讲百次演。

1942年上半年美国《华盛顿邮报》载:中国驻美大使胡适,最近六个月来遍游美国各地,行程达三万五千里,造成外国使节在美旅行之最高纪录。胡大使接受名誉学位之多,超过罗斯福总统;其发表演说次数之多,则超过罗斯福总统夫人;其被邀出席公共演说之纪录,亦为外交团所有人员所不及。

胡适做大使时也每向好友倾吐他行万里路,讲百次演的苦差事:“今年体质稍弱,又旅行一万六千英里,演讲百余次,颇感疲倦。我在此三年,不曾有过一个周末,不曾有一个暑假。”据他自己回忆:“本人在美任大使数年,赴全美各地演讲四百次之多。”

由于过度疲劳,胡适还在1938年底突发心绞痛,险些送命。美国医生当时跟他说,必须立即停止工作,长时间修养,不然随时可能发病而死。就算现在不死,如果不加修养保护心脏,下面肯定会死于心脏病,要知道当时胡适也不过40岁出头。

但因为国内情况危急,胡适根本没有时间考虑自己,他几乎没有休息一天继续回到岗位,继续为抗战到处宣传。

最终胡适博士果然因为心脏病突然不幸去世,也就是当时留下的疾病。

除此以外,胡适博士为人也非常正直。胡适等为国家办差,自然有经费开支,但是,他从不乱花一分钱。据同行的张忠绂回忆,他们到美国后,凡事节俭,住最便宜的旅馆房间,胡适还主动提出自己不拿月薪。其次生病期间,胡适也是完全用自己的薪水付账,没有用国家一分钱。由于薪水微薄,这一次生病就花费了8个月的薪水。

对于胡适博士的情况,日本政府大感震惊,急忙寻找对策。

代表日本官方的《日本评论》曾发表评论说,日本需派出三个人一同出使,才可能抵抗得住胡适。那三个人是鹤见佑辅、石井菊次郎和松冈洋右,分别是文学的、经济的和雄辩的专家。

除了民间以外,胡适还不断的和美国外交部打交道。因为是身为弱国的中国向美国求援,一向为中国一流才子的胡适博士也只得低三下四。当时美国国务卿赫尔是个老官僚,态度极为傲慢。赫尔每每接待胡适博士就像老师教训小学生一样,动辄大声训斥。

胡适博士在国内是个最著名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无党无派,无羁无绊,从不向任何人低头,也没有必要向任何人低头。就连蒋介石的内地宋子文,胡适也敢和他硬抗,一点也不屈服。

但此次是为了国家的利益,胡适博士也只能低三下四,察言观色的行事,为的也就是不和美国人翻脸,虽然事后经常气的全身发抖,心脏病也有几次轻微发作。

他有时沉重地对身边助手说:我一把年纪,头发也白了。一辈子没受过气,到老却还来受这气恼,真是何苦来。

抱怨是抱怨,胡适博士却没有因为这种心理减少自己对工作的热情,仍然忍辱偷生般的和美国外交人员接触,在一次次的训斥下要求美国提供援助,协调中美的关系。

也许大家不觉得,这对于一个知识分子来说,是多么不容易的啊,老萨本人就深有体会,呵呵。

本来美国政府是准备对中国一毛不拔的,这样绝对不会激怒日本。

但在胡适博士的周旋下,美国政府也开始有所转变。

1938年,在胡适博士和众多中国外交人员的努力下,美国政府终于有所作为。他们借口日本飞机肆意轰炸中国平民,是反人道的行为,要求美国的飞机制造业自律,不向日本出售一切飞机和相关配件,这就是所谓的道义禁运。

道义禁运虽然没有法律效应,但实际上还是很成功的。

1938年下半年头4个月,美国出售给日本航空器材仅有7000美元。

经济上,美国通过收购中国政府手中大量白银,提供给中国高达1亿3800万美元的现款,其中4800万美元被用于购买军事物资,这笔钱是在中国急需要外汇的时候提供的,也算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中国通过这4800万美元,购买了一大批用于作战的军火武器,也给日本人造成很大的麻烦。

虽然如此,但关于美国直接提供给中国的贷款上却没有任何进展。受宪法影响,美国政府不能直接提供贷款给中国。

1938年底,情况有了一定转机。在日本政府第二次近卫声明中,日本开始明确宣布要建立东亚新秩序,并且狂妄的宣称谁将是西太平洋的主人还很难说。日本毫不掩饰其要把西方大国利益从东亚扫地出门的打算,这无疑于公然同美国宣战。

由此美国国内舆论大哗,加上胡适博士在美国全境的宣传,美国国内民众也开始倾向于援助中国。

1938年12月美国让自己的进出口银行,向中国银行提供2500万美元的现款。但这并不是无偿的,还需要中国在5年内偿还给美国22万桶桐油,这就是著名的桐油贷款。

注:桐油是中国的特产,中国也是全世界种植油桐最多的国家。桐油是制造油漆、油墨的主要原料,也大量用作建筑、机械、兵器、车船、渔具、电器的防水、防腐、防锈涂料,并可制作油布、油纸、肥皂、农药和医药用呕吐剂、杀虫剂等,直到今天也是中国一项重要的出口物资。

虽然这2500万美元是需要中国人买单的,但这是美国在抗战开始以来,第一笔对中国的大额现款援助。

不用说,这笔现款也都变成了大量的军用物资,运回了中国国内。

1939年,在胡适博士一年多的游说下,美国总统罗斯福下令取消《日美商约》,这是美国在恐吓日本,表示美国随时可能对日本进行经济制裁。

虽然事后美国并没有立即对日本禁运,但这总是一个极好的势头,胡适对此极为兴奋。

他对一些美国朋友说:美国前次宣言废止日美商约,确已挥动其最锋利武器,美国且可为和平与正义而利用其锋利无比之武器以付诸日本。中国抗战愈久,其地位亦愈强。中国前途之关键,悉操于中国之手。中国继续抗战二十八个月,或至五年,则将来交涉时,中国之地位当愈见有利。

果然,形势很快好转。

1940年6月中旬,随着欧战的大规模爆发,罗斯福逐步开始对日本强硬。他先是任命了两名一贯主张对日持强硬立场的共和党人史汀生、诺克思入阁,分别任命为陆、海军部长,从而大大增强了政府中的强硬派力量。

7月2日,罗斯福颁布了第一道禁运令。命令把三类物资列入颁发出口许可证的范围:一、一切武器弹药、军事装备;二、所谓“非常时期战略物资”,包括铝和镁在内的原料;三、飞机零件、装备、附件、光学仪器和金属加工机械。但命令没有包括日本最需要的石油和废钢铁。由此,对日本的禁运就要开始了,这是中国外交的巨大胜利。

除了禁运以外,美国还继续提供给中国援助。

1940年9月,随着日本政府和维西法国在德国的压力下达成协议,日军从中国境内开赴越南,随后占领了越南,老挝和柬埔寨。

这显然是日本明确南下占领东南亚的一个标志,对此美国政府感觉到了直接的威胁,加上国内民众因为胡适等中国外交人员的宣传,几乎一边倒的支持中国。

在日本入侵印度支那之前,已经得到确切情报的美国政府决定再次援助中国。他们在1940年提供给中国2000万美元贷款,但也不是无偿的,要求用云南生产的优质锡矿5万吨作为付款,付款时间可以长达5年时间,这就是滇锡贷款。

虽然还是有偿的,但毕竟人家愿意去买。这笔钱对于武汉会战后损失巨大的国军,也是极为关键的雪中送炭。

10月22日,美国第三次贷款给中国,中美签订了《钨砂借款合同》,贷款给中国2500万美元,5年内以运售钨砂偿还,这就是钨矿贷款。

由此,美国到1940年已经贷款给中国三次,但总额不过7000万美元,而且要求中国通过桐油,锡矿钨矿作为偿还。

同时美国还通过购买中国白银,提供给中国1亿3800万美元。

也就是说一共提供给中国2亿美元,但全部是有偿的。换句话说,也算不上是援助。

胡适博士本人则带着心脏病,一直将工作坚持到1942年1月,也就是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订了《对法西斯轴心国共同行动宣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1942年8月,由于中美合作已经正式形成,加上胡适心脏病非常严重,被迫辞职返回国内。

当时胡适每次出门,都在车中带上用于急救的药品,以防备突然发病。

中国人民不会忘记胡适博士对于学术上的巨大贡献,也不会忘记胡适博士对抗战的巨大贡献。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胡适博士才是真正的知识分子的典型。他们无论是做研究,还是投身报国,都是完全为了国家民族。

他们不做空虚的幻想,而是像胡适说的那样,“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言必有证”,一步步务实的做事态度。

相比同为北大老师的陈独秀,胡适无论人品还是对国家的贡献(陈独秀因为嫖娼被开除出北大),都大大超过他了。

结论:至少在1940年之前,英法美都没有给中国大规模的帮助。所以,至少在抗战初期,英法美都不算是我们的朋友。

以美国为例,虽然珍珠港事变日美全面开战之后,美国通过租借法案援助给中国大量物资。但至少抗战初期和中期,老美都是在一旁观望,没有给我们很大帮助。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