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老萨说史116:掘开黄河真相(4/4)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一十六(新抗战系列之三十八)

国民政府的救济现场

4.兰封失守到底有多大影响

中共方面一直把黄河放水的责任的推给兰封的失守。

其实稍微研究一下就会觉得这种观点比较可笑。

兰封战役第一目的在于拦截14师团,以挫败该师团占领商丘,切断徐州大撤退的意图。显然这个意图很顺利的实现,那么所谓歼灭14师团不过是次要目的,无论是否歼灭14师团,对整个战局没有任何决定性影响。

至于5月24日兰封被日军14师团突袭导致意外失守,也自然跟黄河决堤没有任何必然联系。

国军随即以优势兵力反攻兰封,并且终于在3天后5月27日收复兰封。

但此时日军第16师团,第10师团,第3旅团和第13旅团共8,9万大军已经杀入河南境内,还有几个师团很快就要进入河南境内。

这样来看,以河南境内国军现有兵力(不过十万人),战斗力较弱。即使兰封不失守,他们也绝对不可能在日军援军到达兰封的四五天内,歼灭一支日军机械化甲种师团4万人。毕竟武汉会战期间中国军队集中十多万大军,在万家岭一带用了十一天时间才歼灭了一万多人的日军乙种106师团。

日军在二战防守顽强是众所周知的,在美军苏军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还往往战斗到最后一个人。

此时日军在火力上还占优,又有大量装甲车辆,国军不可能迅速取胜。最多是给予重创,然后还是会放弃兰封。

退一万步说,就算国军在四日内全歼了有三百多辆装甲战车的第14师团,那么必然遭到严重损失的国军如何面对三,四天后就赶到的日军近10万大军呢?兰封一样还是守不住。

所以兰封战役胜负对黄河放水没有什么影响,最多只有一些推动作用。

对于黄河是否要防水,关键在于日军是否准备迅速占领河南,逼近湖北。如果日军有这个企图,那么就必须防水。

当年蒙古人就是迅速占领中国北方,然后沿着河南大平原南下进入湖北境内。好在蒙古骑兵根本不善水战,骑兵一上船就站不住脚,无法作战。

而且南宋军队倾全国之力固守湖北,使用最精锐的南宋大军把蒙古人阻拦在襄阳一线,由此缠斗了43年之久。

而后来的满清也是迅速占领河北省,然后大军毫不停留的进入河南,随后逼近湖北,试图和明军决战。但当时明军已经四分五裂,农民军也摆不上台面,最终湖北的所谓决战根本没有进行就投降。满清也在短短几年内,征服了偌大的中国。

一正一反,大家看出点什么来了吧。

如果日军要实现闪电战,只是时间放宽到10到15天时间,那么国民政府还有时间迁移大部分居民,并且做好战后救灾工作,但水还是要放的。

如果日军并没有想立即占领河南,然后进入湖北试图决战,只是见好就收,占领兰封开封以后就按兵不动,那么就完全没有必要放水。

国军只要3个月的时间就可以恢复战斗力,也足可以和日军正面拼一拼,但河南还是要放弃的。

现在日军如此快速的打过来,那也就只能先放了再说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

黄河放水并非由于兰封战役失败的救急措施,而是早已经决定的既定策略。

所以说,兰封会战的失利和黄河放水是没有什么联系的。况且兰封会战以后蒋介石将守城不力的三十六师师长龙慕寒押送武汉枪决,他的上司27军军长桂永清立即撤职,另外一同防御兰封的46师师长李良荣革职留任、戴罪图功。连防守商丘的第8军军长黄杰也被撤职了。

5.为什么事先不撤退老百姓

其实国民政府并没有不管老百姓的死活。

选择花园口决堤,就是试图尽量减少老百姓的苦难,因为洪水可以沿着黄河故道前进,减少民众的损失。

决堤执行前,国民政府已先通知决堤地区民众撤离并发放慰问金,而当地郑州专员也催促民众撤离。

另根据《新华日报》1938年6月10日报道,国府于刚决堤时候就发放50000元用于直接受害区的“急赈”。

且一周以后,国民政府又发放200万元用于黄泛区持续性赈灾。

但这种事情不可能做的很好,道理也是比较简单的。

首先,撤退分散在黄河一线几百公里的近千万人谈何容易,就算是交通发达的今天,没有3个月到半年时间也根本无法完成。

其次,黄河放水是必须严守的军事机密,只有保密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因为如果这个计划被日军知道,那么日军完全可以立即作出针对性部属。

按照当时的情况,日军离花园口只有20,30公里距离,坦克部队几个小时就可以开到,阻止国军的决堤计划。同时日军空军早已掌握了制空权,他们完全可以抢先炸开大堤,反而将国军全部淹死。

所以说,这个秘密是不可能在事先大规模说明的,这也是没有办法的。

老萨再举一个例子。

大家也许不知道著名的河南75•8溃坝事件。1975年文革时期,河南淮河流域板桥水库因为设计缺陷和人为失误,最终决堤。这次灾难导致河南省有30个县市、1780万亩农田被淹,1015万人受灾,超过2.6万人死难,400多万群众被洪水围困。

倒塌房屋524万间,冲走耕畜30.23万头,猪72万头。纵贯中国南北的、驻马店境内京广铁路被冲毁102公里,中断行车16天,影响运输46天,直接经济损失近百亿元人民币,成为世界最大最惨烈的水库溃坝惨剧。

其实这次决堤之前,当地驻军和水利部门一再向上级汇报,当时的政府是完全知道这个情况的。

水库当地驻军冒着被雷击的危险,将步话机天线移上房顶,将垮坝情况通知驻马店军分区转报地委,当地水利部门甚至要求空军出动轰炸机赶快炸开水库,帮助泄洪。

但当时毛泽东已经重病卧床不起,随时可能有生命威胁。当时执政的是四人帮,正在激烈的权力斗争之中。

由于害怕公布真相,疏散群众会导致大面积的混乱,威胁他们的权力,四人帮只是一味要求当地抢险,并没有组织群众撤退,也没有公布实情,最终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注:另有纪登奎儿子纪坡民揭秘是邓小平延误了处置时间。)

虽然事后我们对这个事件严格封锁消息,最近也已经解密。西方认为可能此次事件死亡人数高达46万人,一般认为要超过10万人。

事后国民政府也尽力做了一切,抗战期间国府苦苦支撑危局,实在无力治理黄泛区。

但抗战刚刚结束,国府就在1946年让黄河改道,减少了流域的损害。

国府在将黄河改道之时,曾经受到毛泽东等人的激烈反对。因为当时黄河故道已经是解放军的控制区,一旦河水流回来,解放军的控制区就等于缩小了。

只是在当时全国舆论的猛烈抨击下,最终毛泽东等人没有坚持,同意了黄河改回故道。

为了自己的利益,做一丝一毫的让步都是很难的。

6.该事件的解密

黄河放水以后,国民政府为了保证抗战士气一直说是日军所为,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战略。

抗战胜利以后,中共作为在野党将黄河事件作为一个最主要的问题,一再以此为突破口攻击国民政府。

老萨曾经看到过一个宣传性的小说,大概是50年代的产物。说的就是国军一个老兵油子被解放军俘虏,但是习气不改,总是试图逃跑。后来由于阶级斗争和共产主义教育,一步步成为真正的革命战士。但最终让他彻底觉悟的却是发现黄河决堤是国民政府干的,而他正是在黄河决堤以后无法生活才逃出来当兵的。所以这个人彻底成为一个解放军战士,对国军和国民政府有着极为强烈的仇恨。他像特种兵一样冲入国军开封的核心阵地,不顾生死的一个人对付几十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本书宣传上很成功,但使用的是仇恨教育。在西方,如果煽动一个族群仇恨另一个族群,不管是在互联网还是在纸面媒体,都是极为严重的罪行,是要坐牢的。仇恨的唯一结果就是带来更大的仇恨,以及无限制的杀戮和各种残忍的暴力,将人性扭曲,做出一切普通人做不出来的事情。

老萨小的时候接受的几乎就是仇恨教育,从小看的最著名的影片《闪闪的红星》中,还是小孩的潘冬子先是放火,然后用大刀砍死了胡汉三。

宣传让一个小孩子去杀人,这恐怕在全世界绝无仅有了,按照现在标准来说就是反人类和反人性的。但据说《闪闪的红星》还是我国建国以来最经典的一部儿童教育片,用导演的话来说是我们几代人的精华思想。

而且他为什么去杀胡汉三,是因为他母亲被杀吗?但他母亲被杀是因为是做共产党宣传的游击队。二战中即使西方文明国家,对于游击队员一般也是处死的,他们也不受日内瓦公约保护,而且先杀人的就是潘冬子的母亲。在军队包围他母亲的时候,他母亲还先一步扔手榴弹炸死了几个士兵,按照杀人偿命的观点,就算她被活捉,也是要被处死的。

老萨从小看的,读的各种作品中,大多数为仇恨教育,让儿童仇恨一切阶级敌人,必要时候就将他们杀死。

仇恨是极为可怕的东西,一旦在心中有一个萌芽,将来就会长成大树。当年的红卫兵可谓这样教育的杰作,红卫兵抄家打人,对于阶级敌人没有丝毫手软。如张霖之等人被他们活活打死,老舍等人被殴打羞辱后自杀,一些红卫兵在武斗夺权时候滥杀无辜,奸淫抢劫,无所不为,他们犯下了很多罪行。

至于柬埔寨的红卫兵更是厉害。布尔布特在本国搞文革,将全国人口杀死了三分之一之多,其中杀人最多的居然就是14,15岁的少年兵,也就是柬埔寨的红卫兵。这些半大孩子由于仇恨教育的关系,杀人丝毫不手软,比红色高棉的成年军人还要厉害百倍。他们刀砍枪刺,甚至抓住小孩的双腿,用力将其撞在树上撞死,到现在为止,很多柬埔寨的树上还留有受害者的牙齿。

他们还发明了很多杀人方法,有的少年兵居然能用一片竹叶割破受害者的颈部动脉,将其杀死,可以说,他们几乎是恶魔了。

但他们也都是普通人,并不是什么恶魔,他们之所以如此之狠,就是因为从小都是仇恨教育。

一个民族都是充满仇恨,这个民族就是很可怕的。

现在网络上众多愤青,可以说多是出自于他们的儿童时代教育。当年宣传的什么儿童英雄,很多就是这种人物。刘亚洲将军曾经说过他年轻时代的儿童英雄刘文学。刘文学在三年饥荒的时候,发现一个地主分子王荣学(自然是被批斗倒的地主家属)在田地里面偷了几个海椒。其实当时四川各地都是大饥荒,已经有很多人饿死。这个37岁的地主分子王荣学全家饿的实在没办法了,他只好偷几个海椒回去给家人吃。其实当时贫下中农也去偷,这种偷公家食物的情况并不稀奇,人都想活下去嘛。

但15岁的刘文学发现了这件事,在他的字典里面地主偷东西就是反革命,所以他大声叫喊,喊其他人来抓他。

当时地主本来就是批斗对象,所有财产都被没收,自己还被打为公社的收粪工,这是农村中最低贱的活了。

而一旦再被发现盗窃国家财产,王荣学就肯定是立即被批斗,在当时来说,估计就是性命难保。

王荣学吓得跪在地上求刘文学不要喊,但没有作用。

王荣学又拿出身上仅有的1块钱交给刘文学(当时粮食靠供应,有钱也买不到粮食),让他当做没看见,但刘文学也拒绝了。

王荣学一急之下,冲上去捂刘文学的嘴,两人发生激烈厮打。这时候王荣学可能想,如果刘文学不死,他肯定就要死,一狠心最终将刘文学掐死。

这样刘文学成为什么少年英雄,王荣学随后被枪毙。

这值得吗?用刘亚洲将军的话来说,就是几个海椒,两条人命。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仇恨教育必须在未成年人教育中全部消除,不然我们孩子将来也会是可怕的。

老萨并非一味胡乱说话,但蒋介石说的一些话是有道理的。

蒋介石在《本党国民革命和俄国共产革命的区别》中说道:先从革命的动机说,俄国共产革命和中国国民革命的动机根本不同,俄国共产党革命的动机起于阶级争斗,起于恨。中国国民革命的动机是在求民族独立,就是求人类和平,是起于爱。所以民国十二年总理对苏俄代表越飞说:“俄国革命是由于恨人,我之所以从事革命是由于爱人”。这一句话很可以说明苏俄革命和中国革命动机上的差异。

中国两百多年来受了满清的专制,人民痛苦已经是水深火热,近八十多年来又加上一重帝国主义的束缚,人民的痛苦,更加利害。总理满眼充满了中国人民受压迫的事实,满耳充满了中国人民求生存的呼声,所以毅然决然担负起拯救民族的责任,领导人民实行革命。所以总理所领导的国民革命,其目的是在拯救全体人民,整个民族,不是在求本身的利益,这是因为他的革命,是由于爱。

俄国人民因为受专制帝王的压迫和大地主的剥削,人民对于统治阶级充满了愤怒和怨恨,共产党利用人民的这种心理,遂鼓动所谓无产阶级为本身的利益打倒其余各阶级,所以他们的革命是由于恨,以爱人为动机而实行的革命,在革命的过程中,既不许肆行屠杀,在革命的成功后,就可以实现和平。以恨人为动机而实行的革命,不仅在革命的过程中,会发挥残狠的行为,就是在革命成功后,社会也不能消灭仇视嫉恶的现象,革命的动机不同,革命的结果也当然两样,这是中国国民革命和苏俄共产革命不同的第一点。

废话说了那么多,回到正题。

所以国民政府在抗战后,也只好坚持抗战时候的说法,避免在内战中失去人心。

败退台湾以后,曾任国民党中宣部副部长的董显光寓居美国,在1967年出版的《蒋总统传》中首次明确承认黄河放水一说。

之后的70年代,随着蒋介石的去世和台湾自由化的开始,终于官方承认了这段不堪的历史。

台湾“独裁腐败的蒋家王朝”用了三十多年终于承认了当时全力掩盖的历史,还真相于人民。而我们呢?还需要多少个三十年?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