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特府的暗角政治,大陆的尴尬经济

一、暴力清场与拘捕七警巧妙配合…

特府不蠢,既挟法治之名又徇众商户要求进行清场,清场之际既用暴力抓捕占中者也适时宣布拘捕七警,后者涉嫌非法行使私刑并试图借暗角掩饰罪行,表面证供确凿不容抵赖,但警方高层不断拖延拘捕,直到今天清场的同时才履行职责,斧凿的痕迹彰彰明甚;如此“一啖砂糖一啖屎”的策略,固然可以减轻一部分民众的即时心理反应,却予人觉得警方已经变得愈来愈喜欢玩手段,不再有堂堂正正的大丈夫风格了(请注意:这里说的“警方”不是“员警”)。

前晚昨天的清场行动,催泪弹(催泪烟)没用上,代替的是催泪水。这固然可能是考虑到旺角民居商户比较稠密,催泪弹发射之后散发出的浓烟会伤及池鱼,所以不能用,但另一效果则是新闻照片里少了催泪烟弥漫的镜头,惹起的民愤会少一些,国际上也不会那么轰动。不过,“9.28”的一幕一幕,早已蚀刻在人们的脑海里,也存在于千万帧网照和视频上,永远成为特区政府的暴行证据。

和占中不同,8964天安门大屠杀发生在还没有互联网和手机的时代,人民生活穷困,因此绝大部分的运动参与者都没有照相机,所以在运动遭到残酷镇压之后,政权在其管治范围里清除所有其兽行的痕迹、埋没运动的真相,一点困难也没有。余下的真相,只存活在极少部分大陆人口的脑海中、境外媒体或记者的旧照片里。于是,政权篡改真相,肆意抹黑参与者,炮制出一个完全和事实不符的说法,就百分之百做到了。

时代变了,每一个占中运动的参与者,都成为了事件的见证。今天如果特府想歪曲占中过程中发生的任何一件事、抹黑任何一个参与者、美化或隐瞒自己任何一个龌龊动作,也绝对不会容易。

二、“国家行为”:人行内幕交易

上周五傍晚六时半,人行忽然宣布降息,《华日》触觉锐利,指出沪指该日下午走势不正常,在早上没有特别利好消息的情况底下,午市突然不断攀升至接近3年高位收市,成交量比前一个交易日增加了31%;更奇怪的是,收市前涨幅最大的是金融股和地产股(常态之下最能受惠于降息的两类股票),其中招商证券(沪600999)更急升10%涨停板,而大陆最大房地产开发商万科A(深000002)也于早市明显下跌后收市倒涨1.4%。这些都是内幕消息外泄的可靠表面证供,但人行和大陆证监会至今都没有应《华日》要求作出解释。

泄露或利用个别上市公司的内幕消息进行证券买卖,固然是非法行为,但对大市的影响通常很有限;如果泄露的消息是央行的利息升降,则这种“国家行为”不仅对即时的市况影响大得多,还损害政府有关部门和整个证券市场的诚信,问题非常严重。试想,如果事件发生在香港,涉事者是金管局高层,那还得了?然而,人行官员泄露可影响证券交易的消息,早已有前科。

讽刺的是,这个连中央银行内部贪腐行为也管不好的国家,却不仅要教导港人如何管治香港,还要出尽红黑白各路力量替港人“捍卫资本主义”。政治上荒唐如此不特已,经济金融方面更已经坐言起行,透过官员搞“大融合”、“沪港通”之类的办法,把大陆的那一套强行植入香港。少数香港当权派固然可藉此得益,但可怜他们的那批支持者以为“香港明天会更好”,到头来后悔莫及。

三、“经济转型”延后无了期

大陆改革开放之初,采取之前发展中国家行之有效的出口主导增长策略,无疑是正确的。不过,那个时候从一穷二白的境况起步直追,要筹集资金建设加工出口区,除了大量依赖从台、港引资之外,人民勒紧裤头少消费,把生产剩余用作投资,也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俄共1917年夺权上台后搞工业化,当时没有外来资本协助,列宁用的办法就是压榨农民的劳动收益,情况惨烈,但勉强可说是成功了。这个“经验”,中共1949年后照搬,而且因为要“超英赶美”,对劳动人民的压榨更厉害,结果搞了30年却以失败收场。1978年的改革开放,大陆因为有台、港资本可资利用,人民很大程度上避过了另一场灾劫。

然而,以高投资、低消费推动超高速经济发展,经济学界早有理论,称为“不平衡发展策略”,是发展经济学家Albert O.Hirschman于1958年提出的。然而,后来第三世界发展经验却说明,这个策略顶多可有效地运用20年,因为副作用太多,不可持续却又像吸鸦片般难以摆脱。有效、有副作用且不可持续,今天在大陆已经很明显,但为什么难以摆脱呢?道理很简单:

(一)发达国的人均收入高出大陆很多,消费品生产了,卖到那些地方能够赚的钱要比卖给大陆同胞多。

(二)发达国的批发零售和资讯网络已经存在而且高效,加上都有反垄断法,所以进场的前期成本低,之后的销售成本也低。

(三)由于产品种类、消费口味、市场规管等方面的差异,生产外国市场所需产品的工厂类型和设施,异于供应本国市场所需的,所以不少现有的生产器械和已经培养出来的人才,都不能轻易地转化为满足内需的生产力;这个情况,一直推到各行业的上游都存在。

这些实体经济因素有其并行的金融面:一般投资,无论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都会把资金的大部分投到利润率较高的出口环节。至于那些主要满足内需的本地企业,如果不是垄断或寡头垄断(例如一些国企或利用高新技术的),很难筹集足够资金谋发展,生产效率因而不易提高;垄断性的话,又往往产生其他一大堆效率问题(阿里巴巴、腾讯等少数企业是例外的,但这两个例子,都是保护政策的受惠者,而且所用技术模式,大体上是外国已有、可以模仿的)。

上述只是从内部市场的供方看问题。大陆的消费者当然不是不消费或不想消费,不过大家看得见的是消费实力和消费意欲高的群体,看不见的却是更多的消费力薄弱或消费意愿不高的另外一批人(不然就没有“转型问题”了)。

消费力薄弱有两个原因,一是大陆经济总的来说还很落后,穷人多;一是财富分配严重不均,穷的没钱花,富的花不完,结果都引致同一结果:总体消费偏低。至于中产或以上的,我们见到的是储蓄率偏高,世界上少有;关于这方面的学术研究很多,找到的符合实际数据的原因主要是人口结构和社会政策方面的,这些原因包括:①人口急剧老化而社保医保不足(年均医疗开支最高通常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年,约占一生人医疗总开支的四分一;此年中的月均开支最高通常是在最后的一个月);②笔者介绍过的阳盛阴衰性别失调论(有男生的大陆父母要作超乎常额的竞争性储蓄,让男生有楼给女方揸手,否则无以传宗接代)。

储蓄率愈高,可用作投资的资源便愈多,一旦外销市场不振,这些资源为求快速高回报,大部分投放到资产市场、特别是房地产市场里,中短期的回报率便会愈来愈高,引致泡沫现象,但内需市场特别是其中的中小企业,却依然不受青睐。当然,也有一些甚或很有趣、很吸引的例外,例如深圳有一间设计和生产小型无人驾驶飞机的企业,发展很快,也是从小企业起家的;不过,上得新闻,就表示并非常态。

上述是大陆经济转型困难的纯粹经济领域里的原因;还有起码两个介乎经济与政治的原因:

(四)改革开放最早造就的既得利益就是出口环节的既得利益,这些利益集团已经盘踞在中央和地方的政治上层,自会尽量延续出口主导的政策、阻挠转型(例如长期把汇率订得偏低)。

(五)过去为求GDP高增幅,搞县际竞争、政商合一,各级地方政府有利可图,其领导人从以前社会主义时期那种无所事事、爱理不睬,变成全世界最忙碌的一群。不过,他们落力催谷的,主要就是高利润、见效快的出口加工,对增长缓慢的内需市场无甚兴趣,房地产是唯一例外,因为此行业所需技术和成本俱低,原料很多就地取材,土地不少更是“公转私”或从农民手上半骗半抢得回来的。

由于房地产对地方GDP增长贡献大,有利地方官员升迁掌握更大权力搞贪腐。近来大陆流行“小官巨贪”,一个巡警可以人仔贪过亿,一个科长三四亿,不是像香港公务员一直以来的那样,干得好的话,一辈子多跳一两个bar每个月多几万元那么简单。如此诱因,怎么“转型”?所以,大陆房价月来整体稍微回落了一些,人行上周就全面减息了。

四、人行降息无甚好处

人行在上周全面下调存贷基准利率,为两年多以来首次。以一年期为例,贷款基准利率减0.4个百分点,银行可浮动区间下限为新基准5.6%的0.8倍;存款基准利率则减0.25个百分点,浮动区间上限为新基准2.75%的1.2倍(之前是基准3%的1.1倍)。

不过,数天以来,市场反应表面上有点奇怪:存款利息不是下降而是基本上没有变(如大行一年期存款利息现处上限水平,即1.2×2.75%=3.3%,但之前的市场利率也是处于当时的上限水平,即1.1×3%=3.3%)。其他年期的市场存款利率也无大变化,有些微升、有些微跌,都不过是几个点子的幅度,而且都处于浮动上限水平。为何如此?

一个重要原因是银行要和发展很快的网上贷款平台争夺存款。银行一般不愿意贷款给中小企,后者近年多靠网上平台融资,付的利息比较高,平台集资的时候因而愿意给更高的息口;银行于是要和这些网上平台竞逐客户存款。因此,人行这次若是打算把存款利息名义上往下调藉以鼓励即时消费,目的显然达不到。

不过,由于人行的贷款基准利息下调之后,市场的贷款利率也跟着下调(幅度较小,一年期的贷款息口下降约20点子,是基准下降的一半),房地产市场便马上有正面反应;房地产消费于是会增加(房地产生产在GDP里算是投资,理论上不完全正确,如民房应该算是消费品;这里不讨论这个问题)。然而,房地产市场也是资产市场,而且因为购买房地产有杠杆作用,所以容易生成泡沫。不少人认为,大陆的空置房太多,房地产市场已经是一个大泡沫。

不幸的是,市场贷款利率下跌,不等于中小企贷款容易了。从银行的观点看,资金的成本(主要是存款利息)没有变,资金的使用价格(贷款利率)却下降了,产业的风险却没有变化,那为什么要多贷款给中小企呢?

因此,人行这一轮降息的效果简单说就是:带动房地产回升,GDP会好看一些,但总体消费不会怎么增加,对“转型”没有什么帮助。

现在,市场普遍认为有需要继续大幅减息及减低银行的法定最低存贷率,以增加通货(流动性)。不过,那是有危险的。

五、为何前车不鉴?

事实上,大陆的金融市场已经在自动增加流动性,同时亦不断增加系统风险。

9月2日的《亚洲华日》报道,大陆已经取代南韩成为亚洲最大的债券证券化(debt securitization)市场。带头供应此类金融产品的,有大型国营银行和小型私企。

此外,9月4日的《南早》报道了大陆网上贷款平台近来推出一种十分危险的贷款,称作“首付贷款”,就是借钱给想买房地产却付不起银行按揭所要求首期的买家。有了首付贷款这个玩意,就等于市场上有了零首期的房地产按揭了。9月份在市场上最高调推出“首付贷款”的大金企,就是全国第二大的保险公司中国平安。大家记得,市场早已传闻,这家保险公司的大后台就是温氏家族。

然而,大家也知道,美国2007/08年金融风暴的导火线,正是债券证券化和按揭业风险失控交加,令大量劣质按揭包括风险极高的零首期按揭通过债券证券化的包装进入金融市场,形成所谓的“有毒资产”,广泛流通。前车可鉴,然而,现在大陆政府为了要“保N”、企业为了多赚钱,似乎觉得什么都不必鉴了。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