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安倍经济学难解日本人口老龄化之殇

日本试图以安倍经济学战胜人口状况演变的影响,可能到最后是徒劳无果的。

日本已经陷入了2008年以来第四度经济衰退,第三季经济环比年率为下滑1.6%,对财政和经济激励举措,辅加上放宽监管而调和成的安倍经济学将足以解决问题的希望,因此而遭遇挫折。

尽管资产市场大涨,通胀虽然不尽人意但确实上升,但薪资却没跟上步伐,而4月上调消费税也打乱了经济势头。

现在的话题基本是老调重弹:不仅是日本央行采取更多激励举措,政府还有可能增加支出,推迟二次加税计划,以及提前选举,让首相安倍晋三有机会继续掌权。

除了推迟原定于2015年10月二次加税的计划外,其他的讨论都是在问一个问题,为什么迄今采取的举措没有效果。

“要是日本经济就是不能再维持理想的通胀怎么办?要是这种预期可行的历史时代已经结束了怎么办?”特别关注人口统计学的经济学家Edward Hugh写道。

“显然,如果上调消费税,带来一定程度的消费物价通胀不是难事,如果不断贬值货币也能达到同样效果。但我们现在看到的情况是,上述方法需要不断重复,并没有一个准备好的可以启动的根本性机制。”

支持安倍经济学的理论是,日圆贬值,将能刺激投资,并在其他措施的帮助下结束通缩的思维模式,进而带来自我维系的复苏。这种复苏不仅能带来通胀,而且能促进经济增长使得日本债务负担减轻。

然而Hugh认为,日本的问题特殊,具有人口减少迅速老龄化的特点,可能让上述理论效果打折。

事实上,我们可能想要考虑大萧条时期的经济学家汉森(Alvin Hansen)的研究。他提出“长期停滞理论”,该理论最近被萨默斯扩展。汉森认为,企业要增加投资,需要看到强劲的获利及市场增长前景,而不只是融资成本低。

**投资风险**

日本企业在考虑投资时就面临这样的处境。企业充分意识到,由于家庭购买力不断缩水,不仅国内市场远谈不上稳健,而且日本本身也处于长期持续的人口缩减及人口情况带动的消费转型趋势中。

虽然日圆贬值肯定会增加投资的吸引力--日本制造产品将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但这种情况无法永远持续下去。所以,竞争性货币贬值才被叫做“以邻为壑”策略(beggar-thy-neighbor),因为这是一个零和游戏。

日本企业此前已经历过汇市波动,也充分意识到这不是长久现象。与日本关系一般的巨大邻国--中国只需要下定决心,就可以通过人民币贬值将日圆/美元贬值完全抵消。

所以,日本未能实现可自我持续的复苏,也许算不上完全出人意料。

这些情况下,不论货币还是财政政策的作用似乎都很有限。毕竟日本央行只能发行日圆,却不能制造人口,尤其是能够尽情消费的人口。

尽管日本央行最近扩大宽松的决定在内部仅以5-4的微弱优势通过,但是央行和安倍晋三都很可能坚持己见。

毕竟,该问题可能只是关乎规模,最终或许会找到足够强劲的宽松举措。

更确切而言,并不存在明确的替代方案。结构改革当然有所帮助,尤其是日本政府增进劳动力参与度的努力。不过这些办法都需要时间。

日本拥有巨大的公共债务,所以恐怕没有太多时间可等。总有一天人们会发现,日本没法靠加税来偿债和促进增长。

可以预见,日本将迎来更多刺激、更多流动性和日圆进一步走软。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