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金钟之夜,他哭了

9 月9 日戴耀廷(中)占中三子和泛民共43 人齐齐剃发明志,表示占中不屈的决心。

一个斯文儒雅的香港学者,经历近两年的社会运动磨练,剃光头明志,集会上慷慨激昂,一扫书卷气,却不掩内心的困扰。戴耀廷创造了历史,历史也改变了他。

二十九日在占中现场之一的金钟,占中运动发起人戴耀廷突然坐地放声大哭,他说是感动之哭。大概他此时的心情是如释重负。戴耀廷自提出占中之建议后精神上的压力如千钧之重,现在终于卸下,两年来对成败的疑惧、担忧、惶惑也一扫而空。虽然过程不是像他们写的剧本那样按部就班地展开,但开场效应却超乎他想象的成功。百感交集,在哭声中释放出来。

一介书生:一篇文章产生核弹效应

戴耀廷本是一个书生,香港大学法学院温和理性的教授,不是什么社会活动家或搞手。只因二○一三年一月十六日发表的文章《公民抗命的最大杀伤力武器》,提出公民抗命占领中环以争取普选的设想,而被推上香港政治最前线。戴耀廷事前没想到他的建议会在香港引起巨大回响,更没想到他会走出书斋,变身为一场轰轰烈烈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人,像圣经中的大卫去挑战庞然大物的中共政权。因精神压力太大及活动过度繁重,文章发表后三个月时间,他体重减轻了十磅。

去年四月二十九日,我和一位朋友去香港大学他的办公室访问了戴耀廷,听他详细解释占领中环设想的由来。

他说,香港人为争取民主,过去采用的方式如五十万人大游行,是一种常规武器,阻止二十三条恶法起到作用,但现在港人不是要阻止什么,而是要改变现状,争取没有的东西——真正的普选,常规武器杀伤力不大,起不到作用,需要更强大的武器,即公民抗命占领中环。这个大杀伤武器他以核弹来形容。他说,游行是合法的,但公民抗命,就是为了一个更高的公义原则,抗命者要以身试法,因此不会向警方申请,以非法的占领形式瘫痪香港的金融区中环。戴耀廷设想是“万人占领万人犯法”,社会精英为主。参与者事前要签署誓约书,同意和平抗争,警方抓捕时不反抗,漏网的甚至向警方自首。一万占领者用一种为香港民主甘愿坐牢的道德感染力震撼社会,最理想是在全香港造成如核弹爆炸一样的强大效应,甚至引发全港罢工罢市,政府统治失效,而被迫妥协。

戴耀廷既然以核弹形容,核弹就有预先威慑作用。占领中环,事先张扬,举行多轮商讨、电子公民投票、预演占中,准备过程长达近两年,戴耀廷承认目地之一是要以蓄积巨大能量的占中向对方发出警告,要让对方知道如果忽视香港民意可能会付出的社会代价,因此他在一次论坛上将占中比喻为一场政治社会心理战。在接受我的访问时,戴耀廷强调,占中和美苏冷战的核威慑不一样,并非备而不用,如果政府不兑现给港人普选特首的承诺,占中这个核弹就会引爆。

结局难测,作好坐牢思想准备

当然用如此繁复的准备过程,与戴教授一整套理论有关。他的太太说,戴耀廷这次挺身而出,把他一生的学问,包括民主宪政、法治、香港基本法、人权法、公民教育、法律及政治文化、公共纷争、商议性民主全都一次用上。但书生纸上谈兵,是否能够切合复杂多变的现实?

首先戴耀廷期望的核威慑显然没有起到作用。因为被警告的对方应该是理性的,知道有所退让和妥协,但共产党政权显然不是。北京态度非常强硬,寸步不让,绝不妥协。八月底人大常委为下届特首候选人提名设下比上届提名更严苛的限制,完全封杀了非中共钦定的候选人出线的可能,使下届特首选举成为赤裸裸的假普选。网上出现很多抱怨,指占中三子早应该在中央落闸之前就应该发动占中,现在生米煮成熟饭占已无用。还有抱怨说,占中只说不做,拖了一年多把人心都拖凉了。占中之议初起时引起全社会震荡,但后来逐渐冷了下来,好多人怀疑占中是否会成为现实?即使占中,有没有戴耀廷最初设想的宏大规模?有没有一万人甘愿坐牢?有没有他所期望的核弹效应?

就在人大落闸数日后,南华早报报导,戴耀廷接受访问说占中策略失败,而市民对占中的支持度也在下降。后来戴澄清说,他没有说过占中已经失败。但此时的他想必对占中的结局,内心多少有些悲观。他自己早已做好了付出代价,准备坐牢的心理准备。但个人牺牲事小,他作为这场史无前例而且胜负难卜的公民抗命运动的发起人和组织者,要承担整个运动成败的责任就很大,面对一个曾以坦克血腥镇压学生运动的野蛮政权,参与者的生命安全可能系于决策者的判断,甚至一念之间。如此重荷,那堪承受?

奇迹出现:占中变占港遍地开花

去年四月他在接受我采访时说,不相信占领中环会演变成香港的八九天安门流血,若“真的解放军坦克进来,大家就回家去了。”那时他如此乐观,但在他内心,难道没有一丝怀疑吗?尤其在在梁振英政府和北京露出狰狞面孔,采取前所未见的强硬措施打压和抹黑占中运动参与者后,他或许不会再如此自信。在主要几位学生领袖相继被捕,学生群龙无首之时,二十八日凌晨一时三十八分,占中三子戴耀廷、陈健民和朱耀明在中环现场宣布占中运动提前启动(原定十月一日)。据报导,那一刻,他和他的两个搭档心情相当凝重。内心如压大石,不知最后运动会如何结局。戴耀廷之前说他是靠着信念支撑下去,因为他是虔诚的基督教徒,即使心怀恐惧,做了过河卒子,也就只能一往直前了。

但奇迹终于产生,占中运动期望的香港大规模公民抗命实现了,不是占领中环一地,而是遍地开花,使港九多处繁华要道成为市民广场,戴耀廷看到占领中环已扩大为“占领香港”。计划的一万人占领变成十几二十万人的占领。原来预期占领者一上马路就立刻会被警方一个个带走,但面对数以万计人的占领,警方无计可施,只有暂时撤退。占领者日夜在原是车水马龙的通衢大道上设路障,搭台,举行讲座。占领预计可持续到中共国庆之后。希望产生的社会效应出现,部分的罢工罢市,国际社会给予广泛关注和同情,冠之为“雨伞革命”(因为市民用雨伞抵挡防暴警察的催泪弹和胡椒喷雾),也誉之为“最文明的城市革命”。士气大振的占中发起班子和两大学生组织学联、学民思潮向梁振英政府发出了最后的下台通牒,学生开始包围特首办。内斗不已的泛民也呈现团结气象,所有泛民议员近年来首次一个不漏地集体联署要求弹劾梁振英,政府也放软姿态,表示关于政改第二轮咨询会押后。

看来本要难产的占中运动突然峰回路转,最终得以实现,表面看似乎出之于偶发事件。只因为十七岁少年英雄黄之峰率领学民思潮一群少年突然强闯占领本应开放给民众使用,但被警方封锁的政府总部门前的公民广场,引发警方包围并抓捕黄之峰和学联两位领袖,大批市民闻讯到政总声援。二十八日这一天警方出动杀气腾腾的防暴警察,向手无寸铁的学生与市民施放了八十七颗催泪弹,催泪毒气弥漫金钟,野蛮镇压践踏了港人容忍的底线,全港市民蜂拥出动,遂成市民自发占中遍地开花的壮观形势。

两年辛劳:公民抗命已深入人心

随后的市民声援和占中扩大,一波又一波,衔接得自然有序,我原来以为这是占中和学生组织事先策划好的战术:宣布十月一日正式占中是声东击西,然后以奇袭使特区政府措手不及。但从事后的资讯看,并非如此,而是事出突然。

但占中的成功有必然的因素起作用,如果没有这些因素,突发事件也不会演变成占领香港。

据戴耀廷说,占领中环这个设想实际他在二○一○年曾发表文章提出来,但当时没人留意。他说,读者可能为零。两年后他再提出来,引起如此大的回响,是因为梁振英上台引起巨大社会动荡,民怨沸腾,另外自○三年七一大游行后,香港社会有了很大改变,整体公民素质已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戴耀廷在接受我访问时解释为何要花很长时间计划占中,另一原因是需要时间经过辩论、商讨向港人推销大家比较陌生的公民抗命观念,使其在社会上广为传播、理解和接受。在这一点来说,戴耀廷是相当成功的。占领中环这场运动的核心价值就是公民抗命运动,至于占领何处,谁来参加占领,并无具体规划。香港能爆发大规模公民抗命运动,与戴耀廷和占中团队近两年密集辛劳工作让公民抗命观念深入人心是分不开的。

此外占中运动有大批义工支援。学生包围政总后,占中应变机制提早启动,为聚会学生和和市民提供义工纠察、独立救护团和提供法律援助的律师团,使得占中秩序井然,提高了这场和平抗议运动的道德形象。有人提出运动全靠自发,不需领袖,可说非常荒唐,反对运动群龙无首最后一定失败收场。

当然占中成功也因特区政府以过度暴力镇压和平市民起了反效果。所以大家笑指政府是占中的第三只推手。

虽然最后发动的时机和参与的形式与占中运动的具体设计有出入,最后的结果尚难预料,但不论如何,这次占中运动引发的大规模公民抗命可以说获得胜利,近两年的辛苦付出终于开花结果,作为发起人和领导者,戴耀廷喜极而泣并数度哽咽,是可以理解的了。

除了访问过戴耀廷一次,还两次参加戴耀廷的占中研讨会,印象中他是一个斯文儒雅的香港学者,一位谦谦君子,即使面对气势汹汹的闹场者,他也始终面带微笑,语调平和,但经历近两年的社会运动风浪,整个人似乎已脱胎换骨,为明志剃了光头,外形变得粗犷草根,集会上慷慨激昂,书卷气一扫而光。戴耀廷创造了历史,历史也改变了他。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