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美国初中生的阅读清单

梳理贯穿于上述书籍的几个关键词,不外乎是这样的一组:人性,善恶,宗教戒律,生死,种族矛盾,移民,自由及其代价,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乌托邦/反乌托邦等。在这些文学作品中,并没有任何现成的标准答案提供。

‌‌“被迫‌‌”回炉读纸质书

乘借‌‌“冰桶挑战‌‌”的东风,有网络达人发起了‌‌“冰书挑战‌‌”——据说是从美国社交网站面书(Facebook)上引进的点子。接受挑战的每个人,需要列出十本对自己影响深远的书籍,最好还附几句简要的评介

我本人没收到挑战信,也压根儿没胆量列出几本什么博大精深的巨著。跟普天下网民差不多,办公桌上的宽屏显示器,沙发边的触屏iPad,以及腰兜里的智能手机,成为了我在新世纪碎片式阅读的标准配置。我所居住的美国南部小城里,售书连锁店已经从十年前的三、四间锐减至一家独门铺子。如果不是家有一位中学在读生,我甚至连公立图书馆的大门也难得拜访几回。

儿子进入七年级以后(相当于国内的初一),英文课上指定的阅读材料,某月某日之前,他必须拿书亲自到老师那儿去签到,否则一整个阅读项目,从一开始就要扣分。于是,我开始带着他跑图书馆。

这类阅读材料,分为全班规定读物和自行选择读物两种,规定读物属于雷打不动的必读书籍,自行选择读物则需事先征得老师的认可。平均三、四个礼拜,就得把一本纸质书本啃完。

六年级以前,儿子每读完一本书,老师的要求一般是,为该书另行设计一个装帧封面,或根据书籍内容策划一张电影海报。以最简洁而准确的文字推荐,让没读过该书的潜在读者,瞬间对此书形成印象。七年级之后,每次啃完一本书,则需要完成一篇独立的读书报告,还要在课堂上做一次宣讲。

随着儿子读书的频率提高,我还从亚马逊网站订购。大约从去年开始,我发觉自己阅读纸质书本的习惯正在慢慢恢复。比如今年夏天,我从头到尾读完了四、五本书籍,除去《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其它都是美国中学八年级学生的课内读物。

八年级的暑期阅读清单

上周去学校开家长会,我专门找英文老师聊了几分钟,并麻烦她列一个书单。她列出一长串书名,其实包括了八年级两个学期,前后两个暑假,以及九年级第一个月内所有的阅读量,具体列单如下:

1TheWednesdayWars,GaryD.Schmidt,2007

《星期三的战争》,加里.施密特著,2007年出版

2TheGiver,LoisLowry,1993

《施与者》,露易丝.罗利著,1993年出版

3HavingOurSay,AmyHillHearth,SarahL.DelaneyandA.ElizabethDelaney,1993

《我们有话要说》,艾米.赫斯与德兰尼姐妹合著,1993年出版

4AnimalFarm,GeorgeOrwell,1945

《动物农庄》,乔治.奥威尔著,1945年出版

5TheOutsiders,Susan.E.Hinton,1967

《局外人》,苏珊.亨顿著,1967年出版

6TheBookThief,MarkusZusak,2005

《偷书贼》,马尔克斯.朱萨克著,2005年出版

7EscapeFromCamp14,BlaineHarden,2012

《逃离第十四号集中营》,布莱恩.哈登著,2012年出版

8Fahrenheit451,RayBradbury,1953

《华氏四百五十一度》,瑞.布拉德伯利著,1953年出版

9TheEducationofLittleTree,AsaEarlCarter,1976

《小树苗的教育》,阿萨.卡特著,1976年出版

10HouseonMangoStreet,SandraCisneros,1984

《芒果街上的屋子》,桑德拉.西斯内罗丝著,1984年出版

11TheScarletLetter,NathanielHawthorne,1850

《红字》,内森尼尔.霍桑著,1850年出版

12Pygmalion,GeorgeBernardShow,1912

《皮格马利翁》,萧伯纳著,1912年出版

13AMidsummerNight'sDream,WilliamShakespeare,~1590

《仲夏夜之梦》,莎士比亚著,大约写于1590年

14ThePrinceandthePauper,MarkTwain,1881

《王子与穷人》,马克.吐温著,1881年出版

前后一年零一个月,十四本指定的读书项目,约等于一个月一本书的阅读速度。在这个不算短的书单里,最厚的大约五百多页,最薄的小册子,也在180页上下。

按照老师的原话,《皮格马利翁》、《仲夏夜之梦》、《红字》、《王子与穷人》基本属于古典类的英文读物,其成书年代距离现今至少一个世纪以上。这些著作描写了人性和社会的真实存在状态,对于世界观尚未成型的中学生,有着不可低估的启蒙作用。比如《红字》里的道德与善恶,欲望与救赎;比如《皮格马利翁》中世袭等级的呆板与荒诞,《王子与穷人》里以貌取人的社会偏见等等。

而《施与者》、《动物农庄》、《华氏451度》所涉及的,则是美国中学生最为熟悉的文学主题之一——乌托邦和反乌托邦。作为群居动物的人类,如何构建合理的社会关系,尤其是施政者和独立个体之间的相互依存,将是中学生们成人后必须面临的难题。《施与者》从乌托邦的和谐表象开始,逐渐暴露出反乌托邦的实质;《动物农庄》直接以俄国革命为影射,道出集体主义走向独裁的宿命。华氏四百五十一度,本是令纸张燃烧着火的温度,而在《华氏451度》描述的一个未来社会里,书籍均遭到焚烧,以作为权威者排除一切异见的手段。

《偷书贼》和《星期三的战争》的文学背景,分别置于纳粹德国的四十年代初和美国民权运动的六十年代末,两本小说都着眼于青少年和同龄人、成人之间复杂人际关系的滋生和嬗变。《逃离第十四集中营》是一本由美国作家代述的自传,纪录了一位朝鲜少年如何孤身逃离集中营的生死劫难。

另外一本自传体《我们有话要说》,则是两位出身奴隶家世的黑人姐妹,如何成长为职业女性和民权活动家的真人史实。《芒果街上的屋子》是关于一位拉丁裔少女在芝加哥贫民窟的成长往事;《小树苗的教育》讲述大萧条时期的一位孤儿,最初被印第安人的切诺基部落收留,在那里他学习了如何与自然相处,以及再后来他在白人学校里,被强迫归入主流文化的经历。

在上述书单里,《局外人》大概是我读得最细致的一本了。这部六十年代的青春期题材小说,以俄克拉荷马州的塔尔萨市为背景,描述了贫富两个街区少年团伙的暴力冲突,以其中一位误伤杀人、后来又救人赎罪的十六岁贫困少年的死亡作为故事的终结。

中美学生的阅读差距

纵览这个美国八年级的阅读书单,再回想自己初二时的语文课读书经历,二者的巨大差异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美国学生的阅读海量,远非当年的我们能望其项背。即便历经多次教改,我们的许多语文教材也不过是筛选、精简了一些名家著作的章节,既有断章取义之嫌,同时也让学生失去完整和独立的判断机会。

其次,如果要梳理贯穿于上述书籍的几个关键词,我觉得不外乎是这样的一组:人性,善恶,宗教戒律,生死,种族矛盾,移民,自由及其代价,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乌托邦/反乌托邦等等。这些就是美国八年级初中生开始接触的人文主题。尽管在这些文学作品中,并没有任何现成的标准答案提供,在每一次阅读后的读书报告和宣讲里,他们将一步步学会表达自我的理解与思考

除去这些挣学分的课内读物(在我的印象中,这些统统会被中国语文老师钉上课外读物的标签),儿子今年假期还自行翻阅了两本课外书:《杀死一只知更鸟》和《蝇王》。前者涉及美国南方的种族偏见,司法黑幕,律师的道德勇气,旁观者的视角冲突等等,后者则是处于文明秩序之外,人性黑暗面如何全曝光的过程写真。

其实从各方面来看,儿子都远非一名嗜书狂,他的英文阅读水平一直中规中矩,一年下来能自觉突破老师规定的读书下限,但愿也算是从幼稚儿童迈向半生不熟少年的积极过渡。

我自己呢,除了泛读以上若干书籍的些许收获,还享受了另外一本八年级读物《阿基米德与科学之门》的阅读乐趣。这是自然科学老师规定给每位学生的课外读书项目,不要求读书报告,因此不幸成了儿子走马观花的借口。然而我从浏览该书的目录开始,眼神不觉一愣,感觉几乎是十几年理工科生涯后,姗姗而至的科学入门课恶补。

阿基米德和浮力,应该是挂在每位初中生嘴边的常识。除此之外,我对这位古人几乎就一无所知了——他的年代和生平,他对诸多自然现象的专注,尤其那种古希腊人特有的刨根问底、忘我投入、远离功利的纯粹动机等等。看到这些书单,在国内读到理科硕士毕业的我甚至觉得,自己是不是应该在这里注册一个网上中学课程了。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