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北京文艺座谈会

党魁有权指导文艺,却无法接管生活。

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说,习近平主持召开的北京文艺座谈会,让她想起了72年前的延安文艺座谈会。铁凝还是识得趋势的,所以一下子将两个座谈会的一脉相承给点破了。以参加者的呼应,来表明习近平的用意,说明北京文艺座谈会的本质,都是刚刚好。

这个时候,必须读高华对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考证与阐释。感谢高华,非常透彻地点破延安文艺座谈会实际上形成了“党文化观”,是毛氏文艺路线的起点——这个文化观和路线,高华也有精到的总结,亦即:文艺为政治服务、文艺家为毛的文艺战士。

和毛相比,熟读文艺入门类在文艺浅薄处打转的习近平,自然不可同日而语。因此,北京文艺座谈会不可能再造出另外一个延安文艺座谈会,充其量而言,是权力中心北京对党文化观发源地的致敬。习近平利用党史上的重要会议,实现了对毛氏文艺观的模仿。

这是可以想到的。在北京文艺座谈会台下就坐的,恰好是按照延安文艺座谈会精神塑造出来的文艺家。他们的在场,就是非常好的党文化观的成果展示,也是对毛氏文艺理论的集体崇拜。尽管添加了一点“不要搞奇奇怪怪建筑”这样的细枝末节,可道理72年没变。

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党文化观迅速统治起来。作家必须要选边站,要么是自寻末路,要么是跳入文艺政治化的洪流。在面临分歧之下,严密监测党文化观被接受程度的人,发动了政治斗争,从而以血的代价宣扬了毛氏文艺路线的唯一性与排他性。

与70年前相比,北京文艺座谈会面临的阻力当然要小很多,它安享延安文艺座谈会的成果——文艺家一直按照党文化观来调整有限度的距离,而且好处多多。比如,张艺谋依附了北京文艺座谈会,显示出这位党的文艺家安然度过了超生风波,已经得到了党的谅解。

至于周小平被以“网络作家”的名头塞进北京文艺座谈会,引发了非常多的失望、调侃与愤怒之声,都是大可不必的。坦率地说,周小平被挑中并赐予黄马甲,是因为他的东西正好对应最底层的时政需求。他在意识形态的分层守卫中,被安排在一个被精心算计的位置上。

这个位置是网络社会化之后,党在进击与退守中感到吃力的部分。打击大V、起用周小平,都是护卫基本盘在网络时代的需要。很多批评者认为这是粗鄙的用人招数,但他们可能忘了,“手撕鬼子”可以大行其道,周小平也可堪一用,这是源自“党文艺观”的权谋。

在萧规曹随方面,北京座谈会紧贴延安文艺座谈会,但它的一个挑战不在于会场,而在于会场外。与72年前相比,党的文艺战士们可以守护的基本盘已经缩减了很多。网路时代,党的文艺观在中产阶级那里基本被抛弃,毛氏文艺路线混杂在潮流中,从规模上看亦非主流。

正像警惕的批评者所提示的那样,北京文艺座谈会以权力指导文艺的合法性受到了猛烈质疑。与此相呼应的,这些警钟并不是一种没有现实基础的呐喊,而是来自于同样具备实力的社会当中。因此,党既要忍受周小平所招致的污名化,也得继续寻找其他文艺战士。

与延安文艺座谈会相比,一个更大的不同是,反对意见不再局限于小小的解放区,而是弥漫在整个社会构成中。北京文艺座谈会重申与强调的那些,对应着的文艺势力究竟是强是弱,不是单靠旗帜声张就能说服人的。党魁有权指导文艺,却无法接管生活,这就是区别。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