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老萨说史98:打不可不打也不可的南京保卫战(2/3)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九十八(新抗战系列之二十)

由于对南京不适合防御的情况非常了解,朱元璋花费了巨大人力物力,修建了南京城墙,以增强南京的防御。

由于南京附近地形不适合防守,守军就会处于一个很不利的地位。想要守住南京,就必须集中比敌人强大的部队进行陆地决战,而且决战地点只能选在南京外围至少50公里以外,因为南京城附近地形更不适合防御。

南京城外十几公里处除了紫金山以外,只有几座小山坡或者说小山岗,这种地形对防守一方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山太矮,敌人骑兵都能冲的上去。

这些地形对于防守一方没有意义,对于进攻一方却不同。由于南京城内地形普遍比城外要低的多,一旦进攻的敌人占领了这些小山小岗,就能以这些高地向城中攻击,形成对城内远程攻击的最好火力点。

古代就是用弓弩和投石器攻击,现代就是用火炮攻击,古代可以覆盖整个的城墙,现代则可以覆盖整个城市。南京保卫战中,日军在城南的雨花台上架起大炮,直接可以轰到城北的挹江门,前后轰死了上千人。

所以整个南京的外围,城市附近地形如此,敌人如果从东边攻击南京,南京守军必须在外围将其击败。如果外围守不住,敌人只要攻入南京城附近就等于占领了南京。

所以从一般军事角度考虑,外围决战失败就必须立即放弃南京撤退,因为如果撤退稍迟就非常凶险,背靠着天然阻碍长江,撤退是非常艰难且需要时间的。

历史上从东面攻占南京成功的例子也有一些,但多是近代的事情。

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军用几十艘军舰攻破上海吴淞口占领上海,守将陈化成阵亡,英军溯江而上,占领南京外围的镇江城,接着开到南京附近的长江江面。满清统治者吓破了胆,赶忙派出特使求和,在南京长江上签订了著名的《南京条约》,割让了香港。

之后比较著名的就是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军攻占南京。

当时南京是江浙赣三省的核心,两江总督张人骏,江宁将军铁良,江南提督兼钦差江防大臣张勋率领2万清军防守南京,由于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的影响,此时南京附近已经有不少炮台和工事。

进攻的部队是上海都督陈其美等人组织起来的革命军,其中一部分是新起义的清军新军,另外一部分是各种参加革命的五花八门人士,甚至还有帮助中国作战的老外。

当时革命军已经控制了东面的苏州,镇江等地,两军很快进入南京外围栖霞山,青龙山等地激战。

清军虽然兵力多,可惜南京附近的防御死地实在无法有效防御,仅仅守了7天就全军崩溃。2万清军大部分被消灭,仅有张勋率领2000残部在日本军舰掩护下渡江逃到徐州。堂堂三省首府南京,就被一群乌合之众的革命军攻占了。

由此南京也成为国民政府的首都,直到1949年被解放军攻占。

而南京防御成功的例子也有一些,北伐中期孙传芳大军反攻南京,他的主力全部在南京东面30公里以外的外围龙潭镇登陆,从东向西杀向南京。

北伐军随即调动主力6万多人前往拦截,两军激战。因为南京附近无险可守,北伐军只能集结重兵和孙军硬拼,最终将孙军在南京外围的龙潭击败,孙军没有到达南京城下。

因为孙传芳主力已经在江西等地被北伐军重创,剩下的部队人数很少,战斗力都是二三流的。

如果此次进攻的是之前孙传芳的20多万精锐主力,谁胜谁负还是很难说的。

此战孙军6万多人全军覆没,被俘3万人,北伐军也伤亡惨重,公开的伤亡就有8000多人,一般认为伤亡也有1,2万人,这些都是北伐军的精锐部队。其中仅仅黄埔5期学生,阵亡达500人之多。

对于南京这种地形,古往今来的有识之士很清楚。所以南宋并没有在南京定都,因为当时金军太强大,南宋一路溃败逃过长江,战斗力已经大受打击。所以宋高宗赵构怕南京守不住,反而离长江较远的杭州安全得多,将首都定在了浙江。

而在南京定都的朱元璋也深知南京防御能力的薄弱,明军除了大建水军控制制江权以外,为了增强南京的防御能力,花费21年之久和巨额资金修建了长达30多公里的南京城墙。南京城墙非常坚固,仅次于西安古城墙。

这堵高20米,宽15米的城墙在古代可谓极难攻破,可惜进入火药时代就不行了,不可能长时间防守。当年太平军用几千斤黑火药埋入地下炸塌了南京凤仪门城墙一段,最终冲入城去。

太平军时代如此,抗战时期就更别说了,一顿重炮就可以轰开城墙了。

当时南京的情况非常危急。

早在淞沪会战之前几年的128上海战役,日军一度攻占上海,打到昆山一线,日军军舰一直开到南京附近。

当时南京一线无险可守,国军无法有效阻挡日军推进,政府被迫下令迁都洛阳,准备持久抗战,也算是极大的耻辱。

128停战协定签订以后,日军撤回上海,国府才又迁回了南京。通过这一战,国府开始重视南京的防御问题。

南京附近无法防守,只能守外围。国军随即修筑了从上海到南京的几道防御工事,包括直接防御上海方向杀过来的吴福线和锡澄线两条防线,这是人工修建的防御工事。

国军必须依靠这些工事和日军决战,一旦这些阵地丢了,南京就相当危险。

另外国军在南京城防的外围乌龙山,汤山,淳化镇等地修建了一些炮台和防御工事,以尽量加强南京城的防御,作为南京保卫战的外围阵地。

同时对于南京城下的防御也得加强,修建了围绕城墙附近的一些永久性和半永久型工事,并且在城外设立了如乌龙山,狮子山等不少固定炮台,也在唯一高地紫金山上修建了火炮阵地(其实紫金山也是小山,最高峰才400米,而大部分山体不过100,200米)。

守南京不能不守长江,为了对付从东面沿江而来的日军舰队,建立了扼守长江的江阴要塞,镇江要塞和乌龙山要塞。

但国军高层非常清楚,这一切只是尽力而为,实际上并不足以对付超过20万的日军。

淞沪一战日军集中了30多万精锐部队和大量飞机战舰,而国军更是倾巢而出,使用了75个师60多万大军,当时国军全部可以调动的部队几乎都在上海作战。

经过3个月激战,中日两军都有惨重损失,其中国军损失20到25万人,远比日军要重。

上海大撤退以后,日军调动新登陆的10多万人加上已经在上海的20万大军向南京方向飞速推进,国军情况危急。

当时的情况一线日军无视日本军部要求在苏嘉线停战的命令,肆意向南京疯狂前进,吴福线,锡澄线看来无法长期阻挡日军。

而南京几乎是在唱空城计,城中能够使用的部队几乎全部调到上海,基本无兵可用,仅有宪兵部队两个团,中央教导总队一部驻守。

后来大名鼎鼎的金三角鸦片将军雷雨田就在中央宪兵学校当一个小兵,负责南京的卫戍。这点兵力自然不足以和日军作战,顶多勉强维持一下治安而已。

所以这一次会议中,白崇禧的心腹爱将,时任国民政府军令部作战厅厅长的刘斐提出,既然吴福先和锡澄线马上就要失守,也就意味着南京正面防御已经失败,再死守南京已经没有意义,从军事上来说也是不合理的。

况且日军此时并不是仅仅为了攻占南京,更是为了合围歼灭从上海撤退的30,40万国军大军。

日军从东面分南北两路杀来,北路沿着苏州,无锡,镇江,南京这线从正面攻打南京,同时追击上海撤退的国军部队。

而南路日军则试图包抄从上海撤退国军的退路,同时完全包围南京,它的目标是占领南京南面的溧水,西南面的芜湖。

而南京北面和西面都是长江,虽然江阴要塞通过沉船和炮台暂时阻挡了日本联合舰队,但不可能长时间阻挡住。

一旦日军军舰突破江阴封锁了南京附近水域,等于封死了南京北面和西面,加上被日本陆军封死的东面,南面,南京等于已经被包围,完全是一座死城。

现在就算国府还有50万新到战场的精锐部队,也不能放在南京死守。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再多的部队也会被日军切断后勤路线,随即被压迫在不适合防御的南京附近遭受惨重打击,这对国军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更不要说现在南京根本没有一支比较完整的部队来防御。淞沪会战国军损失惨重,参战部队基本都是伤亡近半,元气大伤,急需要修正补充。如果将这样的部队放在南京死守,无疑于负薪救火,是得不偿失的。

不但南京守不住,如果在南京附近集结重兵防御,反而会被日军合围歼灭,导致国军大伤元气,这对未来的持久抗战是极为不利的。

实际上,从军事上来说南京已经无法防守,也不应该防守,不然就是中了日军的计策。

刘斐是日本陆军大学的高材生(日本陆军大学是培养日本高级军官的学校),是国民政府最有名气和能力的智囊人物,但他实际也是中共的间谍,在国军内部潜伏了至少20年之久,始终没有暴露。

刘斐在桂军长期服役,又留学日本多年,在日军中也服役过,对中日两军非常了解。

所以说,刘斐的观点是非常准确的。

刘斐的观点其实也就是大家的观点,白崇禧,徐世昌首先表示同意,何应钦也赞成,甚至连法尔肯豪森将军也同意这个观点。蒋介石的爱将陈诚和顾祝同此时都在安徽指挥大部队后撤,他们也通过电报电话表示同意,只是陈诚还说:出于政治上的影响,放弃南京可能不可取,可以在南京象征性的守一下。

其实蒋介石心里对这些早已知晓,听了刘斐的长篇大论以后他也是赞同的。

蒋随即问刘斐他们应该怎么办,这下子就让刘斐不方便开口了,他环视一通,所有在座将领都低头不说话。

因为如果放弃南京被日军攻陷,这就是中华民国历史上第一次首都被敌寇攻占,这个放弃首都的巨大历史责任肯定需要有人来承担。在这种关头,没人敢于挺身献策,主动承担这个责任。

大家沉默了一会,最没有厉害关系的德国顾问团团长法尔肯豪森将军打破僵局发言说:可以考虑用我们欧洲的办法,向全世界宣布南京为不设防的城市,然后将军队全部撤走,只留下一些警察维持治安。

白崇禧看了蒋介石一眼,见他没有任何表示,知道他心里不赞成。

其实这点白崇禧自己也能理解。

欧洲是欧洲,非洲是非洲,亚洲是亚洲,东亚是东亚。东亚历史上哪有什么不设防的城市一说,自古以来也不存在这种东西。

所谓不设防城在东亚人看来就是开城投降,等于是孙子所说的最差的结局,也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对防御一方等于是无条件投降了。

这对于蒋介石来说,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同意。

过了一会,见大家都不说话,刘斐硬着头皮说:我看我们可以12个团到18个团的兵力(约2,3万人)象征性的守一下,这样也算对国民有所交代。

白崇禧又看了蒋介石一眼,见他紧皱眉头,知道他有些犹豫。

其实蒋介石对用很少兵力象征性防守很犹豫,而他心里也清楚南京不可守。

用蒋介石在日记中的话来说就是:孤城不能守,然不能不守,对国对民殊难为怀也。

军事上南京却是不可以守,更不能放大部队守,这点蒋介石并没有异议。

但关键是,如果随便放弃南京,或者像刘斐说的那样用2,3万人象征性守一下,又会怎么样呢?

不战而放弃南京就不用说了,民心士气会遭受极大挫伤,国际政治上也会有非常不好的影响。

这些历史上也有过无数先例。

清政府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前不到50年还是所谓的康乾盛世,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工业产值居然占世界的百分之三十二,号称世界最强的帝国,为什么短短几十年后就搞成清末时候那种样子?

这有很多种原因,但跟清朝首都的两次失陷所造成的极大消极影响是分不开的。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咸丰皇帝仓皇带着老婆慈禧逃到北方的热河去,美其名曰木兰秋狝(皇帝去打猎的意思)。

结果英法联军攻陷北京以后一把火烧掉圆明园,还大肆抢掠了一通,

由此清朝和皇帝在全世界和国内老百姓中威风扫地,从此时开始,清王朝进入了急速的衰退期。这之后短短20年内签订了无数不平等条约,开始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但还没有完。虽然外战外行,清政府却借助汉人的力量剿灭了开始全面腐败的太平天国力量,为此中国勉强实现了所谓中兴,国家也没有瞬间垮掉,还多支持了几十年。

不过第二次首都沦陷却是致命的。

慈禧太后在消灭以光绪为名义领袖的维新派过程中遭到列强的阻拦,她不觉恼羞成怒,随即煽动义和团攻击洋人,造成洋人200多人死亡,还杀死了德国公使和日本大使馆的书记官。

洋鬼子以此为借口出兵,组成了八国联军,最终攻陷了北京城,慈禧太后狼狈逃到西安,最终签署了羞辱性的《庚子条约》。

此次打击是极为巨大的,如果说英法联军攻陷北京的时候,清政府还能忽悠人民自己的逃亡是去热河狩猎,此次再也无法欺骗国内民众。

清政府由此基本失去了全部威信,之后无论它再做什么,老百姓再也不可能信任它,自古以来,也从无一个失去公信力的政府能长时间控制国内局面。

在慈禧回到北京以后,曾经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其尺度甚至比当年康有为的提议还大。可惜再也没人相信它,革命党不断起义,前后发动了13次,最终将清王朝推翻。

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是1900年的事情,短短12年之后清政府宣告瓦解,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清政府是失去人民支持以后自行完蛋的,并非什么强大的外部力量将其推翻。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