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巡视组掩盖河南血祸黑幕

中纪委巡视组到河南,被打压二十年的数十万艾滋病受害者要求追究李长春李克强主政的血灾罪责,却不被接待,省委更无法无天加重对上访者的迫害。

今年三月二十八日至五月二十七日,中央第八巡视组对河南省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巡视。发生于九十年代初举世瞩目而二十年未查处的爱滋病大流行事件,本应是此次巡视的一大焦点,然而竟事先定调子划框框被蓄意排除在外,让造成河南血祸第一责任人李长春和第二责任人李克强至今不认错多年逍遥法外,再次逃避追究,这是一出以打虎为重任的中央巡视蜕变为纵虎归山的丑剧,遭到河南省几十万“血浆经济”受害者的严重质疑。

回避焦点问题的巡视组不见上访者

七月六日、七日,中央第八巡视组组长欧阳淞、副组长宁延令向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省领导班子回馈巡视中干部群众反映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地方党风廉政建设不落实;一些领导干部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生活作风腐化,为特定关系人谋取不正当利益;收送红包礼金;买官卖官问题突出,还有一些征地拆迁、非法集资等问题。然而,比上列问题都更加严重的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灾难性事件——河南爱滋病大流行,却只字不提,数千人对河南爱滋病泛滥成灾的投诉,被巡视组给“贪污”了。中央巡视组视而不见仍在流血未结痂的爱滋病疮疤。

作为曾经的中组部副部长、巡视组组长欧阳淞,不可能不知道河南曾经发生的重大爱滋病灾难,也不可能不晓得这一灾难的极端严重性,却昧着良心“贪污”这方面的投诉和举报,这比贪污多少钱财的贪官还恶劣,让几十万在“血浆经济”中无辜感染爱滋病和因此死亡的受害者及其家属,误把中央巡视组视为青天大老爷。中央第八巡视组在中央“高人”指点下这样阳奉阴违的欺骗民意,同近20年来每届全国党代会和每年全国人代会一味掩盖河南爱滋病事件的做法一脉相承,岂不是一桩更大的丑闻?

当数十万河南“血浆经济”受害者听到中央巡视组进驻河南时,他们口口相传,奔相走告,“青天大老爷来了,我们有救了”,无不欣喜若狂,数千名申冤投诉者挤破头奔向巡视组驻地。可是,怎么也没有想到会是竹蓝打水一场空,巡视组组长欧阳淞至今未与投诉的爱滋病患者谋面。

举报者渴望中央巡视组做包青天

省委书记郭庚茂在欢迎中央巡视组进驻河南时说,鼓励全省人民举报。巡视组住进郑州黄河迎宾馆第一天,首批来自各市县三百多名“血浆经济”无辜受害者打头阵最先蜂拥郑州,列队出现在宾馆前等待向中央巡视组递交投诉书。全然没有料到迎接他们的是河南大批官员和警察。在长途车上发现有上访的爱滋病患者就生拉硬拽,不许离境半步,在黄河迎宾馆周围各路口亦设路卡。拦截爱滋病患者,围追堵截,有的遭特警驱逐,还有的被打伤。上访者根本见不到“钦差大臣”的面,而是被来自各市县以及乡镇政府基层官员的“包围”。如此兴师动众的表演,隐藏在背后的是一批老虎和苍蝇对上访者的拼死抵抗。

被称之为“血浆经济”的现象,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就已在河南省一些地区出现。后来有“艾滋厅长”之称的刘全喜一九九二年担任省卫生厅长后的大力推动,使河南农民卖血成为风潮。特别是由于1992-1998年主政河南的李长春严重渎职和怂恿,“以血致富”,卖血成为河农民的一种“产业”在河南得到大发展,导致爱滋病毒大面积扩散。经过5-8年的潜伏期,即李克强1998-2004年继李长春主政河南期间,大批爱滋病毒感染者相继发病并死亡。由于李克强继续李长春隐瞒疫情的做法和极力掩蔽其前任的斑斑劣迹,“捂盖子”,并坚持对举报者和上访者进行打击的高压手段,以致疫情不仅没有得到遏制反而恶化。如果说省卫生厅长刘全喜是祸首,那么李长春则是导致这场世纪浩劫的罪魁,李克强与李长春则是一丘之貉。

李长春被干部举报反而步步高升

在此期间,河南省各级官员向中央的举报接连不断。灾难中到底有多少卖血者感染爱滋病和多少感染者死亡,从各地官员的举报中就可略见一斑。

河南省委原纪委有四位委员,自二○○四年九月以来,一直坚持对担任河南省省长和省委书记李长春执政河南期间严重渎职造成疫情蔓延,人民生命财产遭受巨大灾难的严重过失进行控告。他们先告到中央政治局、人大常委会、中央纪委和最高人民法院,二○○六年又向最高人民法院起诉这位高官严重渎职,造成数十万人不幸感染爱滋病和数万人因爱滋病得不到治疗而死亡的惊天大案。由于中央高层为了把这样有影响力的举报压下去,曾先后委派贺国强和王刚两位政治局委员与四位前纪委官员进行至少三次会晤,要求他们不得把河南污血案公开化,妄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达到虚无化。

河南省多名纪委委员、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于一九九五年至二○○四年期间,对总共三十三起因污血案造成河南省驻马店、周口、商丘和平顶山等二十二个市县二十五万人感染爱滋病毒,向法院控告李长春严重渎职罪问题,但都被一一压了下去。

当年还有二百多名河南省地两级纪委干部和离退休人员联名致函中纪委等部门,举报李长春主政期间,五次扣压河南省驻马店、南阳等十二个地区追究爱滋病爆发流行责任的报告。但李长春非但未被追究,反而被“伯乐”相中塞进政治局,并带着在河南的劣迹转任广东省委书记,之后又擢升为政治局常委。

河南到底有多少人感染爱滋病毒?一直是知情者关注的一个焦点。据河南省卫生系统内部知情人士统计分析,1992-1995年间,河南全省至少有一百四十多万人卖血,其中大多数是农民,爱滋病毒感染率高达50-70%。可是河南省卫生厅上报的数字先是说二、三万,后又是三、四万人,一直是谎报瞒报态度。

李长春和李克强执政河南一瞒再瞒、影响恶劣。美国发明爱滋病鸡尾酒疗法的何大一博士指出,河南因为卖血感染的爱滋病疫情在一九九○年代爆发,并达到高峰,一九九五年中国政府已经知情,但隐瞒不对外公开,国外直到二○○一年才得知河南爆发了爱滋病大流行。

一九九五年卫生检疫医生王淑平,将她发现的六十二份血样送往北京做权威鉴定。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检验出爱滋病毒阳性,感染率高得惊人。

河南中医学院著名妇产科教授高耀洁,深入到一百多个爱滋病村调查发病情况和发病率;接待一千多名爱滋病求诊者,了解到病情严重的真实性;她还收到一万名爱滋病患者来信,出版了《血灾10000封信:揭开中国艾滋疫情真面目》的专著(按:由开放出版社出版)。高耀洁得出结论,河南省爱滋病是“血传播”,并指出河南爱滋病患者绝非省卫生厅所说的三、四万人,而是六、七十万甚至更多。

著名爱滋病教育学者万延海因将河南省爱滋病大面积蔓延实情揭露于世,气急败坏的李克强政府令国安将他逮捕,后又被公安拘留。后来王淑平、高耀洁和万延海三人因遭受无法容忍的迫害,于李克强执政河南和任副总理后被迫出国离乡。

河南省至今无法无天迫害受害者

今天,中央巡视组举着打虎的神圣旗帜,却干着纵虎归山的勾当。不仅让中纪委难堪,还产生了助纣为虐效应。

效应之一:举世瞩目的河南血祸在中央巡视组的巡视中被一夜惊人大翻盘。

正当河南各地大批爱滋病患者奔赴郑州向中央巡视组投诉河南血祸的关键时刻,《河南日报》别出心裁,突然翻炒河南省艾防办二○一三年十月底的通报:说“全省累计有5.9万人感染爱滋病”。即刻被国内媒体铺天盖地转发,将河南成千上万举报者多年翔实列出的至少有一二百万农民卖血,几十万卖血者感染爱滋病毒,数万感染者死亡的有据事实,一举颠覆,给翻盘了。

河南省委在中央巡视组眼皮底下为河南血祸搞大翻盘,没有中央示意,巡视组组长欧阳淞是不敢放任不管的。无疑为毫无人性和良知的李长春和李克强保驾,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值得一提的是,在此巡视期间,河南爱滋病大流行第一负责人李长春,还大摇大摆携家人到河南登封少林寺一游,如此胆大妄为的翻案和示威,让处于苦难深渊的几十万受害者心痛。

效应之二:汝州市当着巡视组的面给五名无辜感染爱滋病的上访者判刑。河南省十八大之前曾给三名上访的爱滋病患者判刑,一是驻马店市新蔡县的田喜因感染爱滋病毒,大学毕业后连续六年上访讨说法要求赔偿,触怒了当局,被判一年刑坐进大牢。商丘市产妇赵风霞因分娩输血感染爱滋病毒后又传染给孩子和丈夫,丈夫不治病亡后多次上访无果再上访,给判刑二年缓刑三年。该县产妇曹兰英亦是分娩输血感染爱滋病毒同时又母婴传播给孩子,也因上访被判二缓三。这样倒行逆施当今世界可谓奇观。

十八大后,李克强当上总理对上访者的打压不但没有缓解反而变本加厉。省委书记郭庚茂比前任徐光春和卢展工更凶狠。因上访被拘留者成百上千,为防止上访被收缴身份证不许出村者不计其数,南阳地区建立非法上访训诫中心。尤为不可容忍的是,在中央巡视组尚未撤出河南时,汝州市委一次性给五名上访的爱滋病患者判刑,令打压政策再升级。

警方在逮捕农妇马霞时将她的胳膊拧在背后施以背拷,吓得她魂飞魄散,不知所措。5名含冤者百口莫辩,在拘留所里生不如死,四女子两次绝食,另一被拘的男子马健民在拘留期间两次自杀,以死抗争。逮捕刘翠红时十岁女儿被丢弃家中只能由亲朋照看,马霞四岁女儿也被撇在家中由病友带管。

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召开的二○一四年度国际爱滋病大会发表的宣言,特别强烈关注和谴责有的国家和地区对爱滋病患者歧视和刑事化的做法。汝州市五名上访的爱滋病患者是河南“血浆经济”的受害者和李长春李克强死不认错的替罪羊,竟受到刑事化判重刑,是对法制明火执仗地践踏。

上述事实表明,中央第八巡视组对河南爱滋病事件的走过场显而易见。中纪委如果胸怀坦荡,心中没有鬼,就应对走过场的巡视“回炉”,推倒重来。衷心期望德高望重的习总书记为民做主,在中央巡视的东风中将河南爱滋病事件查个水落石出,还河南民众一片青天,让投诉者一立案二问责三给予几十万爱滋病毒感染者和死者家属国家赔偿的诉求,在二○一四年国际爱滋病日前能见到一线曙光。

2014年8月26日

(作者陈秉中为卫生部退休官员、原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所长)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