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完美风暴?又关香港政改什么事?

话说香港财神爷曾俊华曾早前8月10日在政府网站发放网志,题为【完美风暴】,其中较为瞩目的,是提及“避免自制风险”。而“完美风暴”一词,来自结语“…各种复杂交错的风险因素已经不容易应付,如果再加上本地政局不稳,可能引发一场完美的金融经济风暴..”。

差点以为他是政法王周永康的死士,还在死喊“维稳大过天”。

而尤其需要“被告戒”的地方,他如此说明“…我希望打算以抗争手段争取普选的朋友三思,普选方案必须得到绝大多数市民的支持;抗争、斗争恐怕无助凝聚必需的共识。”

噢,原来假如香港出现金融风暴,那是“争取普选”的错。

可能真又是高人才看得到,我等凡夫俗子,的确没有这般“无敌天眼通”。有的只是基于事实和常理的客观意见。结论如何,那倒不必深究,因为结论从来都是“推理”而来。需要深究的是“推理”是否“合理”;而那就要看看到底推理是建基于什么假设和数据。

从事实看,香港的金融风险,并不来自本地的争取普选。

对于香港出现争取普选的所谓“抗争”,全世界的评级机构,都已经表明:相关风险已计算入风险评级当中,而分析结果是:影响有限。而惠誉更加老实不客气指出:香港的金融风险主要来自内地。这点早前已由金管局的公开“提示”写得清楚[1]。香港这边应该真正担心什么?相信财爷自己心里有数才对。

香港的经济,从来都受外围影响,这点倒不是新闻。算是新闻的,是曾俊华曾过去帮曾荫权打工的时候,也是做财神这个位的。到底基于他的“真知灼见”,搞了一个什么东东出来?例如自从2007年出任财神之后,所采取的政策,永远就是“托市、托市、再托市”。而任何懂得金融的人都明白,所谓“金融风暴”,从来都是“托市”的后遗症。

而经过多年托市之后,香港蚁民若要买楼安居,基本上要不吃不喝14年才能办得到[2]。这种千斤担子放在收入无法增加的本土蚁民肩膀上,这才可谓之“危如累卵”。这种与本地生产力完全脱节的资产价格现象,相信正正就是财爷口中的“泡沫”无疑。

但这个又关争取普选什么事?是否过去十多年香港人一直都在争取普选,所以楼价不停地升?所以只要不再争取、楼价就会回复到“香港人买得起”的水平?什么逻辑?好像和中央唱反调呗….

而最有可能令到这种资产泡沫爆破的,财爷则一口咬定“是美国的加息风险”。

噢,这个“加息风险”很大吗?但起码不关本地争取普选的事吧?

至于风险有多大?也总得有衡量比较的基础吧。而很可惜,这个推论在客观金融数据方面,不止不能成立、更加是“反其道而行”。

大家可以随意“揿”一下枱面的电脑,看看国际债券报价。看清楚到底“孳息”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情况。例如用作基本利率指标的“美国政府十年期债券孳息”,在2014年8月15日的报价是2.35%。比去年同日是下调了47个点子(0.47%),换言之,利息成本是下调了16%!

香港呢?十年期政府债券孳息是1.85%,比美国政府的借钱成本还要低两成!而与去年同日比较,还更下调了51个点子,基本上与美国同步,但跌幅更大。

以下是选录自彭博资讯的该日报价:

而观乎全球主要市场数据,除了少数本身已经是高息的南韩和新加坡有短期的息口上升趋势之外,基本上主要利率与去年比较都是向下而不是向上!这是高者越高、低者越低的情况。

香港要加息?开玩笑吧?

而即使中东战火重燃、乌克兰和俄罗斯剑拔弩张,结果反而是利息更加向下,而不是向上!这个如果不是搞金融的、又绝对不会明白。例如今次和乌克兰随时开火的,是俄罗斯。而结果在欧美国家加强经济制裁之下,俄国的私人资金为免被牵连,四出找地方“逃难”,结果是跑到全球各地的自由金融中心去,香港….也是目的地之一。据报这种涌入的情况在去年已开始,而早前马航客机在乌克兰被击落之后就更加出现了爆炸性增长;市场预计规模达到一千亿美元、时间则持续到起码2015年年中。

同样情况,中东在伊拉克和以色列相继出现战火,以及中东出现类似沙士的新疫症和非洲的伊波拉疫情漫延,均对中东的“油元”国家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因此美国最近也接收了不少“逃难资金”,争相购买美国的国债。美国的债券孳息,基本上是按“供求”关系而定价,情况和香港差不多:投资者是买“安定”。除非投资者和评级机构都是“发鸡盲”,否则行动比起口号更有说服力。可见香港的“安定”不成疑问。

既然美国也加不了息,在联系汇率的捆绑下,香港又可以怎样加息?这些钱根本不是来香港投机、而是来香港避难,因此极有可能不会流入资产环节,光是换成港元或美元结存在银行系统就是。

反而真正令到香港会出现金融风暴的,很明显不是本地的政治风险,而是中国的金融风险。这点在惠誉的提示之中已经非常清楚。而金管局更加又不会是被蒙在鼓里。而“中国金融风险”这件事实,最近也开始逐步浮现出来。

例如最近刘兆佳在8月14日出席《由白皮书看香港政改方向》研讨会时,以《白皮书为香港政改提供的多元思考角度》为提发言。据报道,刘兆佳称,中国的国家安全观比较全面,除军事安全外,还包括外交、政治、文化和金融的安全。之后更加详细说明:从广义角度看,香港的繁荣稳定,特别是金融稳定,都被视为国家安全的范围。

这个讲法,之前从来也没有被提到这个“高度”来讨论。

而再之前(8月8日)中联办主任张晓明在《国庆筹委会成立大会》的发言中,就已经表明“香港可以担当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防火墙’”。另外最近在“反占中”游行前,8月16日晚上,港区全国人大常委范除丽泰与刘慧卿见面,也谈到“中国正面临外忧内患”,当中也又很诡异地包括了“经济转型”的问题。

假如我们从市场利息的“高者越高”角度去看,中国的“利息水平”何去何从,的确值得深入考虑。这点在先前的金融分析之中,未有详细提及。今次可以由“银行同业拆息”的水平去看看。

下图为2014年8月11日的香港和上海两地银行同业拆息数据:

银行同业拆息应该都算是最即时反映“资金成本”的工具。尤其是接近全无风险的“隔夜利息”。

但当我们比较之下,可以看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中国银行之间的拆借,利息成本是香港同业的“多倍以上”。这个不是小数点后多少个数值的问题,而是“倍数”的问题。因为银行绝少会在一夜之间就倒闭,更加上中国的银行照道理是由中国政府“照起”的嘛,千倒万倒、银行不能倒。因此银行间的隔夜钱,理论上是最便宜的。而时间越长、风险越高、回报要求也越高,因此长息比短息高,是正常状态。

而居然在这种“大国崛起”的情况下,讲就天下无敌,做就有心无力。因为中国的隔夜钱,成本竟然是香港的50倍!而一年期的拆借、反而“只是”5倍多。而香港的一年银行同业拆息,成本是0.86%,相对于隔夜钱0.06%,比例是14.24倍。但中国的长钱同隔夜钱,竟然只是1.7倍?

这是什么意思?就是“长远看你不会死”,但“今日唔知天日事”。而这种“今日唔知天日事”的风险水平,中国是“五十倍严重于香港”。而至于“长债”,由于有政府的“价格管制”,一般都是“上限定于5%”,因此“想加息都冇得加”。但事实上,在拆借市场里,根本是“有价冇市”。需要用钱的民企和个人都只能向“高息”的钱庄靠拢、而银行则继续压低存款利息、再低息借款予低效的国企。

而这一个“国家保证银行和国企暴利”的情况,早就怨声四起。最近中科院的金融研究员易宪容也发表了文章,再一次说明金融改革所遇到的“资金分配不均衡”问题。另外据【新浪财经】2014年5月29日消息: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显示,全国民间借贷利率达到23.5%!

这种日子能维持吗?耐人寻味….而易宪容的文章就批评得极为凌厉。他说中国的金融改革,是“越是改革,所面临的问题则越多、市场的成熟度则越低..”换言之,是“越改越糟”。

对于何谓“金融稳定是国家安全问题”?除非大家能明白以上的经济困局:计划经济与现实经济存在着如此重大的价格鸿沟,否则只看中国的官方宣传,一味“大国崛起”什么的….绝对不会明白情况到底“不平衡”的问题有多严重。

而之前我提醒过大家,尤其要留意中国和香港在金融范畴的关系:到底是“香港靠中国、还是中国靠香港”?光是这条“金融线”的风景,经已是一览无遗。而对于高企的利率、以及中国的“债台高筑”情况。而一旦美国和国际利率出现变化的话,按“高者越高”的逻辑,到底是香港麻烦大、还是中国的麻烦大?这个也又不言而喻了。

不过既然美元和美债仍受追捧、因而孳息掉不下来;而香港也因为联系汇率而紧随美国息口走势,结论是香港本身的金融市场出不了大乱的情况。那么可以令到香港会出现“风暴”的来源,最后只能剩下那个地方?大家用逻辑律之中最简单的“排除法”可以自己找出答案来了吧。

因此再次细味任志刚先前的讲话:整个国家与境外资金融通,在香港进行是最好的…

谁靠谁?谁怕谁?看看专家的指路明灯吧。

其实假如北京方面肯讲出中国的困难在那里,而香港这边又可以具体帮得上什么忙,香港人不一定不肯帮手。否则光是喊口号,要香港人“顾全大局”,是没有用的。起码香港人不会肯用自己的自由和权利来交换。

注:

[1]金管局2014年3月刊出之半年报:货币与金融稳定报告,第7 页讲得清楚:本地银行业对内地相关业务的信贷风险承担增加,仍然对银行业构成挑战,银行应继续审慎管理其内地相关贷款的信贷风险。为了加强
监察这些业务,金管局推出全新的季度内地业务申报表,要求所有银行就其非银行内地风险承担呈报更详细资料。另外,金管局亦要求内地业务活跃的银行,就其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进行专题审查。

[2]2014年8月13日“中大香港生活质素指数”显示,港人物业负担能力比率创12年来新低。若要圆置业梦,港人即使“唔食唔住”都需花14.19年时间储钱,才能购入九龙区一个约400平方呎以下单位,较2002年时只需4.68年就可置业的情况天渊之别。学者指出,政府压抑楼市措施无效,目前楼价已高得“离谱”。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