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中国经济迎接漫长寒冬

当4万亿出台,笔者表述它即将造成的严重后果时,引来的是很多人的不解乃至嘲笑;当三年前乃至更早的时候,笔者描述2013年以后将要面临的冬天时,引来的依然是不解乃至鄙视。但是,这些曾经看起来非常遥远的事情,已经不再遥远。

寒冬的气息渐浓,无论人们相信不相信冬天真的会来,寒冬都会到来。

寒冬不会因为人们的意愿而改变。事实上,它正在飞速到来,一如最近飞涨的美元指数,势如破竹,锐不可当。许多人依然认为美国的问题更加严重,他们错误地认为,美元将要大跌,因此,拼命举借美元债务,就像拥挤着去争抢通向地狱的车票。

数据供应商Dealogic的数据显示,中资公司今年以G3货币(美元、欧元和日元)记名发行的债券已经达到665亿美元,超过了2013年全年的590亿美元。就在2009年,这一数据还仅是24亿美元。BIS在其《季度评估》(Quarterly Review)报告中表示,一旦国内经济放缓或美元走强,它们将面临挑战。外围利率走强或者本币走弱可推升债券收益率,继而可能拖累该国经济增长,损害发行人和包括国际投资者和当地银行在内的债权人的利益。

BIS的评论并不新鲜,因为这正是笔者反反复复强调的观点。中国以G3货币记名发行的债券,又以美元为主,美元升值,犹如一个越勒越紧的绳套,而这个绳套已经结结实实地套在了脖子上。再加上经济放缓——确切地说是正在快速步入大危机,更是雪上加霜。

中国庞大的债务问题,是一个巨大的堰塞湖。从大型国企到到家庭作坊式的小企业,从实体企业到银行,全都深陷在债务链条中,只要其中的一个环节断裂,整个链条立即土崩瓦解。另一方面,9月25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主席StefanIngves宣布各国就净稳定融资比率(NSFR)协议达成一致,这个规则将强制银行对于短期融资来源的依赖,银行业面临严苛融资规定。该来的,都在来。

国家统计局9月27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8月,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825.6亿元,同比下降0.6%。如果对照一下这些企业的贷款,计算一下它们应当支付的贷款利息,就很容易发现,情况已经到了何等严峻的地步。

即使放开限购,房地产也无力反弹。为什么?实体经济创造的财富与房价的差距加大,无力支撑现在的房价,加上人口变化等因素,房价除了下跌没有其他选择。正也正是笔者此前一再强调,坚定看空与房地产相关的大宗商品的重要原因之一。必须注意的是,中国的银行贷款中,绝大部分与房产、土地相关。房地产的下跌,意味着银行破产的风险加大。

不要以为银行不会破产。2016年的经济危机开启以后,很多小银行将率先倒闭。这正是银行拼命拓展理财产品的根源——把贷款风险沿着理财产品这条主线,转嫁到购买理财产品的人身上。然后,再“允许”银行破产,但“只赔存款,不赔理财产品”。问题在于,这种小伎俩只是在转嫁风险而不是化解风险,由此引发的社会不稳定因素所造成的巨大破坏性是不敢想象的……

最近大豆等粮价暴跌。这次粮价下跌,会导致很多国家中粮积极性降低。比如,每年的二季度是南美大豆收割、上市的时间,从这个阶段的暴跌将重创对美国最具竞争力的巴西、阿根廷等国(美国大豆一般11月前后开始收割)。我们都知道,粮食是不能长久保存的,保质期一过就几乎归零。这是农产品与矿产品、石油产品的一个非常大的区别。一旦相关国家麻痹大意,它们将来就要付出更大的代价。下一步,它们必须用美元去购买美国的粮食!这样,就在美元与粮食之间架起了大洗劫的桥梁。美国农业部对粮价的操纵能力是极其强大的,到需要粮价上涨的时候,它的减产报告就能引来汹涌澎湃的大涨势。对于中国来说,粮食危机是最不可承受之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么大的经济危机——以前的只能算作是小的调整,所以,很多人也不相信危机真的回来,即使相信危机会来也坚定地认为,危机就如同2008年那样,迅速地离开。这种错觉正在把这些人带入黑暗的坟墓。危机绝不是匆匆过客,一旦到来就会死死地缠着你……

全球性的大危机,幸免于难的只是少数,能够趁着危机获取暴富机会的国家更是少之又少,这种局面,难道只是偶然的吗?

选择什么样的因,也就选择了什么样的结果。中国从古到今,都鼓励民众通过劳动,通过创造,通过战功获取财富,获得功名,基本上都抑制投机。而中国近年来,一直是抑制踏踏实实的劳动而纵容投机钻营,以至于人们的贪欲无限膨胀,甚至堕落到以残害同胞的方式,通过制造有毒食品,通过把污水注入地下水等方式获取暴利。人心无耻若此,天地能容否?

中国需要一次阵痛,引起全民族的反思。对于这个健忘的民族来说,痛苦几乎是唤醒它自我反省的唯一渠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漫长的寒冬未必是坏事。而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做好过冬的准备。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