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定向降准背后的纠结

6月9日,中国央行宣布,从2014年6月16日起,对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次定向降准大约覆盖2/3的城商行、80%的非县域农商行和90%的非县域农合行。

定向降准正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结果。央行就像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心中充满了柔情蜜意,对邻家少男心生出不确定性的爱慕,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更不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对是错。于是,折叠一个纸飞机,上写几个醒目的大字:“0.5个百分点”,迎着风,朝着邻家的方向扔了出去。看着它在风中,美丽地摇摆着,却不知最终要落在何方……

这就是定向降准。

少女为何不大胆追求?因为她不确信,那个少男是否真的就是自己爱慕的对象,甚至,她不能确认自己看到的,是否真的就是一个少男。

好纠结!

这一切到底是为什么?2013~2015年,是中国经济最纠结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从决策者到企业,再到普通民众,都很纠结——既纠结于对形势的认识不清,也纠结于应对措施的难以取舍。

2003~2012年,无论从国内来看,还是从国际来看,中国都走错了最关键的几步棋。从2003年由实体经济向虚拟经济的过渡,到2008年4万亿救市计划的出台,埋下的隐患越来越多、越来越大。

这是导致本届政府应对起来非常艰难的根源。

从经济学上来看,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供应,此前庞大的投资造成了极其严重的产能过剩。而投资又不断通过超发货币来支撑,造成民众财富被稀释,购买力下降,内需不振,库存积压……产能过剩又导致价格下跌,企业效益低下,甚至不少企业破产倒闭,这又造成大量失业,民众的购买力进一步下降,库存进一步上升……同时,由于2008年庞大信贷所推动的投资造成了许多地方政府和企业负债的急剧膨胀,如今这些负债到了偿还之日,债务压力日益沉重,不得不高息举新债偿还旧债。三角债问题重复幽灵般地浮出水面……债务危机这条带血的主线,随时可能爆发出巨大的破坏力……

这个时候,如果实行宽松政策,通过加大投资力度来拯救经济,那么,产能过剩会更加严重。如果不实行宽松政策,一些地方和企业难以为继……这是一个死局。

房地产的泡沫由于连年累积,现在已经成为高悬在中国上空的巨大堰塞湖。适逢人口红利消失,到了还债期。房价的崩盘已是时间问题。如果维持泡沫,就需要继续发货币,而这会导致另两大堰塞湖——超发的货币和庞大的债务成为更严重的威胁;如果听任房价崩盘,则中国经济由于缺少足以替代房地产的力量而快速下滑——2003年以后中国从实体经济向虚拟经济的快速过渡,使得制造业失去了升级的机会,从而无法形成足以推动经济健康成长的力量。这又是一个死局。

与上届不同,本届政府特别想有所作为,并且,该作为的积极作为,不该作为的就交给市场。从经济角度来看,这属于理性的回归。但上述很多问题积重难返,而且,环环相扣,许多都是死结,难以化解。

理解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为何首先选择定向降准了。而且,两次定向降准的方向都与三农相关。除了金融、经济等方面的原因,还有极其重要的一点:粮食安全问题。此前在多次分析未来的趋势时,我都强调,除粮食以外的大宗商品将出现大级别下跌。

为什么要把粮食单列出来?因为,从大趋势上来看,粮价的运行轨道越来越独立,其上涨的趋势将在未来漫长的时期里延续。美国政府也不断为粮价上涨做准备。

下图为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情况,可以看出,5月份CPI同比上涨2.5%,明显高于4月1.8%的涨幅。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4.1%,是CPI上涨的主要“推手”。在经济如此低迷的情况下,食品类价格都在如此上涨,其势之强之明确可想而知。

因此,定向降准选择“三农”相关,其实是无奈棋局中的相对好的选择。通过这种定向降准,给人信心,给人继续宽松的想象空间;通过定向,不至于使这种有限的宽松导致不良后果,把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决策者的良苦用心和左右为难跃然纸上。

把定向降准跟IPO同时推出,更是充分显现出这种纠结。昨天,央行宣布定向降准的同时,10家公司获发行批文,意味着IPO重新开闸。很多人奇怪,股市烂成这个样子了,为什么还要IPO?现在中国到处在缺钱,靠自顾不暇的银行大量放贷几乎是不可能的了,银行自己都面临着重重危机,不得已才要引入民营资本来填补缺口。银行现在四处逼债,逼得很多企业寝食难安,恨不能咬舌自尽。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股市圈钱乃是不得已的选择,对政府自身来说,也是副作用最小的选择。

其实,政府一直在进行微刺激,微刺激的本质不是轻微的刺激,而是严格控制副作用的刺激,即在产生能够促进经济增长效果的同时,避免造成大的副作用,避免陷入新的陷阱之中,坠入恶性循环。政府一方面推出新的建设项目,一方面通过各种工具的配合使用,压低利率。透过Shibor的走势(见下图),我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这一点。

三农”和小微企业目前资金面的确非常紧张,此次定向降准,释放的资金也不过千亿元左右,效果非常有限。

必须注意的是,这种定向降准表明,虽然决策层依然非常纠结,但越来越倾向于通过宽松政策来挽救经济。加之欧央行负利率政策的示范效应,降准、降息已是政府的备选项。那么,能否把备选项直接变成行动,第一要看经济状况,如果经济下滑很快,政府会很快行动。第二要看通胀情况。这两个条件对应的恰是政府微刺激的两大核心元素:促进经济增长,而又不导致通胀升高等弊端。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