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美国悬赏五百万通缉中国商人:李方伟其人其公司

美国政府悬赏5百万缉拿中国商人李方伟(Karl Lee)。这个李方伟是何许人也,美国政府为何要缉拿他?在今天的媒体观察节目中,我们来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星期二美国国务院发出相关消息后,美国财政部、商务部、司法部和联邦调查局等相关部门周三都发出各自的缉拿或制裁或限制令。

这个李方伟是什么样的人?美国政府为何要缉拿他?还提出了这么高的赏金?从美国政府提供的资料看,他是黑龙江人,在大连经商。他1973年9月18日出生,今年42岁。美国国务院国际打击毒品和执法局网站、FBI网站等多家网站,都刊登了李方伟的照片。显然,这些资料是李方伟进入和在美国工作生活时提供的。

美国指控李方伟涉嫌向伊朗出口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技术。从2006年到现在,他动用其设在中国东部地区的公司,欺骗美国银行,监管人员和客户,经常购买美国相关产品和军民两用产品,违反了美国法律和国际社会对伊朗的制裁行动。

通缉令说,李方伟向伊朗政府输送的物资包括弹道导弹项目,获利丰厚。另外,他还继续非法利用美国金融机构方进行国际间商品输送活动。

不知李方伟是何时开始在美国经营其事业,但实际上,联邦当局起码从2006年就开始盯上这位中国商人。从2006年开始,联邦就开始禁止李的公司在美国活动,原因之一就是该公司向伊朗出口违禁军用品,并在2009年正式把李方伟推上了法庭。当年4月,纽约联邦法庭正式起诉LIMMT公司及其老板李方伟,罪名是利用其它空壳或皮包公司继续经营非法生意。2013年2月,美国国务院在其网站再度发出通告,制裁一批外国公司,包括中国保利集团、深圳倍通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精密机械进出口公司、大连太阳工贸公司,而这个太阳工贸公司正是李方伟手中所控制的一家空壳公司。

美国政府的指控说,就在2006年、2009年两次登上美国对外国机构的制裁名单上之后,李方伟继续“顶风作案”,利用其名下的七八个其它皮包公司,做了165笔交易,涉及8百多万美金。

美国曼哈顿检察官办公室说,联邦政府冻结或查封了李方伟及其皮包公司在美国的数百万元资产。按照联邦政府的消息,李方伟在美国被查封的资产则远远超过其2004年成立公司时的注册的百万人民币资金。

李方伟是官商还是民商?

美方说,李方伟的公司是LIMMT 商贸公司。按照该公司提供的地址来看,正好是大连中创冶金矿业有限公司的地址:西岗区新开路82号越秀大厦25层2501-2508房间。

按照该公司自我介绍,他们注册资金为100万(人民币),有职工5到10人,主要经营业务是:五金商品、矿产品、机电产品销售、经济信息咨询服务。

按照美国政府的说法,李方伟只是一个“中国商人”,那么,一个四十岁出头的中国中年人,如何能如此神通广大?如何能以一己之力,干出如此惊天大案,引起美方多个部门都发出缉拿令?他是不是红二代,官二代?他的公司是不是实力强大有深厚背景的国企?

在4月30日的记者会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被问到了李方伟的问题。有记者问:美方宣布缉捕李方伟,中方对此有何评论?是否了解此人下落?是否会逮捕此人并将其移交美方?中美之间没有签订嫌犯引渡协议。

秦刚没提到李方伟的情况,只是回答说,中方注意到了相关报道。秦刚说:中方坚决反对美国援引国内法对中国企业、个人实施单边制裁。

从李方伟的大连公司自我介绍情况来看,其公司充其量是中国浩如烟海多如牛毛的私营小公司中的一家,如何能在大洋彼岸搅动一池春水,也可看出李方伟的个人能力和能量。

中创冶金矿业公司?盛辉钛业公司?

去年,美国国务院通告包括李方伟的公司等四家中国公司遭到制裁时,曾有报道说,李方伟的公司是大连另一家公司——盛辉钛业公司。

盛辉公司是总部设在大连而在中国知名的钛合金生产和研究企业,其老总是大连理工大学的材料学硕士蒋志,还有他的两个有海外留学经历的同学加盟。他们都是材料科学家。该公司是2003年成立的,主要生产钛合金航空、医疗和其他设备的高科技企业,注册资金为1500万,有职工50至200人。

从该公司的简介来看,其开发能力,主要来源是他们和中科院金属所联合组建的工程技术产业化研究中心。中科院金属所是中国钛合金研究领域“顶级研究所”。

钛制品,非常抗腐蚀,是制造潜水艇的优质材料。因此,这个盛辉公司才是一个真正的高科技公司,而李方伟的公司只是一个空壳皮包公司。但是,有意思的是,在百度搜索引擎输入关键词李方伟盛辉公司,也曾出现网友质疑李方伟和盛辉之间关系的贴,但是此贴已经无法打开。

新浪微博网友“中国商人李方伟”的回应

在新浪微博上,注册“中国商人李方伟”的博客作者,其头像就是美国联邦调查局贴出的那张Karl Lee的照片。他的微博这两天跟帖不断。有网友星期三上贴说:中国商人李方伟,兄弟,你红了。“中国商人李方伟”回帖说:毫无鸭梨(压力)。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