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真实的情感才是可贵的

我曾是厨师中的一员,但算不上一个典型的厨师,讲个小事吧。

去年当我还是厨师的时候,每天下班后大家会回到宿舍看电视。大家最喜欢的节目是浙江台的一个与《非诚勿扰》类似的相亲节目。

广告出来后,拿遥控器的一名老厨师(是带我的师傅)开始换台,那天正好舌尖1 在重播,师傅看见后就停在这个台上,我当时躺在床上看闲书,听见舌尖的声音,就爬起来看,另外一名年轻的厨师说了一句:‌‌“诶,舌尖上的中国,这节目拍的不错。‌‌”其他的厨师大多在趁广告时间玩会儿手机,听见有人说节目不错,都抬起头看了几眼,但没有人搭话。

大概过了3 分钟,拿遥控器的厨师把节目调回那个相亲节目,然后大家纷纷把手机塞进兜里,继续开始评价节目里的那些男女嘉宾。
 


今天看了《舌尖2》第四集,想吐吐嘈。

舌1 是以美食为入口,人文情感为出口,舌尖1 里,你可以感受到每一位美食的制作者对于美食的热爱,由此而引出来许多故事。而舌2 则反过来了,直奔人文情感而来,拍摄了不少有‌‌“故事‌‌”的人,但完全感受不到他们真的特别擅长烹饪,或者他们对自己制作出来的美食的热爱。(舌尖1 里面,选择食物的制作者,可能是因为这个人做的最正宗、做的最受欢迎,或者和这个食物有很深的机缘,而舌尖2 选择食物的制作者,可能仅仅是因为制作者这顿饭是做给不常回家的儿子的,或者是一名孕妇之类的理由)

我以前做过美食杂志的记者,也常做采访,刚开始的时候没有经验,就只能去自己熟悉的餐厅里采访,菜肴也都是自己熟悉且喜欢的味道,吃完饭,开始采访老板,本来只想着聊聊菜肴的做法、味道什么的,结果常常聊得高兴,东拉西扯的,再加上这些专注于味道的老板通常对美食都有热情,就自然而然地说出了很多故事,比如某道菜是因为自己的妻子喜欢而不断的改进;比如为了做好一道菜,去一家知名餐厅打工两个月,偷偷学习菜肴的做法;比如一名汶川地震中的幸存者通过创业来克服地震带来的心里阴影,等等。这样的文章写下来,就很生动,很真实、好看。

再之后,我也渐渐发现这些细节、情感的好处。再采访的时候,尤其是菜肴确实没什么特点,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做的采访时,脑子里就不再是这道菜为什么这么好吃,口感为什么和别家的不一样,而是这家店有没有故事?老板有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他在菜品研发方面做过哪些努力。这样采访,自己不自在,老板也不怎么自在,果然,文章写出来,就感觉比较假、刻意,不好看了。

这让我想起前些天才刚看完的《乔布斯传》,引用书中乔布斯的原话:

‌‌“我的激情所在是打造一家可以传世的公司,这家公司里的人动力十足地创造伟大的产品,其他一切都是第二位的。当然,能赚钱很棒,因为那样你才能制造伟大的产品。但是动力来自产品,而不是利润。斯卡利本末倒置,把赚钱当成了目标,这种差别很微妙,但它却会影响每一件事:你聘用谁,提拔谁,会议上讨论什么事情。‌‌”

我感觉我和《舌尖2》也犯了这种本末倒置的错误,任何一款优秀的美食都不会是凭空而来的,都一定会有其美味的秘密,当我们把焦点关注在最优秀的美食上时,当我们真的对美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时,我们才能真正的与烹制者产生连接,从他们那里了解到美食的秘密,而这些秘密才是真正能够打动人的东西。而当我们一上来就奔着打动人的方向走,那挖出来的情感、故事,也只能是表面且肤浅的。

用乔布斯的话来说:这种差别很微妙,但它却会影响每一件事。

舌尖1 和舌尖2 里都有很多人文情感的东西,但观众都能够分的清这两部里展现出来的情感的区别、真假。
 


还是有很多同学提出异议,我试试能不能更清晰的阐述一下观点。

其实,我本人很喜欢陈晓卿导演,以前他喜欢在博客上写美食文章,我几乎每篇都看过,在他的文章里,情感的元素是很多的,尤其是他能够通过一些发生在小人物身上的小事,反映出比较深刻的情怀,看着十分过瘾,我自己写美食方面的记叙文也受到他不小的影响。(即使我不太喜欢舌尖2,我也还是陈晓卿老师的忠实粉丝)

所以我才能够感受到舌1 与舌2 之间明显的差别,我不反对情感、人文,但这些东西不能够刻意,情感之所以比任何事物都珍贵,就在于真实。

我至今都会回味舌尖1 里,做黄馍馍的老爷爷,在菜市场上,操着乡音与人讲价、夸自己做的黄馍馍好吃的情境,我能够透过镜头感受到老爷爷的自豪、满足和喜悦。而舌2 里的很多镜头,感觉像是在摆拍,很多被拍摄者都感觉不太自在的样子,就像一个鱼钩,钩子上放着一个叫‌‌“人文、情感‌‌”的鱼饵,等着观众来上钩、来感动。这样的情感只会让人敬而远之。

舌2 的问题不仅仅是人文的东西太多,更大的问题在于这些情感太浮躁、太刻意了。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