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以连云港为例,看“新区陷阱”

最近,多家媒体报道了恒大、卓越、绿地等房企折戟连云港,部分企业要求退地撤离的新闻。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案例:在当今中国,新区的建设是如何充满变数的。

连云港跟天津类似像,港区和市中心有相当的距离。所以,在城市规划的时候就面临一个选择:将来是重点发展市区,还是港区。天津的选择是港区,也就是后来的滨海新区。2009年左右,连云港的领导也是这么想的,所以将靠近港区的猴嘴北片区,提升到一个比较高的位置。引导一大批房地产商进驻,规划、开发了不少高档住宅、别墅。

2011年之后,连云港主要领导换人,思路调整,将发展重心转移回市区,在市中心东部组建了规模庞大的新海新区。这个变化,对猴嘴北片区产生了巨大影响,房地产市场马上陷入萧条。此外,据媒体报道,连云港住宅用地供应量达到上海的七成,但人口不足上海的约五分之一。在这种背景下,在猴嘴北片区拿地的开发商纷纷动了退地撤离的念头。

连云港不是一个孤例,它至少向我们展示了两个事实:第一,中国各城市开发的新区太多、太滥,造成城市资源高度分散,也带来房屋供应量偏大的风险;第二,地方政府权力太大,存在朝令夕改的可能性,随时可以让投资者血本无归。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的课题组2013年调查12个省、区的156个地级市和161个县级市。结果发现,90%以上的地级市正在规划建设新城新区。此外,12个省会城市共规划建设55个新城新区,有一个省会城市就要新建13个城区。“有研究数据显示,全国新城新区规划人口达到34亿”。

比如连云港的“同门兄弟”无锡,目前规划的新城区至少有太湖新城、马山国际旅游岛、惠山新城、锡东新城、锡西新城、江阴临港新城、宜兴高铁新城。可以说,无锡的城镇化建设已经接近覆盖其全部土地。而苏州,仅仅在市区就规划了“一核四城”——老城中心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全都是新城。也就是说,无论连云港还是无锡、苏州,当地官员的想法都差不多:最好在我任期里,将全市到处都建满房子。

但这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规划的朝令夕改。新领导必有新思路、新规划,这是中国官场的基本规则,历来如此。对于土地稀少的大城市来说,发展重心一般来说不会变得太离谱,因为变无所变;或者规划通过了中央政府认定,难以轻易改变。但对于地广人少的地级市、县级市来说,变化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所以有“远见”的地方领导干脆在当权的时候,将市委、市政府迁到自己“钦定”的新区,防止后任领导变更规划。这种前任领导坚定不移“设立新区”,后任领导坚定不移“重设新区”的做法,其背后的动机,绝对不仅仅是“追求政绩”所能解释的。当这些变化发生时,房地产商还能退地,或者用其他项目盈利弥补亏损,但普通市民怎么办?他们连后半生的收入都押上了,要么隐忍,要么割肉。

不过,还有比换领导就改规划更离谱的:领导还没有变,规划就变了。比如甘肃陇南,2008年汶川地震之前,市里重点发展原市中心东部。政府率先迁入,引导房地产商开发了不少房子,部分市民跟进。但到地震后,当地传出市委、市政府可能迁往地理条件更好的成县的消息,最终引发了轰动全国的群体性事件。

最近十年,随着房价上升和投资性购房热情高涨,中国普通家庭绝大部分资产都是房子。所以,类似政府搬迁,学区重划,新区变更等等,都会严重影响市民的切身利益,成为激化社会矛盾的诱因。对于普通购房者来说,谨慎到新区购房是唯一能做的事情。因为在中国,新区一般都不太靠谱,而且城市级别越低,越没有诚信可言。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