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老萨说史38:张学良和末路的东北军(西安事变2)(2/2)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三十八

蒋介石和张学良的私交很好,张学良自己也说他们情同父子。但是私交是私交,政治是政治,根本不是一回事。

张人生的几件大事

一、郭松龄反奉

25岁张学良的好友郭松龄起兵反奉,这是张学良人生第一件大事。郭松龄本是张学良的生死之交。张学良在讲武堂的时候,郭松龄就是他的教官,两人当时就是很好的朋友。

后来张学良一步步迈入奉系权力最高峰,郭松龄为其出谋出力,帮助其完成了很多战绩,也算功劳极大。比如第一次直奉战争,各部被直系军队打的大败,只有郭松龄指挥的张学良部力挽狂澜,在山海关抵挡了直军的进攻,保住了东北的地盘。

第二次直奉战争,又是郭松龄率领主力拼死切断直军后路,迫使进攻的直军主力全部投降,战斗中郭松龄中弹受伤,仍然坚持指挥,不下火线。

这二战让张学良的威望大为升高,张作霖对这个长子也刮目相待,张学良对郭松龄也非常感激。

所以张学良对郭松龄非常的好,好到他父亲张作霖都看不顺眼,曾经大骂:你除了老婆不给郭松龄睡,吃个水果都要给他一块。

张学良紧急出兵对付郭松龄,实际当时奉军已经一败涂地,郭松龄率领自己的7万大军打破张作霖4万大军的沈阳防线。郭部训练有素,战斗力极强,郭松龄也是奉系最厉害的战将,张作霖的老奉系部队根本不是对手。眼见郭松龄就要攻占奉天城,活捉张作霖了。

完全是依靠张作霖使用外交手段,私下答应通日本人签订卖国的日张密约(里面很多条款超过《二十一条》,但张作霖只是开了一个空头支票,后来并没有兑现)。

日本关东军出动一个精锐第十师团8000多人,身穿东北军军服,伪装成奉军。他们在空军的配合下,出奇兵一举切断了郭松龄的后路补给运输线。同时派出第十二师团的一个旅团数千人进驻奉天,帮助张作霖防御,甚至连关东军司令部也进驻了奉天。日本的干预行动导致郭部全面失败,郭兵败被杀。这个事件改变了张学良的人生观。

为什么这样对待郭松龄,其实郭松龄就是张学良年轻时代的一个偶像。郭这个人有知识,有能力,懂礼貌,为人正直又固执。更重要的是郭的私生活很好,生活节俭,从不沾染嫖赌毒,业余爱好就是看看书。相比整天脏话连篇,尔虞我诈,凶狠暴戾的张作霖来说,这样的人更容易被年轻人崇拜。郭一直成为其副手,实际帮助张学良完成各种复杂的军事任务,战功卓著,是张学良最信任的左右手。

郭松龄虽然才能卓越,战功卓著,但由于其不属于任何一个派系,深受奉系当权者排挤。郭自从进入奉军以后,始终被压制排挤,根本没有出头之日。立下如此之大的功劳,不但没有任何奖励,甚至差点被人暗杀(老奉系军官嫉妒他的功绩),最终在1925年10月被取消兵权,安排他去日本考察。

这种情况下,郭松龄实在忍无可忍,决定亲自起兵夺权。两人本来算是肝胆相照的朋友,一起经历了很多风风雨雨。但是,郭松龄反张作霖时候,并不听从张学良的劝告,翻脸不认人。

这让张学良第一次明白了政治和权力的冷酷无情,明白为了权力亲兄弟也可以自相残杀的道理。

他说当时郭松龄打着张学良的旗号反奉,差点打到沈阳。张作霖当时已经做好了放弃东北,举家逃亡的打算。由于郭松龄开始打着张学良的旗号起兵,张作霖怀疑是张学良试图杀掉老子夺权,写信痛骂张。张学良说当时看到信,差点跳海自杀。之后回到家里,张作霖痛哭流涕,拿出手枪就要杀他,怒骂他勾结匪类,差点搞得全家死光,后被张作相等老臣劝住。

当时张作霖痛恨郭松龄,试图将其残酷折磨致死。张学良在郭松龄背叛自己的情况下,仍然赶忙下令将其枪决,不让其受到张作霖的折磨,也体现了年轻时代张学良人性深处的软弱和善意。

在郭松龄神话破灭以后,张学良开始明白权力斗争的残酷,从一个普通的青年开始试图变成另外一个样子,但此时奉系的好日子也到头了。

1927年,27岁的张学良受封上将军衔,指挥两个方面军在河南和北伐军作战,结果大败,被迫北撤。

次年,除奉系以外的其他北洋军阀几乎被北伐军全部消灭,张作霖见到大势已去,宣布退出关外,结果被炸死在皇姑屯。此时张学良被奉系将领推选为奉系新的领袖,当年他才28岁。

二、东北易帜

此时,他遭遇了人生第二件大事,就是东北易帜。

当时张学良判断局势,出路无非就是两个,一是归附日本,二是归附中央。归附日本结果很明显,张学良本人一定不会有好下场,还要背个汉奸的骂名。

至于归附国民政府,蒋介石许诺张学良保持独立的地位,这是张学良乐于看到的。就实力来说,当时国民中央政府确实也没有实力将张学良消灭掉,不可能在短时间动摇张的地位。更重要的是国府还需要张作为封疆大吏在第一线对抗日本人,所以投靠国民政府,张学良的地位是有保证的。

但是缺点也是明显的,就是得罪了日本人。日本人凶恶狠毒,迟早会对张学良动手。

张作霖在世的时候,通过各种手段和日本人周旋。不但获得了很多好处,还让日本人错误的认为可以通过非军事手段对付张作霖,获得东北三省的实际控制权。于是日本一直给予张作霖巨额的援助。仅在1922年到1923年不到一年时间内,日本就提供给张作霖大约500万银元的军火,第二次直奉战争关键时候还提供给张作霖4000万发子弹和10万发炮弹。

张学良东北易帜以后丝毫不掩饰其把日本人当做敌人的观点,甚至对前来说服的日本特使林权助摊牌表示中日是敌人。所以从1928年开始,日本军方就认为:不采用武力打垮张学良政权,满洲问题就永远无法解决。

不过中国军阀都有个惯例,如果自己有足够的实力,也就是有自己的军队和地盘,一般是不会甘心听从任何人的摆布。在张学良看来,他还有40万军队和东北四省的地盘,怎么也不可能做什么日本操纵下的所谓东北皇帝。

而和蒋介石合作,虽然有一定风险,但是至少能保住自己的地位,不会成为傀儡。在张学良看来,自己有枪有地盘,日本不敢把他怎么样,还是会争取他。

虽然张学良的决定大部分从自己出发,但是仍然帮了蒋介石大忙。在蒋介石北伐时期,他的兵力还是虚弱的,甚至还不如东北军战斗力强大。他至少需要3到5年时间才能基本扫平关内的大军阀和中共势力。这种情况下,蒋介石无力继续进入东北作战,因为奉系的力量比直系,新直系和鲁系要强大的多。

如果此时张学良宣布归顺日本人,那么日本人全面进入东北,开始殖民活动,那么情况就非常复杂了。按照当时的情况来说,东北就等于送给了日本人,像外蒙古落入苏联之手,朝鲜被日本吞并那样,再想夺回就非常困难了。

更重要的在1928年,国内矛盾非常激化,蒋介石政府摇摇欲坠,但是还能站住脚。一旦引入日本这样的强大侵略者,中国整个局势就会发生变化,蒋介石是很难控制局面的。

所以,蒋介石因为东北易帜,一向对张学良另眼看待,认为他帮了自己大忙,对国家民族也有很大的贡献。东北易帜是张学良最大的贡献之一,但是就当时的情况来说,归顺中央是张最好的选择。

东北易帜之后第二年,又接连发生了两件大事。

三、杀死重臣

张人生的第三件大事:处决了杨宇霆和常荫槐。

为什么这么做,其实说到底,就是这两人功高盖主,不把张学良放在眼里。历史上,年幼的君主亲征以后,如果有重臣把握权杖,一般都要将其剪除。张学良自然也不例外,他也懂得这个道理。

杨宇霆本人是奉系的绝对重臣,其能力非常出色。他是郭松龄死后,奉军能力最强的高级将领。杨主持建立了奉系的海军,改革东北土地制度,新办奉天兵工厂,还建立有战略意义的公路运输线。张作霖几乎就是依靠杨宇霆才有奉系今天的局面,所以对杨宇霆非常看重,言听计从,几乎把他当做老师一样看待。

那么在杨宇霆眼中,时年才29岁的张学良不过是一个小孩子,根本没有能力也不懂事,不听他的听谁的呢。

常荫槐是杨宇霆的死党,曾经做过黑龙江省主席,他的想法几乎和杨一样。所以杨宇霆这群人做事往往独断专行,不管张学良如何去想。就像当年康熙身边的鳌拜一样,以为自己是忠心为主,实际最终送了自己的性命。

奉系自郭松龄死后,只有杨宇霆能力超群,可以稳住大局。在此内忧外患情况下杀死重臣,是犯了兵家大忌的,就像当年崇祯杀死袁崇焕一样,是不理智的。

其实就之后看来,两人也没有背叛张学良的举动,一切都是张学良自己的怀疑和日本人的离间计。

杀死杨宇霆之前,张学良曾经非常犹豫,一方面他深知杨宇霆是奉系的核心人物,几乎建立奉系的一切,如果杀了他,奉系就再也没有能够控制大局的人。另一方面,他年轻气盛,不愿意受杨宇霆的摆布。

张作霖死后,杨常二人的举动也让张学良无法忍受。他们经常飞扬跋扈,对张学良动辄训骂,俨然以父亲自居。每当张学良向杨宇霆询问情况或发表主张时,杨都以斥责的口吻说:“你不懂,别瞎掺和”。一次某官员求见张学良不得,只好找到杨。杨大怒道:学良子承父业,如此下去,抽死得了。(张学良在抽大烟)遂带那位官员到帅府问卫兵:少帅何在?卫兵答:尚未起床。杨怒气冲冲地来到张卧室外,使劲踹门并大声嚷道:我是杨宇霆,快起来,有公事。

张急披衣而出,杨指着骂道:老帅在世可不这样,你若这样,东北的事能干好吗?张学良忍无可忍,破例回敬了一句:我干不了你干!杨居然接口回答:你别说这种话,我能在你身边出出主意就行了。

常荫槐对张学良也非常藐视。在一次高级会议上因张稍指责了他两句,他竟当场指着张的鼻子辱骂道:鳖犊子,你懂个屁!他还常对左右讲:所有的车辆都归我管,小六子(张学良小名)算个屁,他管不了我!

大事小事都由他们自作主张,很多事情都是先办后再找张签字认可。两人对他算是非常不敬,手下众多官员将领也把杨宇霆当做真正的上司。

1929年1月5日,杨宇霆借其父祝寿之机,在其私邸参议府内大摆寿宴。东北各地的官员及元老重臣也都备了重礼前往祝寿,以博杨之欢心。

张学良也不能例外。他备了重礼,即金条30根,崭新没开封的银元二万块,亲往祝寿。当他步入大客厅时,参加祝寿的东北高级官员正在赌钱,张的侍卫副官谭海高声喊道:副总司令到!少数人略欠欠身子,多数人只是坐在原处目视了一下,接着旁若无人似的高声嚷叫继续赌钱。而杨宇霆步入客厅时,那些文官武将则全体肃然起立,鸦雀无声。杨示意众人落座时,来宾才敢坐下。

对张学良亲往祝寿,杨宇霆竟以普通的礼节待之,连手也没握,只是说了句:先找个地方歇会儿,吃过饭再走。短短两句话后便转身招呼别人去了,对张的态度竟与普通宾客无异。张呆了不到一刻钟,便率队回到了帅府。半宿没有讲一句话,显得异常烦躁。

在多方犹豫之后,张学良还是将两人处死。杀死两人,体现了张学良再次的转变。他终于成为一个类似政治家的人物,但是也是相似而已。

一个真正的政治家是要像刘邦一样,尽量发挥部下的能力,尤其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而不是因为一些怀疑和不满就自毁长城。即使要杀,也可以等到刘邦杀韩信那种时候,等大局稳定了以后再杀。

张学良决策的时候很犹豫。据说他扔银元决定杀还是不杀,结果连续扔了三个杀。后来他怀疑银元有问题,又换了一个扔了三次,结果还是杀,所以决定杀。

四、中东铁路事件

当年,还有另外一个事件也非常重要,就是中东铁路事件。这也是张学良人生的第四次大事件。

中东铁路是指长春以北,经过哈尔滨到俄国的铁路。当时是沙俄帝国通过满清的腐败无能获得的特权产物。根据不平等条约,苏联获得了中东铁路附近几十里的行政管理权和司法权,成为一个比上海租界大数百倍的大租界。

苏联在列宁时期曾经宣布放弃在中国的所有特权,但是后来的斯大林政府根本不予承认。中东铁路是苏联入侵中国的标志,它借此控制了东北面积广大的地区,也成为张学良的心腹之患。

7月张学良下令收复中东铁路,驱逐中东铁路的苏联国籍职员,双方随即开战。可以说,这是张学良历史上少有的几个爱国举动之一,但是也是张学良另一个重大转变的开始。

当时苏联虽然建国时间不长,但国力尤其是军力相当强大。当年北伐期间击败奉军的黄埔军,就是以苏联模式和部分苏联装备建设起来的部队。当时的奉军连这样一支远远不如苏联军队的准苏式武装也对付不了,又怎么可能是苏联的对手。

结果,苏联编组了远东红旗特别集团军,总兵力4万多人,后增加到8万人,装备大量飞机,坦克,重炮,还有强大的舰队。而奉军前线只有6万部队,完全都是步兵,实际前线仅有三个旅,约2万人。由于铁路被苏联控制破坏,集结和增援速度都极慢,东北军主力还没有赶到,战争已经结束。

双方激战两个月,东北军作战还是很顽强的,无奈确实不是苏军的对手。满洲里,海拉尔,扎赉诺尔等地先后被苏军攻陷,东北军最终伤亡了2000多人,被俘7000多人,其中东北军第17旅,旅长韩光弟、团长林选青阵亡,团长张季英重伤后自杀。东北军第15旅副旅长魏长林阵亡,旅长梁忠甲被俘。苏联自称伤亡800多人,实际伤亡总数也有1000多人。

张学良被迫同意苏联的要求,签订伯力协定,恢复了中东铁路之前的状态。苏联从中国撤军时候,却非法占领了原属中国的黑瞎子岛。双方由此展开了70年之久的军事和外交纷争。

事件发生的时候,共产国际命令中共表态支持,中共随即发表声明,声讨东北军,并且号召中国人团结起来,武装保卫苏联。

被罢免的前总书记陈独秀公然对中共此举提出批评,认为他们没有民族立场,被中共下令开除了党籍。

对苏联的随意触犯,体现了张学良作为政治家的极端不成熟。张学良为什么要打?用他的话说,就是为了自己主政以后,要打一个外国列强给大家看看,振奋一下东北军的士气,宣扬东北和自己的威风。

他像入侵科威特之前的萨达姆一样错误判断形势,认为苏联不敢作战,就算作战也无法短期内从欧洲调动大量兵力穿越西伯利亚到达东北地区。这段时间足够东北军加紧部署的。这种幼稚可笑的想法,导致中东铁路事件的必然失败,也导致东北军以三个旅2万人对抗苏联红军五个师4万人之众的可笑现象。

张学良通过中东铁路事件,得出了苏军战斗力远远强于东北军的结论。由此推断出东北军远不是日军对手的结论(日俄战争中,日军曾大败俄军。而且根据当时的普遍观点,认为日军战斗力强过同样数量的苏联军队)。

中东铁路事变中,张学良曾经向国民政府要求援助,但是国民政府此时面对冯玉祥四十万大军的全面进攻(8月的剿冯战争),实在自顾不暇,只是给予张学良200万银元的拨款,并没有派兵支持。而中东路事件中,东北财产损失就有5000万元之多,这点钱起不到什么作用。

这又让张学良得出,一旦东北出事,只有靠东北军自己的结论。这两个结论都为以后的九一八事变打下了伏笔。

五、中原大战

次年,发生张学良人生第五件大事,也就是中原大战。张学良判断当时局势,认为反蒋联盟貌合神离,实力还不如北洋军阀,根本不是中央军的对手。自己如果参战,很可能重蹈北伐的覆辙,再次被中央军击败。

而且当时张学良深感东北的日俄两大列强势力的威胁,他也需要一个强大的国民政府作为后台。至于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等人在张学良眼中不是老粗,就是玩嘴皮的政客或者跳梁小丑,就算他们获胜,也还是会继续内斗,不可能建立统一政府。这个是不符合他的利益的。

张一直保持中立地位,直到反蒋联盟败局已定,他才接受了蒋介石2500万银元的开拔费和陆海空军副司令的头衔才全线出兵,攻占了河北省和察哈尔省,并且将两省收归自己的地盘。他还得到了北平,天津和青岛三个富裕城市。张学良控制了东北四省,和华北的河北,察哈尔,山西和绥远(阎锡山受到重创,表面上开始臣服张学良)四省,总共有八个省之多,比国民政府控制的省份还要多。用张学良的话来说,整个北方基本就是我的了,比大帅张作霖时期奉系的地盘还要大。

由此,张学良成为中华民国的二号人物,到达他政治生涯的顶峰,当时他刚刚30岁。

这个举动,也是蒋介石感激他的第二个原因。他认为张学良不管出于什么目的,没有在他们最困难的时机帮助敌人,支持他实际统一中国的行为。

当时张学良东北军有40万之众,中央军也不过40万之众,还要在南线北线同时作战。东北军可以出关使用的部队至少有20万人。这20万人如果站在反蒋联盟一边,那么中央军的战斗就会非常辛苦,旷日持久,甚至无法彻底将反蒋联盟打垮。

这次张学良似乎利用局势,获得了辉煌的胜利,其实这也是一个政治短视的做法。

河北是古燕云十六州的主要地盘,位置非常重要,谁控制了它就保持对南方政权的绝对战略优势。但是这个省就像三国时期的荆州一样,是四面受敌之地。该省全是平原,无险可守,如果不堆积重兵是很难有效防守的。

张学良扩大地盘的同时,自身军队并无扩大。他又要保证华北地区有一定军事力量,就只能抽调驻扎东北的军队。

而此时日军对东北垂涎已久,制造了多起小规模的挑衅事件,尽一切可能扩大在东北的特权。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张学良最可怕的敌人,仍然是日本人。日本人在东北,河北和朝鲜有大约4万人的精锐部队驻扎,对东北虎视眈眈。

这种情况下,张学良自保东北尚且有问题,如何又有精力进入关内,惹祸上身呢。

张作霖在皇姑屯被炸受重伤的时候喉部破裂,在死前他特别交代副官告诉张学良:让小六子赶快率兵回东北,准备和日本干。可见,张作霖明白对付日本就无力分兵作战,必须集中主力在东北对付日本人。

遗憾的是,这个道理张学良不懂。

1930年9月,张学良支援蒋介石参加中原大战,以其9个精锐旅共10万人编成两军,由于学忠、王树常统领入关。中原大战结束后,入关的9个旅及配属(骑兵3个旅及炮兵、工兵等)分驻在平津一带。

1931年7月,也就是918之前2个月,石友三率领所部6万多人,在石家庄反张并开始军事行动。

其实石友三是被日本人暗中收买,就是为了调动张学良在东北的主力入关。结果张学良中计,为讨伐石友三的反张战争,又将东北的步兵3个旅,炮兵2个团共8万人调进关内。再加上驻山海关的何柱国旅,这时东北军步兵精锐和大部炮兵分布在平津及河北、察哈尔一带,总数约20万人。

留驻东北军只有步兵12个旅,骑兵3个旅和省防旅,装备都较关内部队差的多。918事变前夕,在东北的正规军仅有16.5万人,非正规军4万人。

而在东北的驻扎的军队,由于要对付苏联和日本两个列强,所以兵力配置分散。其中在黑龙江用来对付苏联的有2个步兵旅,2个骑兵旅,1个炮兵团。在吉林省同时对付苏联和日本的有7个步兵旅和1个骑兵旅。

在辽宁省专门对付日本的,只有3个步兵旅,骑兵旅一部。几乎全部分散开了,诸如辽宁省兵力大约6万人。进入关内导致东北军兵力分散,其造成的悲惨结果,很快就出现了。

六、九一八事件

918事变爆发前,日军在东北的正规军已达1.5万余人(第2师团为缩编部队,全师团约1万人;6个独立守备大队,每大队4个步兵中队,每中队160人,共约4000余人;还有旅顺要塞部队和重炮兵大队等),另外有预备役军人和警察等辅助部队约1万余人。日军在东北的总兵力约2.7万人。

日军以沈阳为中心,部署于南满铁路沿线。由于日军控制铁路线,以便于机动兵力,一个团可以抵得上东北军三个团使用。

东北军没有控制铁路,光靠步兵用腿行军,不但进攻时候兵力集结不了,甚至连撤退也跑不过日军。

另外驻朝鲜的日军第19、第20师团2万多人也作出了向中朝边境集结的计划,准备从图们江和鸭绿江两个方面越境以支援关东军,并派出先遣部队进行架桥和测量等战备行动。

换句话说,日军可以使用兵力有近5万人之多,虽然总数仍然不及驻扎的东北军数量,但现代作战也不是人数多就可以打赢的,要看装备,训练,补给和海陆空的配合,这些方面日军都占绝对优势。

况且这些日军基本都驻扎在东北的长春,沈阳,旅顺,大连,辽阳等重镇和战略要地,一旦开战就可以从四面进攻,轻松攻陷全部军事战略要地。

结果大家都知道了,918柳条湖事变爆发,日军全线进攻东北军。此时的张学良做出了他人生最大的一个错误判断。在他晚年回忆录中,张学良承认自己犯了严重错误,他认为这又是日军的小股挑衅行为,为了获得更多的特权,所以下令东北军不要抵抗,不要和日军发生冲突。

结果仅仅一天时间,沈阳,长春先后失陷,同日还占领营口、田庄台、盖平、复县、大石桥、海城、辽阳、鞍山、铁岭、开原、昌图、四平街、公主岭、安东、凤凰城、本溪、抚顺、沟帮子等数十个大小城市。20日占领熊岳城;21日占领吉林;22日占领通辽、郑家屯、牛庄。

1931年9月18日至25日一周内,关东军就占领辽宁、吉林两省的30座城市,并完全或部分控制了12条铁路线,在这一周中,日军基本没有遭遇有力的抵抗。

九一八期间,日军装甲汽车占领沈阳。由于张学良的不战而逃,奉系共损失了18亿元的财产。其中东北军的空军和海军的几乎全部装备,在东北贮存的近20万把步机枪,300多门火炮,还有张氏父子苦心经营十几年的奉天兵工厂全部被日军缴获。张学良自己的财产也损失重大,仅仅在张的几处住所里面,日军就抢走了8万个金条,共256万两,价值2.6亿美元。东北军由此一蹶不振。

此时东北军在军事战略上已经陷入绝对劣势。就如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波兰战役,德军仅仅用了6天时间就通过闪电战占领波兰大部分军事要地,波兰军队虽然还有60多万部队,战斗又持续了22天,但是在6天时间内就已经被分割包围,无力获胜了。用冯•伏尔曼上校对希特勒说:“剩下来的只不过是打一只兔子,从军事角度看,战争已经结束。”

如果说初期是判断失误,那么在三四天这么长的时间内,也足够张学良反应过来了,可以搞清楚日军入侵的规模。但是张学良反应显然过慢,在一周以后他反应过来,此时辽宁和吉林两省已经基本失陷了,东北三省丢失的大局已定。

此时张学良在关内还有20万的部队,加上败退到锦州的数万东北军,在黑龙江的数万部队,总兵力也还有30万。

而日军此刻总兵力不过4万多人,而且分散在东北三个省,兵力是严重不足的。实际上,从1931年9月18日,日本进攻开始,到了哈尔滨失陷,日军全部占领东三省也是次年3月5日的事情。日本没有遭遇顽强抵抗的情况下,也用了差不多5个多月才占领东北130万平方公里的富饶土地。

如果张学良集中所有部队,前往锦州一线和日本人血拼,至少可以再拖延2,3个月时间。

而此时国联已经开始介入东北事件,日军被迫停止了部分攻势,如果日军遭遇类似台儿庄或者长沙会战这样的失败,将来如何还很难说。在但此时的张学良已经失去作战的勇气。

他认为东北三省丢失已经成为既成事实,通过中东铁路的经验,张学良认为同日军作战肯定会失败。先丢了地盘,如果再去拼命丢了本钱(军队),自己不就成为光杆司令了。

军阀向来拥兵自重,所谓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如果没有地盘还可以打出来,如果没了枪杆子,就是有地盘也会被很快抢走。根据军阀“有了枪杆子,到哪里都有人欢迎”的老思路,张学良做出了继续不抵抗,放弃东北的错误决策。

他把从关外逃出来的部队收拢在锦州一线。12月日军准备进攻锦州的时候,蒋介石已经被迫下野,新上任的孙科政府一再电令张学良在锦州抵抗日军。

张学良根据中东铁路事变的另外一个经验认为,中央对他不会有实质性的帮助。自己如果听信中央的命令去和日本拼,中央顶多还是只会给一些经费而已,起不到任何实质的作用。

他率领全部军队从锦州撤退,从而彻底放弃了东三省。918事变是张学良不适合做政治人物最好的体现。一个政治人物在平时一般是看不出来的,只有在关键时候方能显现出自己的能力。在如此重大事变的情况下,张学良显示出自己的稚嫩和没有政治远见。

在九一八发生的情况下,老实说确实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主要应该以避免事件发生为主。如果在918之前在东北日军占据的两省集中20到30万兵力,以10倍兵力威慑日军是最好的办法。

如果事件发生以后,在日军进攻初期就给予日军坚决抵抗。在城市中和日军巷战,再集中兵力打几个歼灭战,不说能够取得胜利,至少也能大大缓解日军进攻的势头。

以日军918当晚进攻北大营为例,当时驻守的东北军第7旅有1.2万兵力,日军仅有500多人,如果东北军当时敢打,日军根本无法获胜。

之后1年的128事变,粤系十九路军和中央军第五军5万大军和日军7万主力鏖战了二个月之久,以伤亡1万多人的代价消灭日军5000多人。

如果说128是城市战,有些特殊。

台儿庄战役中,国军各杂牌军10万大军和日军两个精锐师团3万多人激战,最终歼灭日军1万6000多人。其中除了汤恩伯部以外,其他各军的装备远远不如东北军。

换句话说,只要想打,敢打,勇于去打,总归还是有希望的。像张学良这样不战而逃,什么希望都不会有的。

918是张学良最大的转折点,由此也看出了他本人的众多性格特征。政治家一般分为两种,善谋不善断,或者善断不善谋。前者就如袁绍一样,可能成就一方霸业,但是长久下去难免失败。后者就必须获得一堆谋士的帮助,才有可能获得大的成功,杨虎城就是后者。

很少存在善谋又善断的角色,翻开古今历史,寥寥数人而已。也许诸葛亮可以算得上,其他人就难说了。

张学良此人是既不善断,也不善谋。他的性格暴躁冲动,固执轻信,多疑自大,这些都是政客最忌讳的品质,而这些性格伴随了张学良一生。

换句话说,张学良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人物。如果不是父亲张作霖给其留下如此厚重的遗产,他可能早就被其他军阀吃掉了。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