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台湾反服贸:太阳花和野百合有何不同

时隔24年,台湾两次大型运动是否相似?

台湾这次的占领立法院反《服贸协议》行动和24年前的“野百合学运”虽有相似之处,但是本质大为不同。

24年前的野百合学运,起因是随国民党政府撤退到台湾的国民大会代表们通过了延长任期的条款。

野百合的背景

当年号称“代表沦陷区人民”的这些国大代表,从到了台湾之后,就因为“选区”已经“沦陷”,从1949年以来就没有改选过。

这引发了台湾许多大学学生的不满,在台北市的中正纪念堂前广场示威,要求“解散国大”、“召开国是会议”、“废除《动员戡乱临时条款》”以及“政经改革时间表”。

表面上看来,野百合学运似乎和这次被称为“太阳花”(即向日葵)的社会运动差不多,但是在背景和环境条件还有政治氛围实际上相差甚远。

台湾当时的总统李登辉在学运后的第4天接见了学生代表,对学生诉求作出承诺并且肯定学生的动机与理想。

不过当时学生的诉求是对李登辉推动改革与民主化,或者按照不赞同李登辉的人士的说法“学运的诉求是符合李登辉的利益”,故而李登辉能够放下身段,将学生们的诉求转化成支持自己改革的力量、达成了目的。

环境对比

当时媒体、舆论甚至学校都是被情治部门严格控制,就算是有心想要表达支持,也会被禁声、媒体自动“噤声”或质疑学运动机的情形更是普遍。

如此情况之下,更遑论社会上一般民众的支持或者家长、老师们的积极参与。

这次被称为“太阳花”的行动则是完全不同,首先是虽然行动的中坚是以学生为主,但是参与者不乏一般民间企业员工、甚至公务人员也利用休假期间加入。

所以在组成上,已经不再单一是所谓的“学运”,此外在媒体开放的台湾,虽然在立场上蓝绿依旧分明,不过在报道时除了部分的媒体之外,大多也避免“丑化”和“抹黑”本次的行动。

大部分的舆论对这次行动的诉求也是朝向比较肯定的方向,尤其国民党党籍立法委员在立法院通过《服贸协议》的方式更是讨论和评论的最主要的重点之一。

意念相悖

野百合与这次的“太阳花”之间最大的不同是,这次行动的诉求是与台湾总统马英九的意念相违背的,甚至可以说是有着天南地北、南辕北辙的不同。

马英九所希望的是两岸去年签署的《服贸协议》能够在立法院的这个会期通过,行动参与者所希望的则是逐条、逐项地审查《服贸协议》。

而且外界所不明了的是为什么国民党要如此急迫地通过《服贸协议》,而被台湾一些媒体称为“迟缓”的政府反应,和当初野百合学运也是有着极大的差别。

野百合学运的年代,所谓的网路还只是非常概念化的事情,甚至连行动电话在台湾都还相当少见,但是如今的行动参与者在网路普及化的情况之下,如虎添翼,比野百合学运的时候更能够快速地聚集民众、传播消息。

这对执政者是相当不利的,因为现在网上传播的许多消息其实是不正确的,有的甚至可以说是危言耸听。

但是政府部门的反应缓慢,有的时候回应不得体,都造成了民众的反感与不满,很可能就为“太阳花”行动的气势添加柴火,令通过《服贸协议》更加困难。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