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酷吏横行的时代

汉高祖刘邦先生死翘翘之后,他的大老婆吕雉把持朝政,就重用一个叫侯封的酷吏,来对付刘姓宗室以及先朝大臣。文帝刘恒与景帝刘启在任时期,被史家称之为“文景之治”,著名的酷吏虽然不多,但也有郅都、宁成等人,而宁成的功劳最大,《史记•酷吏列传》说他在任期间“宗室豪桀皆人人惴恐”,可见该阁下是个铁腕人物。武帝刘彻上台之后,酷吏便开始多起来了。

刘彻是被史家赞不绝口、颂不绝书的伟大皇帝之一。当代史学家从漫漫两千余年皇权专制的黑暗史中搜罗出五大光明盛世,刘彻干皇帝期间,也被列为盛世之一。刘彻励精图治、开拓疆土的丰功伟绩,史家说得太多,该阁下残暴嗜杀、荒淫奢侈、穷兵黩武、迷信鬼神,却很少提及。纵观历史,每一个暴君在位期间,都有一批酷吏大显身手,助纣为虐,残害臣民。刘彻干皇帝期间也不例外,且更甚之。该阁下在位时,著名的酷吏就十多个,其余那些够不上载入史册的家伙,可就多如驴毛,无法数计。

刘彻上台之后,对犯罪的惩治实行“缓深故之罪,急纵出之诛”的政策,也就是官吏对案犯处理宽缓的,要加罪;若是故意释放案犯的,要杀头。结果大小官吏给案犯定罪时,上下相互竞赛,以严酷为明察,对案犯治罪严酷的,可以得到提拔重用,而宽大处理或不够严酷的,就可能倒霉获罪。结果造成大量冤狱,使成千上万的无辜者被冤杀。

刘彻重用的酷吏中,首推张汤。该家伙发明的“腹诽罪”,不但为刘彻,而且为后世历代皇帝过杀人瘾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奇功不可没。该家伙治狱有一套高招,也就是看皇帝老爷的脸色行事,“所治即上意所欲罪,予监史深祸者;即上意所欲释,与监史轻平者。”(《史记•酷吏列传》)也就是皇帝老爷想治谁的罪,他就和监史一起给此人加重罪名;皇帝老爷想释放谁,他就和监史一起把此人的罪状减轻或全面否定。他凭着这一手,深得刘彻的宠信,一再提拔,先是任廷尉,后又被提拔为御史大夫,负责掌管国家图书档案,处理大臣奏章,以及监管地方刺史,考核、监察、弹劾百官。丞相有缺,则由其递补,其位相当于副丞相,并与丞相、太尉合称“三公”,权势甚大。

刘彻重用的另一名酷吏是杜周,该家伙原是一个号称“皇帝的苍鹰”的酷吏义纵的助手,后来义纵把他推荐给张汤,极受赏识。张汤赏识,刘彻当然也赏识,先是将他提拔为廷尉,张汤死后,又将他提拔为御史大夫,做了张汤的接班人。

杜周任廷尉时,审案断狱,比他的老师张汤更加高明,该家伙沉默寡言,办事不慌不忙,表面上看起来温和宽厚,其实经他审理的案犯,几乎全部从重处罚,因此冤案甚多。他办案那一套,大致模仿老师,但比他的老师更加善于揣摸皇帝老爷的意图,并随意玩弄法律。其经验是“上所欲挤者,因而陷之;上所欲释者,久系待问而见其冤狱。”译成白话文即是:皇帝老爷要打击的,他就千方百计陷害之。皇帝老爷要宽释的,他就将案犯关押一段时间,说是要好好审查,然后向皇帝老爷报告,经过审查此人确是冤狱。有人责问他说:你是法官,决狱断案怎能不依法律条文办事?杜周竟振振有词地答曰:三尺竹简上所记载的法律条文是谁制定的?老皇帝定的是律,新皇帝定的是令,我当然要以新皇帝所赞同的为断案准则,哪有什么自古不变的法律呢?

刘彻为了便于惩治犯罪的臣僚,首创“诏狱”,用来专门关押审理由他下诏逮捕的案犯。杜周任廷尉期间,刘彻下诏逮捕的臣僚比以前更多,由于旧案未结,新案又来,新旧积累,诏狱中人满为患,二千石以上的大官常保持一百多人。郡太守、丞相、御史府的案件皆归廷尉审理,杜周每年要审理的告劾书就达千余章。案子的牵涉面大多很广,案情较重的逮捕数百人作为证人,少的也有数十人。这些证人远者距长安数千里,近者也相距数百里,于是每有一个钦犯下狱,狱吏都要四出奔走,来一场大逮捕。因诏狱而牵连被捕的人数通常有六七万人,有时多达十余万人。地方监狱中关押的案犯和证人之多,更是无从计算。当时全国的监狱有两千多所,仅中都洛阳就有官狱26所。

那些被捕下狱的人,都要被迫按照告劾奏章招供,不认罪者,杜周就令狱吏对其施以酷刑,直到屈打成招,方才罢休。因此那些被告劾者一听说廷尉要来调查犯罪是否属实,都自动放弃辩护的权力,藏匿起来。有些人虽经几次大赦,但其罪不在赦免的范围而不敢归家。有的竟逃亡在外达十余年之久。未能逃脱的人在诏狱中受尽折磨,受审时要遭酷刑拷掠,不受审时要被狱吏虐待。司马迁先生在《报任安少卿书》中记述他在狱中的亲身经历曰:“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箠,幽于圜墙之中,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抢地,视徒隶则心惕葸。”下狱者即使侥幸逃生,也被折磨得七死八活,留下残疾。

读《史记•酷吏列传》,多有“上以为能”之句,也即皇帝老爷认为这些家伙有能力也,而所记述酷吏大多被刘彻授以高官,有的干到中尉(首都卫戍部队司令),有的干到廷尉(最高法院院长),有的干到御史大夫,可见,刘彻对酷吏如何器重。也正因为受到皇帝老爷的赏识和器重,张汤、杜周者流才敢于肆意歪曲法律,大肆迫害、屠杀臣民以邀功。

刘彻重用酷吏以加强对臣民的统治,于是皇帝的屠刀就像孙悟空身上的毫毛,吹一口气之后(皇帝是下一道诏),就会变成无数把屠刀。这些酷吏皆以杀人为能事,并暗中展开竞赛,于是小民百姓就倒了霉,一不小心,肩上的脑袋就要迁址。

酷吏周阳由,原事景帝刘启,后来又受到刘彻的重用。《汉书•酷吏列传》记载,该家伙在同列官吏中最为暴酷骄恣,执法灵活随意,他所爱的人犯了法,便宽大处理,他所恨的人犯了法,便“曲法灭之”。每到一个地方任郡守,当地豪绅无论守法和不法,他一概严治之,制造冤案无数。酷吏义纵为定襄太守时,一次视察监狱,将200余名犯人与入狱探视他们的亲友200多人,于一天内全部杀掉,令该郡的百姓为之胆寒。酷吏王温舒任广平都尉时,逮捕郡中豪猾,连坐达千余家,王温舒上书奏请朝廷,将这些人一概论罪,轻者处死,重者灭族。问斩之日,流血十余里。由于监狱中的犯人多得整个冬天也杀不完(汉朝执行死刑定为冬季),急得他顿足叹道:“冬季能延长一个月,才够我杀犯人啊!”然而这个杀人魔王却大受刘彻的赏识,认为其“有能”,将他提拔重用,任其为中尉。

有道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王温舒等人狂捕滥杀,得以升官,使朝臣官吏竞相效仿,《汉书•酷吏传》称:“是时,郡守尉、诸侯相、二千石(官阶)欲为治者,大抵尽效王温舒等,而吏民益轻犯法,盗贼滋起。”

刘彻在位期间,全国监狱有两千余所,每年被逮捕入狱的人数达十余万众,当时全国总人口一千多万,也就是说每一百个人中就有一人是罪犯。其“犯罪律”之高,令人惊叹,而其冤案也多得不可数计。

刘彻在位54年,为了扩大版图、打击匈奴,连年用兵,战争持续40年之久,其本人奢侈无度,到处巡游,致使国库空虚,不得不“竭天下之财以奉汉室”,加之酷吏横行,肆意屠戮,人民不堪朝廷与地方豪强的双重奴役,不断举行暴动。这些农民武装,多则数千人,少则数百人,自举旗号,攻城夺邑,释放囚犯,抢走官府的武器库中的兵器,捕杀地方官吏,被当代史学家、作家不惜笔墨发狂歌颂的“西汉盛世”,至此已动乱四起。皇帝对于农民暴动,当然要坚决镇压,刘彻不但派出重兵四处围剿,而且派出钦差大臣监军,处死那些剿杀暴民不力的大小将领和地方官员,又制定“沉命法”,规定凡不能及时发现民军,或镇压不力者,二千石以下至一般小吏,皆要处死。在皇帝和钦差大臣的重重压力下,平乱的将领无不竭尽全力对民军进行镇压,对于民军出没之地进行全面搜捕,疯狂屠杀,连为民军提供过食宿的百姓也被全部杀死。官军所到之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成千上万的无辜百姓死于官军的屠刀之下。

刘彻重用酷吏,大兴诏狱,狠诛乱杀,把臣僚治得服服贴贴,“九卿碌碌奉其官,救过不赡,何暇论绳墨之外乎!”(《史记•酷吏列传》)公卿大臣自顾不暇,只有庸庸碌碌,保位为上,对朝政不敢有任何议论之辞。

刘彻以酷吏监控、镇压臣民,以巩固统治的经验,成为汉室皇帝的传家宝,被其后代继续运用。刘彻的曾孙宣帝刘询在位期间,酷吏仍肆意屠杀。河南太守严延年,到了冬季,将各属县囚徒集中在一起,论定罪行,成批斩杀,血流数里,在河南号称“屠伯”。直到汉成帝刘骜在位期间,酷吏仍大显身手。长安令尹赏,为了整顿治安,先是发动群众反检举揭发,然后率长安吏,一举逮捕流氓恶少数百人,不加审讯,便把他们关入一个事先挖好的地洞中,以大石封住洞口,令其活活饿死。然后将尸体拉到一寺院东门浅埋,并以姓名为标记。三月后,他才令死者家属前往发土领尸。此后他又抓捕百余罪过较轻,且表示悔改的良家子弟,令他们的家长以钱赎回。尹赏凭着这一功绩,被提拔为江夏太守。他到任后,仍一如既往狂捕滥杀,“捕格江贼及所诛吏民甚多”(《汉书•酷吏列传》)。

东汉的权宦酷吏对百姓的杀戮仍极其凶残,巨奸王甫的养子王吉任沛相,“视事五年,凡杀万余人,其余惨毒刺刻,不可胜数。”(《后汉书•酷吏列传》)该家伙杀人手段极其残忍,地方上若有人生子不养,即斩其父母,用土棘埋其尸。每杀一批人,皆将其尸体放在车上,写上罪名,在各属县巡展,夏天尸体腐烂,便用绳串连其骨,周游一郡才停止。目睹者无不惊惧。樊晔为天水太守,“人有犯其禁者,率不生出狱”,即全部被囚禁的犯人,只有死路一条。此外有董宣、李章、黄昌、阳球等人,皆因酷暴而史籍留名。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