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叶海燕:民众对扫黄过程中的腐败问题认识深刻

中国中央电视台2月9日播出关于广东东莞色情产业状况的深度报道后,东莞警方当晚出动6千500多名警力,全面检查全市所有娱乐场所。根据中新社和南方都市报的报道,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亲自坐镇,并批示要在全省开展专项扫黄整治行动,绝不手软。然而,当局大举扫黄的信誓旦旦似乎并没有赢得广泛的欢呼喝彩,常年视卖淫行为为“君子不齿”的中国舆论这一次却出现很多同情作为扫黄行动对象的性工作者的声音,一句“今晚我们都是东莞人”的帖子在网络上广泛流传。如何理解民间舆论的这种反应?这样的扫黄行动是否奏效?我们电话采访了常年关注中国性工作者权利问题的维权人士叶海燕女士。

叶海燕:在我看来,警方扫黄也是被迫做出的一个反应,这就导致他(警方)的处境和性工作者的处境是一样的。警方目前是不得已才做出这样的动作。我们知道,性产业在中国已经形成很大的规模,现在央视做出报道,(警方)就不得不有所动作。但在外界看来,其实警察也是被这个制度强奸了一样,不得不做出迎合的反应。这和性工作者的性质是一样的。

法广:但在通常情况下,中国舆论对性工作和性工作者还是持一种“不齿”态度。为什么面对这次警方大举搜查色情产业店铺的行动,舆论反而更多地对这些从事色情产业女子的同情呢?

叶海燕:我觉得民众态度的变化这几年在网络上已经非常明显。每一次当局扫黄的时候,舆论的表现已经与以前不一样。以前是一刀切,大家总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否定一切,甚至不愿意去了解性工作者从事这个行业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不愿意了解,不愿意去面对。但现在,网友的看法已经非常成熟,他们会从各个(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特别是他们对警察在扫黄过程中的腐败问题认识非常深刻……

法广:能不能具体说明“警察在扫黄过程中的腐败问题”是指什么?

叶海燕:首先,民间有一个非常普遍的说法:没有一点背景的人,是开不了这样的场所的。就是说,这是一种权力的寻租关系。在官方没有人,没有背景,就不会获得从事这个行业的绿灯。那就需要与警方的人有交易。

第二,很多人一直在质问:那些罚款到底去了什么地方?是进了警察的腰包?还是真正上缴给国家,用于维护治安?这是一个争议。

另外一个争议,是执法过程中有明显的不平等。那些不是你要保护的人,你才会去打击。这是执法的不公平。

民众对这些问题看得都非常清楚。正因为这些问题,当局的扫黄行动已经非常不得人心。

法广:也就是说,中国官方虽然明文规定禁止卖淫行为,但实际上,中国色情产业这些年的发展也是得益于权力部门的推波助澜?

叶海燕:他们实际上是性产业的最大受益者。很多人就这样来形容这个问题,说性工作者是警察的提款机。

法广:您在过去几年一直在关注性工作者维权活动,而且曾经深入广西“十元卖春点”卧底,实地了解情况。您接触到的卖淫者通常是怎样一个人群?为什么大家认为她们也是弱势群体?

叶海燕:我接触到的人一般都是低收入的性工作者,她们确实是出于生活的无奈,没有更好的职业,家里经济问题比较严重,才从事这个行业,所以,她们不愿意别人知道她所从事的工作。她们是被动从事性工作。东莞的情况不太一样,那里很多人是自愿选择从事这个行业。以前人们总是认为,被同情的是可以理解、可以接受的。但如果没有那么大的生活压力,不是人们想象得那么贫困,却从事这个行业,好像就不应该。实际上,我现在在谈论性工作者问题时的(观点)和从前希望人们站在同情的角度(的立场)已经不同,我现在希望引进一个“权利”的概念,就是女性对自己身体的自主权。不管她是不是贫困,如果她选择这个职业,就应该尊重她。但现在人们的认识大多数还是停留在同情的角度,认为她们是弱势群体,应该给她们一个生存的空间。

法广:您刚才提到中国的色情产业与警方实际上存在一种活动关系。在这种情况下,警方的大规模扫黄行动也就效果有限了?

叶海燕:我觉得扫黄有几个问题。第一,我觉得它完全破坏了法律的严谨性。既然有“严打”,也就可以有“松打”。但法律应该是来不得半点弹性的,不能今天是这样,明天是那样。

第二,这种扫黄行动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根本的问题是,她的生存问题不解决,她本来就是没有办法生存的时候,再去打击她,并处以巨额罚款,那她的生活就更加贫困,那不是把她往绝路上逼么?!所以,如果背后的问题没有解决,再怎么罚,再怎么关,她最后还是只有回到这个产业中来,还是只能在这个行业里继续生存下去。所以,刚才有网友在网上发贴,他说得很有道理。他引用一部电影说,性工作者多少的存在并不取决于性工作者本身,也不决定于警察,而是取决于这个社会对这个人群的福利是否到位,是否给她提供了足够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技能。改变她生存环境,她才可能脱离这个行业,否则,性工作者只能越来越多。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